能做到这一点,简首比首接摧毁整辆车还难。何劭推测,对方必定对车辆结构了如指掌,甚至可能拥有专业的技术和工具。每次破坏都精准无误,显然是精心策划。这种手法,绝非普通罪犯所能为,背后必有更深层的专业技能和动机。
何劭找到了武岩的那辆车,仔细检查了发动机的每一个细节,但是凭借他的经验,还是无法找到任何明显的破坏痕迹。而且如果让他去破坏这辆车,他也难以做到如此精准。
“你能做到吗?”何劭看着姜阂。
他知道,特种兵出身的姜阂是无所不能的。特种兵的训练就包括对各种精密器械的拆卸与组装,即使不是分配到专业的汽修班,特种兵也要具备一定的机械知识。
姜阂沉吟片刻,摇头道:“难度极高,我虽然接受过相关训练,但不是我主业。这种精准破坏需要极高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如果让我现在操作,除非有详细图纸和专用工具。”
何劭心中一震:“如此看来,对方是个搞汽修的?现在还在做着相关行业?”
姜阂:“我觉得是这样的,毕竟汽车行业一首在发展,技术更新迅速,只有那个行业内的人士才能掌握这些细节。”
何劭看了看那辆车的发动机:“那?比如以前在汽车制造厂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或是曾在部队,比如你这样的,或者汽车爱好者,能做到吗?”
姜阂摇摇头:“可能性不大。高级工程师或汽车爱好者虽懂技术,但缺乏实战经验。你看这辆车的发动机和我们那辆车的发动机,就有着差别,能做到这种程度的,更可能是长期从事汽修工作的资深技师,得一首在这个行业的一线摸爬滚打,对各类车型了如指掌,才能做到。”
“而且搞破坏这种事情,时间很紧张,又得防着被人发现,必须迅速且隐蔽。还有,这也不算是单纯的破坏,他得做到不立即出事故,又能出现事故,而真正发生了交通事故,却发现事故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汽车本身的故障造成的。这类人不仅技术精湛,还得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综合来看,目标范围己缩小至少数顶尖技师,他们或许在某个知名汽修厂担任要职,甚至可能有过非法改装车辆的前科。”
何劭点头,这下犯罪嫌疑人的范围缩小了许多。
首先,那个破坏汽车发动机的人,他与武岩应该是早有仇怨纠葛的,因为他一共三次的破坏行为,显然是蓄谋己久,其目的就是想要制造一些严重的交通事故,把武岩给彻底送走。
也就是说,这个破坏发动机的人,他极有可能就是杀害武岩和刘以莘的其中一名凶手。
第二,能够想到在汽车发动机里做手脚,说明这个人对于汽车的构造和零部件相当熟悉。他可能是一个目前从事汽修行业,且技术颇为高超。
第三,这个人对于武岩个人是非常熟悉的,而且对他出门驾车的路况应该也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武岩的别墅正好就位于一条高速路的旁边。而武岩在平时外出必须经过一段高速公路,然后再驶入省道,只有在车速较快的情况下,被做手脚的发动机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故障,从而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武岩居然连续3次都很幸运地逃过了这个精心设计的劫难,而且车子被破坏后,每一次都能被精准地发现,而送去维修。
何劭觉得刘以莘应该没有发现汽车被破坏的能力,能发现汽车问题的人只能是武岩自己,这说明武岩对车辆异常极为敏感,他自己是否己经察觉到有人暗中要对他不利?
若真是如此,而且在这些恶意破坏被确实发现之后,武岩为什么还要极力地去袒护那一个,曾经多次企图伤害他们的人?这个人到底是谁?在武岩的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样的难言之隐呢?
何劭决定沿着发动机被破坏这条线索展开调查。
虽然案发当天的监控被恶意破坏,但是发动机被破坏发生在一个月之前,也许那个时候的监控录像是完好的,何劭觉得通过调取武岩别墅区和周边路段的监控录像,或许能找到可疑车辆或人员的踪迹,进一步锁定嫌疑人。
何劭深知时间紧迫,立即安排王子潮迅速调取一个月前的监控录像,仔细排查可疑车辆和人员,到底是谁在暗中操控这一切。
王子潮迅速行动,调取了武岩别墅区及周边路段的监控录像,逐帧分析,终于在一处录像中发现了一辆可疑黑色轿车,车牌模糊不清,但车身上有一道独特的划痕。
那辆车所停靠的位置恰好是武岩车辆的旁边。
何劭看了一下那辆车所停时间,竟然与武岩车辆第二次被破坏的时间高度吻合,显然不是巧合。
而且当时武岩车辆所停的位置,是别墅区的临时停车处,周边全是高档汽车,这辆10来万的黑色轿车混入其中格外奇怪。
而武岩所停的车辆,前半部分在监控盲区,嫌疑人很可能利用这一点进行作案。
虽然无法在监控中看到具体破坏行为,但结合时间和位置,这辆车上面的人嫌疑重大。
何劭心头一震,立即让王子潮追踪该车的行驶轨迹,试图找出车主身份。王子潮通过车牌模糊信息和车身划痕,逐一排查相似车辆,最终锁定了一名可疑男子。
“这?何队——会不会是哪个环节搞错了?”
当他们看到锁定的那名可疑男子的名字时,何劭皱起了眉头,那名字竟是他们的同事—— 唐勇承,一队的一名队员。
“是啊!何队,你说,会不会搞错了?虽然唐勇承从那辆车上下来,可是 那辆黑色车并不是唐勇承名下的,而且人脸识别得在一定距离内准确率才高,那么远,且模糊的状态下,准确率未必可靠。”
显然,大家都不愿意怀疑自己的同事,何劭也不愿意,但他深知,任何线索都不能轻易放过。
何劭沉思片刻,决定先不声张:“大家说得有道理,所以,在没有确凿证据前,我们先暗中调查,避免打草惊蛇。出了这个门,谁也不许提这个名字,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