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士宠妃,权倾朝野

第8章 献计推恩令—削藩策

加入书架
书名:
毒士宠妃,权倾朝野
作者:
梦澜天
本章字数:
6104
更新时间:
2025-03-01

“这赵翊竟然如此狼子野心,简首是可恶至极!”赵承煦攥紧拳头,龙颜大怒道。

苏凌雪说道:“摄政王如此针对臣妾,视整个苏家为眼中钉,肉中刺,这便是最大的原因。”

苏凌雪沉思片刻后,目光坚定地看向赵承煦,又道:“陛下,臣妾有一计,或可化解当前困局。”

赵承煦好奇地问道:“爱妃快快说来。”

苏凌雪缓声道:“臣妾想到的乃是推恩令与削藩策。如今摄政王势力庞大,但其党羽并非铁板一块。陛下可颁布推恩令,令其藩属子弟皆可分封,如此一来,其封地越分越小,势力自会削弱。”

“再者,以削藩策为名,明为削弱各方藩王,实则重点针对摄政王。对其党羽,或拉拢,或打压,逐步分化。”

赵承煦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思索片刻道:“此计甚妙,只是实施起来恐有诸多困难。”

苏凌雪轻轻握住赵承煦的手,说道:“陛下,臣妾深知此事不易,但只要陛下决心坚定,巧妙布局,定能成功。臣妾愿协助陛下,共同筹谋。”

赵承煦感动地说道:“爱妃如此为朕着想,朕定当全力以赴。”

苏凌雪继续分析道:“在推行此策时,需先稳住局面,不可让摄政王察觉陛下的真实意图。同时,要暗中培养陛下的心腹力量,以备不时之需。”

赵承煦点头应道:“爱妃所言极是,朕定会谨慎行事。有了爱妃的计策,朕信心倍增。”

苏凌雪温婉一笑:“臣妾相信陛下定能铲除奸佞,重振朝纲,让大乾更加繁荣昌盛。”

赵承煦闻言,却是叹了一口气道:“赵翊毕竟是朕的亲皇叔,父皇一母同胞的兄弟,朕实在是不愿……”

苏凌雪轻轻靠在赵承煦怀中,轻声劝道:“陛下仁慈,实乃天下之福。但陛下也当明白,摄政王若继续专权,大乾将永无宁日。陛下此举虽看似无情,却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百姓安宁。”

赵承煦沉默良久,缓缓道:“朕知道,只是这第一步该如何迈出?”

苏凌雪眼珠一转,“陛下不妨先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藩王入手,做出一副整顿吏治,均衡势力的表象。”

几天之后,赵承煦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苏凌雪在一旁伺候,为他出谋划策。

这时,李裕前来禀报:“陛下,摄政王求见。”

赵承煦与苏凌雪对视一眼,苏凌雪迅速躲入屏风之后。

赵承煦整了整衣装,朗声道:“皇叔请进。”赵翊进来,满脸堆笑,眼神却透着精明。

赵翊拱手行礼道:“陛下,臣听闻近日朝堂之上颇有一些新的论调,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赵承煦神色不变,淡然道:“皇叔何出此言?朕不过是在思考如何让这大乾更加昌盛罢了。”

赵翊眯了眯眼,笑道:“那陛下可有了良策?臣愿为陛下分忧。”

赵承煦心中冷笑,面上却道:“皇叔有心了,只是朕还需再斟酌斟酌。”

赵翊目光扫过西周,似是无意地说道:“陛下身边的人可都要忠心耿耿才好,莫要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蛊惑了。”

赵承煦心中一紧,知道赵翊这是在挑衅,沉声道:“皇叔多虑了,朕身边之人皆是忠心不二。”

赵翊哈哈一笑:“如此甚好,臣只是担心陛下年轻,被人蒙骗。”说罢,眼神有意无意地瞥向屏风方向。

赵承煦强压怒火,道:“皇叔这是信不过朕?”

赵翊连忙道:“陛下误会了,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此意。”

这时,赵承煦突然话锋一转,说道:“朕倒是听说皇叔的封地最近有些不太平,皇叔可要好好管管啊。”

赵翊脸色微变,道:“些许小事,不足挂齿,臣自会处理妥当。”

赵承煦笑道:“那就好,朕可等着皇叔的好消息。”赵翊又寒暄了几句,便告退离去。

赵翊走后,苏凌雪从屏风后走出,说道:“陛下,看来这摄政王己经有所察觉了。”

赵承煦冷哼一声:“哼,这老狐狸果然狡猾。不过,朕不会怕他!”

苏凌雪担忧地说道:“陛下,那我们的计划是否要加快些?”赵承煦摇了摇头,“不急,欲速则不达。现在更要小心行事。”

数日后,赵承煦按照苏凌雪的建议,开始着手对几个偏远小藩王进行一些轻微的整治措施。对外宣称是为了改善民生,均衡发展。

而赵翊一边密切关注着朝廷动态,一边加紧联络自己的核心党羽,试图找出赵承煦背后的谋划者。

一日,赵翊得到密报,说是苏凌雪常在皇帝耳边提及藩王之事。他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原来是苏家那丫头在捣鬼。”

“这苏凌雪三番西次的参与朝政之事,若再不加以制止,恐怕以后赵家的天下要改姓苏了。”

赵翊为防苏凌雪干政,危及自身摄政王之位,遂决于明日朝堂之上出题考校,若其应答不佳,非但可使圣上对其心生误解,亦可令群臣对其愈加厌恶。

次日,金銮殿,气氛凝重。赵翊缓缓起身,环视一周,沉声道:“今日,本王欲设一题,以验诸君之智。若你亲刃仇家满门,见仇家横尸满地,心正畅快之际,却惊觉院中尚有一稚童,你将何以处之?”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面面相觑,不敢妄言。

苏凌雪微微皱眉,沉思数秒,随即目光锐利地看向赵翊,冷静而沉稳地答道:“本宫会说,记住我的脸,下次见面,我就不会手下留情了。”

言罢,她轻轻转身,目光仿佛穿越了时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幽默与决绝,“小子,我们又见面了,然后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高阳高太师闻言,面色大变,怒斥道:“云贵妃此言,何其狠毒!岂是妇人之仁所能及?”

苏凌雪淡然一笑,反驳道:“太师言重了。本宫非不知慈悲为何物,只是世事无常,因果循环。若是当年那人之父,亦能懂得‘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又何至于有今日之灭门惨案?”

“故而,本宫此计,实乃向那孩童之父学习,以防悲剧重演。再者,国事家事,皆需以大局为重,不可因一时之仁,而酿成大祸。”

“咳!”赵承煦端坐在龙椅上轻咳一声,故作镇定道:“皇叔出此题究竟是何用意?云贵妃自病重之后,如今虽己经康复,但性情大变,她所言,还请各位爱卿不要放在心上。”

即便如此,赵翊却很是坚决的说道:“陛下,杀人不过头点地,云贵妃对幼童下手,实在有失我大乾的礼仪。”

“礼仪?”赵承煦冷笑道:“皇叔若不是忘了,当年先皇就是心怀仁慈,动了妇人之仁,在战场上放了那楼兰王子尉屠刚,待他们养精蓄锐东山再起之时,导致我边疆多少百姓惨死?”

“父皇为此事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又心有愧疚,于是便一病不起,当时皇叔可是主动请缨要去灭了楼兰,并对父皇说,斩草要除根,春风吹又生。”

“而如今你题中出现的虽是幼童,但你凭什么认为他不会寻找其他亲朋好友,为全家人报仇雪恨?”

赵翊被怼的哑口无言,只能就此作罢,继续出题道:“你,一介外地茶商,于江南幽谷深处揽下一座荒芜之山,欲植茶香。然,此地民惰性深植,非但不愿共垦荆棘,即便勉强召集,亦是磨洋工之态。茶期迫近,你该如何破此僵局?”

此题一出,让满朝文武都皱起了眉头,就连高阳高太师都对此毫无办法。

此题颇为棘手。外地茶商远赴江南偏远之地,欲承包荒山种茶。难题浮现:一则,他们身处异乡,人脉稀缺,仅凭资金难以立足;二则,当地民众惰性难除,开荒艰辛,非重金难聘;三则,即便重金诱之,民众亦多敷衍塞责,怠惰依旧。

周泰是不清楚其中的弯弯绕绕,他径首开口道,“摄政王,这有何难?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倍工钱没人,那便多出几倍工钱,到时候总会有百姓愿意来开荒!”

赵承煦摇了摇头道:“爱卿此言差矣,既是商贾,自然以利益为重,若是为此提高成本,商贾来此开荒就失去了意义。”

“再者,正如摄政王所言,当地百姓生性懒惰,茶商在江南毫无根基,又该如何约束?”

周泰闻讯,神色微滞,抱拳施礼道:“老臣思虑欠妥。但此难题,着实棘手。”

“那偏远之地,民众习性慵懒,若非高薪诱惑,谁愿投身劳作?”

“且惰性乃人之常情,偏远贫困之地,惰性更甚,消极之风更难刹住!”

“此题,仿佛无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