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又是一天。
今天早上,天气阴沉沉的。
远方的丛林里,一个身上穿着粗糙棕榈衣的青年正在艰难地探索着。
他身上的棕榈衣是用棕榈编织而成的,在下雨的时候能起到挡雨保暖的作用。
在这水气满满的丛林里,青年踩着泥泞稀松的枯叶朝着自己的陷阱走去。
在行走许久之后,面容沧桑的青年来到了自己的第1个陷阱位置。
这是竹子夹陷阱,
这个陷阱并不复杂,由一段竹子中间劈得半开,然后用木枝夹在其中固定,
只要老鼠来吃这张开的竹子中间的诱饵,那么打开的竹片就会弹性夹回去,
然后这一只老鼠就会被夹成鼠片。
而青年把自己的这第1个竹子夹陷阱就布设在了山坡上的老鼠洞旁,
他以为自己的陷阱都布设在洞旁边了,那按照道理,理应很容易中货。
可惜让他失望了。
他的捕鼠陷阱里面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
看着空荡的竹夹陷阱,青年有些怀疑人生:
“真是太不对劲了。”
“今天的天气看上去又要下雨。”
“下雨前的话,动物应该是非常活跃的...”
“它们应该下雨前会出来找食物才对。”
“但是放在洞口的陷阱都没吃?”
青年设置陷阱的策略看上去好像很合乎常理。
首接把陷阱怼到了洞口,还能不中货吗?
想法是很好的,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
现实会告诉这么一个道理:不要在靠近猎物的巢穴边设置陷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如果仔细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就能理解了。
比如一只山鼠今天要出门觅食了,
那出门就代表着要离开安全的家,
所以在出洞之前,山鼠是异常警惕的,
它会在洞里嗅探洞外的气息,稍有不同寻常的气味异常就会引起它们的戒备之心,
从而改变其他路线。
青年把留有自己气味的陷阱怼到了洞口,这完全就是在告诉洞里的山鼠:这里是陷阱。
他这看起来很聪明的捕猎行为其实是非常不聪明的,还不及放在其他地方的成功率来得高。
同理,
也不要在动物固定饮水的地方布设陷阱,
因为动物在饮水的时候警惕性也相当高。
在布设陷阱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在动物异常警惕的地方布设陷阱。
一般陷阱可以布设在兽径鼠道,动物在不经意经过的时候就那么中弹了。
放在动物洞穴洞口并不会提高成功率,反而会降低成功率。
青年离开了自己的第1个陷阱,朝着放在细竹林旁边的第2个陷阱走去。
他看着自己放在细竹林岩石边缘的竹夹陷阱也是感到失望。
因为这个竹夹陷阱也是空空荡荡,没有收获。
他仔细看着那岩石下方,
青年他摘取了细木枝把岩石下方的缝隙一排围了过去,然后把夹子陷阱放在出口处。
按照青年的预想,山鼠会沿着这条空隙一首往前走,然后就被夹子陷阱夹住。
但是他就是没想过一件事:山鼠不是白痴。
只见山鼠把旁边的细木枝给推开,根本不走他的既定路线。
第2个陷阱也没触发,青年无奈地继续朝前走去。
虽然连续数个陷阱没中货,但是架不住他布设了许多陷阱,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
东边不亮西边亮,
青年布设了10个陷阱,还是中了一只山鼠。
在检查完自己的陷阱后,青年的手里就多了一只山鼠。
逮到一只山鼠,欢喜的青年决定把它吃掉。
为了节约粮食,青年连山鼠内脏也不打算放过。
他首接将整只山鼠放在火上炙烤,然后开始拔毛。
拔毛之后,开膛破肚。
山鼠也是有一点脂肪的。
只不过这脂肪不在柴肉中,而是在山鼠的脏器肠道。
想要获得山鼠的脂肪,就得对山鼠的肠道内脏下手。
想想老鼠就那么一点点大,它们内脏里的脂肪也就那么一点点大。
但在这荒野之地,一点点总比没有来的强。
青年小心翼翼地从肠子上取出一点白色脂肪,脸颊不停轻轻颤抖。
肠子的味道闻起来可不是特别好,
肠子上的白色脂肪看起来也非常恶心。
为了获取油脂,再恶心也得动手了。
将这一只山鼠处理干净后,青年来到岩石边,费劲着扒拉着岩石。
他从岩石堆里找到了一片厚石板。
这一片厚石板有a4纸大小,摸起来大约五六厘米厚。
青年打算将这厚石板当做煎锅。
他费劲地抱起厚石板来到溪流边,用溪水将石板洗个干净。
现在整块石板湿漉漉的,被溪水洗了个干干净净。
抱着这块沉重的石板,青年欢天喜地地朝着自己的庇护所而去。
他准备为自己搭建一个石板灶台,
这个灶台的搭建方式并不复杂:三块方形的石块架着一片石板。
下面烧火,这石板就成了天然的锅了。
架好这个简易的灶台,摸了摸洗干净的石板,青年己经开始流口水了。
想想,用山鼠的油脂煎点山鼠内脏,再搞几块山药煎着,或者可以加一点野香菜,
味道一定好极了。
于是迫不及待的青年动手烧起了火,用火烧烤厚实的石板。
等到石板开始发烫了,青年将山鼠身上取下来的一点白色脂肪放在了石板上,用来当做油脂。
脂肪在滚烫的平面石板上吱吱作响,化出油脂来。
青年看到这油脂烧化开来,瞬间开心极了。
这就有点像在炒肥肉,
炒着炒着便嗤嗤冒着着焦油香味,
他再把山鼠的内脏和碎肉放上去,一阵翻炒。
炒着内脏和碎肉,青年扬起笑容,感到异常满足。
真是太香了。
虽然石板上的肉看起来也就一盘小菜的分量,但绝对能够给人莫大的心理安慰。
可就在他感到幸福的下一秒。
这块厚石板突然啪地发出一声剧烈脆响。
石板就那么猝不及防地炸了!
就此,
重新回到苏长浩的地堡,
此时苏长浩也走出了自己的地堡庇护所,准备开始探索丛林。
而他的手上抓着一只长鬣蜥。
这条长鬣蜥尾巴很长很细,从头到尾估计也有20厘米左右。
长鬣蜥
抓鬣蜥和抓蛇的方式并不相同。
一般印象里,抓蛇要抓七寸。
但是抓鬣蜥,你只需要抓住它尾巴就可以了。
抓住它的尾巴,把它一整条拎起来,这一条鬣蜥基本就咬不到你了。
你完全可以带着这一条悬挂在手里的鬣蜥去探索丛林,
或者把它当成溜溜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