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谢似雪

第31章 心事

加入书架
书名:
梨花谢似雪
作者:
吃西瓜要啃皮
本章字数:
4300
更新时间:
2025-03-06

沈经秉是天阉,沈寒烟自然也不是他亲生的孩子,而是花了重金托人抱来的。

只是遭了那人欺骗,抱来的竟是个女娃娃。

传出去,他怕脸上无光,也怕别人发现他天阉的缺陷,便要沈寒烟自幼作男儿打扮,甚至到了魔怔到彻底忘记沈寒烟是个女郎,还带着她与一些官家小姐议了亲。

可沈寒烟不配合,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女郎,谈下的亲事又怎么能成。

他便怪,怪沈寒烟辱没了门楣。

他就怪,怪沈寒烟不能讨那些官家小姐的欢心。

他还怪,怪沈寒烟为什么不能是个男的!

他从县衙回到沈宅,了解到墨思谕还未回来,心中稍宽。

又听沈寒烟被带回来后竟也没有闹腾,遂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首到看见沈寒烟房间后面被拆了一边的窗户,他五指关节攥的咯咯作响。

哼,罢了,等他根据秘方治好天阉,沈寒烟也就没有用了。

他一路心事重重的来到书房门口,期间还跟屈言红果等人打了照面,以至于他屡次回头确认有无人尾随其后,随即也是急不可耐地合上了书房的门,动作轻而迅速。

他一如既往地伸手,从书架第二排第一列精准地抽出一本名为《官制考论》的书籍。

伴随着轻微的“吱呀”声响,书架两侧竟缓缓展开,中间显露出一条往下延伸的通道。

通道幽深漆黑,入口只容得下一人通行,不知尽头通往何处。

他连忙取来一盏油灯,挤进入口进入通道,书架又缓缓恢复了原样。

“少夫人,您说那沈县令怎么一副神经兮兮的样子。”

红果在后面托着屈言的裙摆,忍不住好奇道。

屈言若有所思,而后摇了摇头淡然道:“兴许是因为家事吧,谕姐姐可有说何时回来?”

“没有。”红果摇了摇头。

“那我们快些吧,别让人家久等了。”

沈寒烟的母亲柳娴在沈宅花园设了群芳宴,特邀包含了屈言在内的,富民县里中有头有脸的夫人、闺秀赴宴。

屈言一到,才惊觉自己又是最后到的那个。

但不同于沈经秉,柳娴一见到她,便极为热情地挽起她的手,笑靥如花地向在场的各位夫人、闺秀介绍起她来,场面一时温馨至极。

这本是一派趁着夕阳余晖赏花论景的雅致氛围,一个突兀的声音忽然响起:“她怎地不盘发?”

“哼,她所嫁的乃是一位女将军,那婚礼自然算不得真正的婚嫁,又作何盘发呢?”另一个声音紧接着响起,言语间满是酸意,令人不禁皱眉,场面一度微妙起来。

屈言的头发很长,到了腰身还要往下,平时她都是披在身后用发带拢起。

这两个声音似是刻意为之一样,霎时间,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年岁最小,却位份最高的屈言身上。

这些探究的眼神,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还是红果反应的快,笑着问柳娴:“柳夫人,您可是在这园子里酿醋了,可有闻到酸味?”

柳娴闻言,顿时笑得花枝乱颤,连忙应道:“是了,你这小蹄子倒是鼻子灵,只是并非酿醋,而是前阵子下的雨将我种的花打落了不少,就那样扔了,我又舍不得,就混在土里当肥料用了,想必你们闻道的,是这些花瓣啊,发酵了的气味。”

她此言一出,也有人随声附和,毕竟,谁敢去诋毁屈言?

她与墨思谕的婚嫁算不算得真,又岂是她们能议论的?

当朝左将军的夫人,这个身份可是实打实地戴在屈言身上的。

谁敢多嘴,那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屈言见她们都在为自己解围,不禁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

她解释道:

“两位夫人有所不知,女子与女子成婚虽不常见,却也是大王钦点。我本是楚国人氏,在楚国,十五岁便己算作成年,理应盘作妇人发。但谕姐姐说我既然迁入秦国,便要遵守秦国的律法。秦国以十八岁为之礼,我虽己与她互为妻子,但她顾及我的年纪,常说稚子何故作老妪态,我自然便无须盘发了。”

“听听,这一声谕姐姐,不比我们喊自家的老骨头们好听多了。”先前说话的其中一位夫人又酸溜溜地插话道。

柳娴闻言,脸色微变,但瞬间又恢复了笑容,随即转向那位夫人,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哎呀,这位夫人这是说的什么话,咱们谁不是从年轻那会儿过来的?屈夫人年轻貌美,又与左将军伉俪情深,自是值得人羡慕。您说是吧?”

那位夫人被柳娴这番话说得一时语塞,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只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敷衍道:“是是,柳夫人说得是,是我失言了。”

场面虽稍显尴尬,但有了柳娴的圆场,众人很快便将这插曲抛诸脑后,继续赏花品茶。

但屈言却似有了心事一般,思绪随着茶炉升起的袅袅清烟飘到了九霄云外。

墨思谕这一边,刚把马奋和中年男人带到县衙,听说沈经秉回沈宅了。

她便督促衙役把两人关到县衙的牢房里去,还说明日要来听审。

反正,谁官大听谁的。

几个衙役动作利索,对着牢门栏杆上哭嚎不止的两人厉声喝道:“给我闭嘴!想尝尝铁烙子的滋味吗?”

说罢,便是拿着刀鞘一拍,震得牢门吱嘎作响,随后便是铁锁落下,发出沉重的声响,将马奋和中年男人隔离在了牢房之内。

走在街头,墨思谕的脑海中始终忘不了在富民贫民窟看到的景象。

富民县的名字,本是源于那座被发现了的地下矿脉,本以为这里的百姓都能借此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可是呢,现实怎会如此?

城中,摘星楼高耸入云,达官贵人在此享乐;县令宅邸,规模之大,堪比侯爵相爷受封的府宅。

来之前,她以为像沈经秉这样年年上书朝廷,写出那般用心表词的人定是清官无二。

但就在那么一条小巷的尽头,却是一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寒之地。

马奋管那一小片挤满了贫苦百姓的区域,称为贫民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