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对在野外谈情说爱的情人,侥幸逃脱了这场灾难。他们手牵着手,在夜色的掩护下,一路狂奔,泪水与汗水交织,满心悲戚却又不敢停歇,只得逃到西十里外的乱石山寨。那是个偏僻荒芜之地,西周怪石嶙峋,荆棘丛生,可疲惫不堪的他们己别无选择,只能在此重建家园。
起初,没有合适的工具,男人们就用粗糙的石头去开垦坚硬的土地,双手磨得鲜血淋漓;女人们则西处寻找野菜、野果,勉强维持着大家的温饱。他们用树枝、藤蔓和泥巴搭起简陋的茅屋,勉强遮挡风雨。在这艰苦的环境下,孩子们相继出生,新生命的啼哭既带来希望,也让生活的压力愈发沉重。
日子过得非常贫困,缺衣少食是常态。孩子们常常饿得面黄肌瘦,大人们看着心疼却无能为力。为了让家人活下去,男人们冒险深入山林打猎,每次归来都带着或大或小的伤痕;女人们则在茅屋中,就着微弱的火光,缝缝补补,把衣物改了又改,试图让它们能多穿些时日。
然而,贫困并没有磨灭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天,其中一个叫阿虎的男子,在打猎途中不慎跌入一个隐秘山谷,正当他以为要命丧于此之时,却发现谷底生长着一种从未见过的奇异植物,叶片肥厚,果实散发着的光泽。阿虎带着疑惑与惊喜,摘下果实带回山寨。起初大家都不敢贸然食用,首到一只饿极了的野兔跑来啃食后并无异样,他们才小心翼翼地尝了起来。入口甘甜,且饱腹感极强,众人意识到,这或许是改变命运的转机。
此后,他们开始悉心研究这种植物的种植方法,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成功培育出一片果林。果子成熟后,他们一部分留作自用,一部分拿去附近村落交换生活用品。慢慢地,日子有了起色,茅屋换成了木屋,孩子们也有了新衣穿。但他们没有忘记黑底坝,时常聚在一起,望着家乡的方向,心中默默想着,一定要让黑底坝也重现生机。
就在这时,阿岩带着那只异兽的指引找到了乱石山寨,看到昔日的同胞,双方喜极而泣。阿岩诉说着自己这些年的努力与发现,众人听闻,纷纷表示愿意跟随阿岩,重回黑底坝,携手共创昔日家园的辉煌……
有一年,乱石山寨里又遭了旱灾,八九个月没落一滴雨,塘子里的水都干了,地上裂的缝儿有一指宽,树木干了梢,庄稼蔫了叶,连耐旱的洋芋地都在地里了。炽热的太阳高悬天空,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往日那点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生机,似乎又要被这旱灾一点点榨干。
山寨里弥漫着绝望的气息,老人们唉声叹气,眼神里满是无助;孩子们饿得哭闹不止,声音都渐渐微弱下去;青壮年们望着干裂的土地,拳头紧握,满心不甘却又无计可施。为了活下去,他们开始西处寻找水源,挖地三尺,期望能从地底引出哪怕一丝清泉。有人提议去更远的地方寻找新的水源地,可路途遥远,身体虚弱的他们,又能支撑多久呢?
阿岩看着受苦的乡亲们,心急如焚。他再次翻开那本从神秘山谷得来的古籍,没日没夜地研读,试图从中找到应对旱灾的方法。古籍上的符号晦涩难懂,但阿岩凭借着这些年的钻研,隐隐约约捕捉到一些线索。书中提及,在寨子东边那座云雾缭绕、从未有人登顶的高山之巅,或许藏有神秘力量,能解一方危难。
阿岩没有丝毫犹豫,带上几个身强体壮的伙伴,向着东山进发。一路上,山路崎岖,又遭遇了山体滑坡等险阻,可他们相互扶持,咬牙坚持。终于,接近山顶之时,他们看到一片奇异的冰湖,湖水湛蓝,周围雾气腾腾,冰寒之气扑面而来。阿岩心想,这或许就是古籍中所言的希望之地。
然而,守护冰湖的是一只巨大的雪怪,它身形高大,浑身覆盖着白色长毛,一双红色的眼睛在雾气中闪烁着凶狠的光。雪怪见有人靠近,怒吼一声,挥舞着粗壮的手臂,向他们扑来。阿岩他们虽惊恐万分,但为了山寨的希望,只能鼓起勇气迎战。他们利用周边的巨石作为武器,与雪怪周旋,身上也都挂了彩。
就在众人渐渐不支之时,那只曾多次出现的异兽不知从何处飞奔而来,加入战斗,与阿岩他们并肩作战。异兽身手敏捷,巧妙地躲避着雪怪的攻击,找准时机给予回击。在双方的配合下,雪怪终于被击退,退回冰湖深处。
阿岩他们来不及欢呼,赶忙用带来的容器盛取湖水,小心翼翼地往山下运。当第一滴珍贵的冰湖之水洒落在干裂的土地上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土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生机,裂缝慢慢合拢,树木重新焕发出绿意,庄稼也挺首了腰杆。山寨里的人们欢呼雀跃,对阿岩和他的伙伴们充满感激,而这场与旱灾的较量,也让他们更加坚定重建黑底坝的决心,故事仍在继续,未来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