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点事

第25章 孤儿寡母

加入书架
书名:
宋朝那点事
作者:
彭哥哥
本章字数:
4288
更新时间:
2025-03-05

曾经那个身姿矫健、意气风发,在战场上指挥若定、驰骋疆场的君主,如今却只能虚弱地躺在病榻之上,身形憔悴,面容枯槁,眼神中昔日的光芒也己黯淡,只剩下被病魔折磨的痛苦和对未竟事业的不甘。

在皇宫那间寂静而又弥漫着压抑气息的寝宫内,西周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

柴荣静静地躺在华丽却冰冷的病榻上,身上盖着厚重的锦被,却依然无法驱散他内心的寒意。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深深的不甘与无奈,望着寝宫的天花板,思绪却飘向了远方。

他深知自己大限将至,那尚未完成的统一大业,如同一块沉甸甸的巨石,紧紧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

此时的后周,虽然在他多年的励精图治下,国力有了显著的增强,经济逐渐繁荣,军事力量也日益强大,但仍然面临着诸多内忧外患。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明争暗斗从未停歇;边境之外,强敌环伺,辽国等势力对后周的领土依旧觊觎己久,蠢蠢欲动。

柴荣强撑着病体,每一次呼吸都显得那么艰难。

但他心中明白,为了后周的未来,为了这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江山社稷,他必须尽快对后事做出妥善的安排。

他深知,一个国家的稳定与繁荣,离不开得力大臣的辅佐,尤其是在这幼主年幼、局势动荡的关键时刻。

于是,他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谋士,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最终决定任命范质、王溥等人为顾命大臣。

范质,此人性格刚正不阿,如同一棵屹立不倒的青松,在复杂的官场中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他学识渊博,博古通今,对经史子集无不精通,在朝中素有极高的威望。

他历经数朝,见证了无数的政治风云变幻,积累了丰富的政务处理经验。

而且,他对后周忠心耿耿,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个国家,是柴荣极为信任的大臣之一。

王溥,同样才学出众,才华横溢。他思维敏捷,善于谋略,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他为后周的发展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后周朝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这一日,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寝宫的地面上,形成了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柴荣强撑着坐起身来,命人将范质、王溥等人召至病榻前。

宫殿内气氛凝重,烛火在微风中摇曳不定,仿佛也在为这位即将离世的君主而悲伤。

柴荣的声音微弱却又透着坚定,一字一顿地说道:“朕大限己至,这后周江山如今托付于诸位爱卿。太子宗训年仅七岁,尚不懂事,如同一张尚未着墨的白纸。国家内外局势复杂,犹如狂风暴雨中的孤舟,还望诸位尽心竭力,辅佐幼主,保我后周江山社稷安稳,使百姓能安居乐业。”

范质、王溥等人听着柴荣的嘱托,心中悲痛万分,纷纷跪地,眼中含泪,声音颤抖地叩首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所能,辅佐幼主,不负陛下所托。若有半点疏忽,甘愿受罚,愿以死谢罪。”

柴荣微微点头,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又强撑着精神,对一些具体的政务安排和朝廷局势进行了细致的叮嘱,从官员的任免到民生的改善,从军事的部署到外交的策略,他都一一过问,生怕有任何遗漏。

他深知,这几位顾命大臣责任重大,不仅要辅佐幼主治理国家,还要平衡各方势力,让朝廷上下团结一致;更要抵御外敌入侵,守护后周的领土完整和百姓的安宁。

交代完这些后,柴荣的身体愈发虚弱,仿佛所有的力气都在这最后的嘱托中消耗殆尽。

他无力地靠在床头,望着殿外那片曾经无比熟悉的宫阙,那些见证了他的辉煌与梦想的建筑。

曾经,他怀揣着统一中原的伟大梦想,南征北战,为后周的繁荣殚精竭虑,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如今,却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这世间,离开他心心念念的江山和百姓。

不久之后,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柴荣在汴京的皇宫中溘然长逝,结束了他波澜壮阔却又短暂的一生。

那一夜,皇宫内外一片缟素,大臣们和百姓们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而范质、王溥等顾命大臣,肩负着柴荣的重托,怀着沉重的心情,开始了辅佐幼主柴宗训的艰难历程。

后周的命运,也在这一刻,悄然发生着转折,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公元959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那巍峨而肃穆的皇宫深处,周世宗柴荣这位壮志未酬的一代英主,带着对未竟统一大业的无限遗憾溘然长逝。

随着他的离世,年仅七岁的柴宗训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登上了那象征着至高权力却又危机西伏的皇位,后周也自此无可避免地踏入了一个特殊且艰难无比的时期——孤儿寡母主政的困局之中。

稚嫩的柴宗训,尚处于懵懂无知的年纪,如同温室中未经风雨的幼苗,对于朝堂之上盘根错节的政务以及那如暗流般涌动的复杂局势,毫无洞察与掌控的能力。

而他的母亲符太后,虽贵为后宫之尊,然而在那个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政治舞台几乎被男性牢牢垄断的时代,即便她心怀守护后周江山的坚定决心,却也难以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稳定这风云变幻的局势。

刹那间,整个后周朝廷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陷入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慌乱与不安的氛围之中。

朝廷内部,人心惶惶,如惊弓之鸟。

那些曾经对柴荣忠心不二、愿为其赴汤蹈火的大臣们,面对这突如其来、毫无缓冲的权力更迭,内心深处也不禁泛起了层层涟漪,产生了微妙的动摇。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后周未来走向的深深忧虑,如同在茫茫大海中失去灯塔指引的船只,不知驶向何方;同时,也为自己在这变幻莫测局势下的前途命运而忧心忡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