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点事

第22章 二次亲征

加入书架
书名:
宋朝那点事
作者:
彭哥哥
本章字数:
4288
更新时间:
2025-03-05

南唐国主李璟惊恐万分,他深知南唐在此次交锋中处于绝对的劣势,根本无法与后周抗衡。

无奈之下,李璟只得派出使者,带着谦卑的姿态,卑躬屈膝地前往后周军营求和。

双方经过一番激烈的谈判,最终暂时达成了休战协议。

这一次的胜利,意义非凡。

它不仅沉重打击了南唐的嚣张气焰,让南唐不敢再轻易挑衅后周;也让后周在南方树立起了威严,使得周边的割据势力对后周刮目相看。

同时,这次胜利为后周后续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让柴荣心中彻底征服南唐的决心变得更加坚定,他的目光,己然看向了那更广阔的江南大地,准备着下一次的征伐。

公元956年,后周与南唐的第一次交锋过后,南唐虽与后周达成休战协议,表面上向后周示好,可南唐国主李璟狼子野心未灭,暗中积极谋划着卷土重来。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李璟一边派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和谦卑的言辞前往后周,做出一副恭顺的姿态,一边却在国内紧锣密鼓地整军备战。

到了公元957年,南唐国内扩充军备的行动己颇具规模。

李璟大肆招募士兵,扩充军队数量,还花费重金从各地购置先进的兵器甲胄,力图提升军队的装备水平。

同时,他选拔了一批有经验的将领,加强对士卒的训练,日夜操练,使得南唐军队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不仅如此,李璟还在边境地区增派了大量兵力,沿着与后周接壤的边境线,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堡垒、城墙、箭楼等设施一应俱全,意图凭借这些防御力量,阻挡后周可能的进攻。

更为过分的是,李璟暗中与周边一些同样对后周心怀忌惮的割据势力频繁往来,互派使者,密谋结盟,试图形成对后周的包围之势,以改变在与后周对峙中的不利局面。

李璟的这些举动,自以为做得隐秘,却未能逃过周世宗柴荣敏锐的目光。

柴荣洞察到南唐的阴谋后,深知若不彻底消除南唐的威胁,后周便永无宁日,南唐随时可能死灰复燃,再次挑起战火。

于是,在公元957年,柴荣果断决定再次亲征南唐,以雷霆手段彻底粉碎南唐的野心。

为了确保此次征伐的胜利,柴荣在战前进行了精心的筹备。

他下令各地招募勇士,扩充军队规模,同时对原有的军队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整顿,淘汰了老弱病残,留下了精锐之士。

经过一番努力,柴荣再次集结了一支更为强大的军队。

这支军队人数众多,阵容庞大,且装备更加精良,士兵们身着坚固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士气高昂,斗志旺盛。

柴荣还与一众谋士、将领反复商议,制定了更为周密的战略部署。

他决定采取分兵多路、协同作战的战术,从不同方向对南唐发动全面进攻,让南唐首尾不能相顾。

一切准备就绪后,柴荣亲自统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南唐进发。

此次亲征,寿州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之地。

寿州城地处要冲,地势险要,西周群山环绕,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

南唐在此布置了重兵,储备了大量的粮草和武器,意图凭借寿州城的天险,将后周军队阻挡在外。

柴荣亲临寿州城下,坐镇指挥作战。

后周军队采用了多种攻城手段,试图突破寿州城的防线。

士兵们冒着敌人密集的箭矢,架起云梯,奋勇攀爬城墙;工兵们则在城下挖掘地道,试图从地下攻入城中;投石车也不断地向城墙上发射巨石,试图摧毁城防设施。

南唐军队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和有利的地形,顽强抵抗,使得后周军队的进攻一度受阻。

城墙上的南唐士兵,不断地投掷石块、箭矢,还往下泼洒滚烫的热油,给攻城的后周军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面对这种艰难的局面,柴荣并没有气馁。

他登上高处,冷静地观察战场形势,分析南唐军队的防御弱点。

经过深思熟虑,他果断调整战略部署,加强了对寿州城的围困,切断了城内的粮草供应和外援通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寿州城内的粮草逐渐减少,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

经过长时间的苦战,后周军队终于抓住了南唐军队的破绽,突破了寿州城的防线,成功占领了这座战略要地。

寿州城的陷落,极大地鼓舞了后周军队的士气。

后周军队乘胜追击,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接连攻克了濠州、泗州等重要城池。

每攻克一座城池,后周军队都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兵器和物资,而南唐的防御体系则在这一连串的打击下逐渐土崩瓦解。

第二次亲征的胜利,让南唐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南唐的大片领土被后周占领,原本富饶的土地落入敌手,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南唐军队在战斗中损失惨重,精锐之士死伤无数,国力大减。

南唐国主李璟再次陷入了困境,无奈之下,只得再次派出使者,带着惶恐和无奈,前往后周军营求和。

在这次求和中,南唐被迫向后周割让了部分富饶的土地,这些土地上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是南唐的重要经济来源。

南唐还承诺减少军事行动,向后周称臣纳贡,每年都要向后周进贡大量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和奇珍异宝。

然而,柴荣清楚地认识到,南唐的威胁尚未完全消除,南唐仍有一定的实力和野心,此次的屈服很可能只是暂时的,必须进行第三次征伐,才能彻底解决南唐问题,实现后周的长治久安。

公元958年,距离后周第二次征伐南唐过去不久,周世宗柴荣再次毅然决然地亲率大军南下。

此时的他,目光如炬,志在必得,心中燃烧着彻底打垮南唐的坚定决心。

此前两次亲征南唐,虽己让南唐实力大损,但南唐仍存反抗之心,为了实现统一大业,根除这一南方大患,柴荣深知此次出征意义重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