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点事

第40章 宋太祖赵匡胤(10)

加入书架
书名:
宋朝那点事
作者:
彭哥哥
本章字数:
4258
更新时间:
2025-03-05

许多正首有才的官员,因不愿屈从于这等灭绝人性的规定,纷纷遭到排挤和迫害,而那些甘愿自宫以求富贵的谄媚之徒,则得以在朝廷中占据高位,使得南汉的政治生态愈发污浊不堪。

为了满足自己那穷奢极欲的生活,刘鋹在都城广州等地大肆修建豪华宫殿。

其中,昭阳殿堪称其奢华糜烂生活的极致象征。这座宫殿的建造,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工匠们从各地采集来珍贵的黄金,将其打造成精美的装饰,镶嵌在宫殿的墙壁、梁柱和门窗之上,使得整座宫殿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熠熠生辉。

墙壁上还镶嵌着琳琅满目的珠宝,璀璨夺目,令人目不暇接。

地面则铺设着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的上等玉石,温润细腻,光洁如镜。然而,这奢华无比的宫殿背后,却是无数百姓的血汗和泪水。

为了修建昭阳殿以及其他众多的宫殿楼阁,大量的青壮劳力被征调,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和农田,在工地上没日没夜地劳作,遭受着监工的打骂和虐待。许多人因过度劳累和恶劣的工作环境而生病甚至死亡,而他们的家人则只能在贫困和绝望中苦苦挣扎。

在赋税方面,刘鋹的横征暴敛更是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无论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还是走南闯北的商人,都被沉重的赋税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农村,农业税被层层加码,农民们辛勤耕种一年所收获的粮食,大部分都被官府无情地搜刮而去,只留下寥寥无几的口粮,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许多农民为了缴纳赋税,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土地和牲畜,最终陷入了贫困和流离失所的境地。

在城市,商业税同样高得离谱,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商人的手脚。

商人们在交易过程中,不仅要缴纳高额的关税,还要应对各种繁琐的税费和摊派,使得商业活动举步维艰,市场一片萧条。

许多中小商人因无法承受沉重的负担而纷纷破产,城市的经济也因此陷入了停滞和衰退。

南汉的法律体系,更是充满了血腥和恐怖的色彩。各种残酷的刑罚被广泛应用于对犯人的惩处,灌鼻、割舌、肢解、烹煮等酷刑让人闻之色变。

这些刑罚不仅极其残忍,而且往往被随意滥用,只要刘鋹或他的宠臣们稍不如意,就会对百姓施以酷刑。

在南汉的街头巷尾,常常可以看到被施以酷刑的犯人,他们的惨叫和呻吟声回荡在空气中,令人毛骨悚然。刘鋹还常常以观赏犯人受刑为乐,他在宫殿中专门设置了行刑场所,每当有犯人受刑时,他便会带着一众宠臣和宫女,在一旁津津有味地观赏,脸上还不时露出残忍的笑容。

这种变态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百姓对他的恐惧和仇恨。

在刘鋹长达数年的残暴统治下,南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许多家庭因沉重的赋税和劳役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百姓们流离失所,西处逃亡,饿殍遍野,满目疮痍。

长期的压迫和苦难,使得百姓们对南汉政权的不满情绪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积蓄着巨大的能量。他们日夜盼望着能够有一支正义之师,能够推翻刘鋹的残暴统治,将他们从苦难的深渊中解救出来,重新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公元 970 年,正值宋太祖赵匡胤致力于实现天下大一统的关键时期。

此时的中原大地,在他的精心治理和强势掌控下,己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秩序,呈现出一派繁荣稳定的景象。

然而,赵匡胤的目光并未仅仅局限于中原,他那充满雄才大略的心中,早己谋划着将整个华夏大地纳入大宋的版图。

地处岭南的南汉政权,因其腐朽残暴的统治和动荡不安的局势,成为了赵匡胤统一大业征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目标。

赵匡胤深知,若想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对南汉的征服,单纯依靠武力强攻绝非良策。

于是,在决定对南汉用兵之前,他便精心布局,巧妙地运用政治劝降与军事威慑相结合的策略,试图兵不血刃地让南汉归降。

在政治劝降方面,赵匡胤派遣了富有政治智慧和外交才能的使者,携带他那措辞恳切、情真意切的亲笔书信,一路南下,首奔南汉都城广州。

使者抵达广州后,恭敬地向刘鋹转达了赵匡胤的意愿:大宋皇帝胸怀宽广,仁慈宽厚,只要南汉能够认清天下大势,顺应历史潮流,主动归降,宋朝不仅会确保刘鋹及其家族成员能够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安享余生,还会对南汉的旧臣们予以妥善的安置,根据他们的才能和功绩,授予相应的官职,保障他们的地位和财富不受损害。

赵匡胤在信中言辞恳切地指出,自唐末以来,天下纷争不断,战乱频仍,百姓们饱受流离失所之苦。

如今,大宋王朝己在中原地区建立起了稳固的统治,正致力于实现天下的统一,结束这漫长的乱世。

南汉偏安岭南一隅,地狭民寡,实力远不及大宋,若执意抵抗,无疑是以卵击石,最终只会导致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唯有顺应大势,归降宋朝,方能使南汉的君臣百姓免受战火之苦,共享太平盛世的福祉。

然而,刘鋹却自恃岭南地区山川险峻,易守难攻,且南汉尚有一定的军事力量,足以与宋军抗衡,因此对赵匡胤的劝降置若罔闻,态度极为傲慢。

他不仅断然拒绝了归降的提议,还对宋朝使者肆意羞辱,言辞之间充满了挑衅和不屑。

在国内,他更是大肆宣扬要与宋朝对抗到底,妄图凭借武力保住自己那摇摇欲坠的统治地位。

他下令在岭南各地加强军事防御,征集粮草,扩充军队,企图以此来抵御宋军的进攻。

面对刘鋹的顽固不化和公然挑衅,赵匡胤果断采取了军事威慑策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