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栾和平来接林玉琲。
他今天下班比较早,在校门口等了一会儿。
奇怪的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路过的学生,有几个对着他指指点点,交头接耳不知道在说什么。
离得太远,听不清他们说的内容,但栾和平从他们的口型里,认出了妻子的名字,“林玉琲”三个字被多次提起。
栾和平心头一凛,他经常来接妻子放学,大大方方的没避过人,很多学生都知道他们关系,难道是他媳妇儿出什么事了?
心里担心,栾和平准备进学校去看看,正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校门口走出来。
她身边总围着很多同学,关系好的那几个,栾和平都认识,但今天,人更多了。
不光是那几个熟悉的女同学,还多了几个男的,浩浩荡荡一大群。
校门口路过的学生,也有认出林玉琲去跟她打招呼的。
甚至有女生,红着脸两眼亮晶晶跑到他妻子面前,不知道说了什么,他媳妇儿伸出手,那姑娘两手握住,还摸了摸。
栾和平:“?”
一个不算,其他人像得到什么信号,蜂拥而上,好几个人,都去摸他媳妇儿的手。
栾和平坐不住了,正要过去,林玉琲终于看见了他这块望妻石,推开面前的人,朝着他跑过来。
“五哥!”
她打了声招呼,侧身坐到自行车后座,一手抓住栾和平衬衣,一手跟同学们挥了挥,“我要回家了,明天见。”
“琲琲,明天见!”
“再见。”
“林同学明天见。”
栾和平蹬着自行车,驮着他媳妇儿,飞快离开此地。
远离了学校,远离了那群奇怪的学生,栾和平才试探地问:“认识新朋友了?”
“新朋友?”
栾和平:“刚才摸你手的那几个。”
来来回回摸了好几下,他看得一清二楚。
哪有几个,后面她都拒绝了。
林玉琲心情甚好,语调欢快:“是高一的小学妹,她说她崇拜我呢。”
数学学不好很苦恼,想来蹭一蹭学神的喜气。
栾和平:不认识?不认识怎么好意思摸人家媳妇儿的手,这些小姑娘,太不矜持了。
“五哥,你还没问我,她为什么崇拜我呢。”
栾和平不解,这需要问吗?他媳妇儿那么优秀,被人崇拜多正常。
但他从善如流:“为什么?”
“因为我这次联考成绩,考得还不错。”
林玉琲压着得意,不让自己的语气太嘚瑟。
栾和平隐有所察,成绩非常好,所以才会有学生议论?连带着他,也再次被提起?
“乖乖考多少分?”栾和平问。
他知道自己媳妇儿成绩好,但不知道好到什么程度,跟其他学生比又怎样。
林玉琲报了分数,然后又用轻飘飘的语气,状似懊恼道:“我俄语太拖后腿了,才考了个第二。”
栾和平正在算总分五百三十三,平均到每科是多少分。
忽然听见这么一句,还以为俄语考了第二名,再一想不对,他媳妇儿入学考试的时候,俄语交了白卷,这段时间一首在补基础知识。
况且,如果能考第二,也就算不上拖后腿了。
所以……总分排第二?
栾和平又惊又喜,替她感到开心。
“乖乖真棒,晚上想吃什么?读书辛苦,得好好补补。”
得到夸奖,林玉琲心满意足,脸上不自觉绽开笑容。
考一个好成绩,除了成绩本身所代表的意义,不就是这些附带的情绪价值最让人愉快吗?
同学们的崇拜,师长的欣慰,以及家人的赞许骄傲。
“你都没有问我,是哪个第二。”
她嘴角噙着甜蜜的笑,跟栾和平抱怨:“要是我只考了我们班第二呢?”
“只?”
栾和平笑道:“一个班也有好几十个人,能在几十个人里拿第二,己经很厉害了。”
他乖乖还有俄语拖后腿,否则肯定能拿第一。
林玉琲憋不住了:“我联考第二哦。”
联考第二?
栾和平蹬自行车的动作都慢了半拍,联考第二?那么多学校,那么多学生,他媳妇儿考了第二?
“俄语多少分?”栾和平忍不住问。
他想知道,这拖后腿的,拖了多少后腿。
林玉琲:“……西十九。”
栾和平:“……”
这成绩,没及格吧。
但是想想入学考试那张白卷,西十九分,短短一个月提高这么多,他媳妇儿己经很厉害了。
林玉琲说:“幸亏你让大姐买了收音机,多听对语感提升很有帮助。”
栾和平只觉得,收音机买太晚了,当时应该先买一台用着,多耽误他媳妇儿拿第一。
“我回头打电话谢谢大姐。”
顺便跟大姐提一嘴他乖乖的好成绩,告诉大姐,她买的收音机没浪费。
林玉琲一点儿不清楚他的小心思,跟着附和:“对,是该谢谢大姐,我之前说给小外甥出些卷子,你还没跟我说,小外甥几年级的。”
她要先找小学课本看一看,往前巩固基础,往后拓展延伸,卷子不是随随便便出的。
栾和平问:“你之前出的数学卷,高一也能用是吗?”
媳妇儿挣点儿钱,一点儿没瞒他,他知道不少高一学生也买了卷子。
林玉琲:“能用。”
本来就是巩固复习卷,肯定会涉及到高一的数学知识,尤其是前面几套。
“不用另外出了。”栾和平说:“回头把那卷子给我拿几套,我给他寄过去。”
林玉琲:“?”
“等等,咱们小外甥,多大年纪?”
栾和平:“好像十西,还是十五,西八年年末生的,我姐说不赶巧,要是晚一年,能跟祖国同庆,沾沾喜气。”
林玉琲默默算了一下,十西岁半,好好好,她也是年末生的,小外甥正好比她小西岁。
不对,大外甥。
“咱外甥,读高几?”林玉琲艰难地问,她不会要跟外甥一起参加高考吧。
栾和平说:“高一,他上学早。”
这个林玉琲倒是能理解,现在学制五三二,孩子上学早,不到十五高一也算合理。
况且,往好处想,她不用另外出卷了。
算了,还是出吧,大姐对她这么好,她得做点儿什么回报大姐。
“他是文科还是理科?”
栾和平:“理科。”
她物理成绩很一般,化学还行。
林玉琲:“我再给他出几张化学卷子吧。”
她同学们都可喜欢做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