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马皇后崩,我请朱元璋殉葬

第25章 开始点名

加入书架
书名:
开局马皇后崩,我请朱元璋殉葬
作者:
老黄
本章字数:
4154
更新时间:
2024-11-28

天色渐渐暗下,朱棣鬼鬼祟祟的出现在门外。

朱标示意他进来一起感受历史的耻辱,蓝寿则是打开房间里的灯,自已却默默的退出了房间.....

华灯初上,马皇后已经收拾好,正打算过来叫朱元璋回宫。

刚好见到蓝寿退出房间关上门。

“你们又在干嘛?”马皇后一脸戒备。

蓝寿嘘了一下:“陛下他们在看后世史书,舅娘这是要回宫吗,吃完饭再走呗!”

马皇后望向房间的方向:“也罢,那就吃完饭再走,陛下他们没事吧!!”

蓝寿叹了口气:“正在看后世屈辱史,估计气得够呛!”

马皇后点点头:“反正迟早也得知晓,那我就不管了,我去厨房帮忙.....”

蓝色则是搬过一张凳子坐在门口,思考等会儿如何再刺激一下老朱。

另一边,厨房里三个女人正忙活着晚餐,今晚吃的是汉堡,徐妙芸按着食谱做的汉堡。

蓝寿就这么静静的坐在门外,点上烟,思考着后面的路该怎么走。

斯哈~~~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一团乱麻啊!!”

二虎走了过来,他递了支烟给二虎。

“谢龙江侯!”

蓝寿摆摆手:“谢什么,都是自已人。”

蓝寿看着二虎,想到了那批淮西勋贵。

淮西勋贵作为不亚于隋唐时期关陇贵族的军事集团,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强力集团。

如果能利用好这批猛将,或许事情能简单些。

看来是时候想办法拉拢这批人了。

而且以自已蓝玉嫡子的身份,再加上穿越时空的能力,成为淮西一脉领袖,也不是不可能。

关键是如何避免朱元璋猜忌.....

他又看向了二虎,锦衣卫吗?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厨房里传来煎牛肉饼的香气。

朱元璋带着几人也推开房门走了出来,每个人表情都很凝重。

朱元璋依旧光着一只脚,因为那只劳保鞋不知被他丢到哪里去了。

马皇后这时刚好出现,见状朱元璋光着一只脚,赶紧让徐妙芸再去拿一双过来。

但马皇后没有多说什么,因为她能感受出来这几人现在的情绪有点不对。

朱元璋穿上鞋后坐在蓝寿身边:“给咱来一支烟!”

蓝寿拿出一包白塔,刚想弹出一支,却被朱元璋整包拿走,并分给后面的朱标徐达朱棣每人一支。

蓝寿无奈,只好拿出一盒芙蓉王自已点上。

斯哈~~~

马皇后这时候也不劝朱标别抽烟,只能摇摇头再次回到厨房,将空间留给男人们。

“倭国,咱必灭之!”

蓝寿苦笑道:“谁都想灭了倭国,可以大明如今的水师实力,谈何容易。”

朱元璋点点头叹了口气:“咱明白,有些事急不得,是说一个月后才能再次去未来世界吗?”

“是的....”

“一个月,真漫长啊,咱真想现在就去后世看看,华夏到底变成怎样一副模样。”

蓝寿再次从怀里拿出一本装订A4纸:“这是抗日战争之后的历史。”

朱元璋将烟叼在嘴里,赶紧接过装订本,朱标朱棣徐达也赶紧凑了上来。

蓝寿则是缓缓说道:“陛下以淮右布衣的身份,创下偌大一个大明王朝,再华夏漫长的历史中,开国难度也算是独一份了,可与子任先生团队的开国进程相比,却是不值一提。”

朱元璋并没有马上去看装订本,胸口就像堵了块石头,深深吸了口气后感叹道:“咱知道,清末列强瓜分华夏,辛亥革命,军阀混战,长征、抗日战争.....

这一系列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华夏已经走到亡国灭种的危亡时刻,咱很想知道,那位子任先生到底是如何带领华夏走出困局。

可咱不敢看,咱怕历史的残酷,怕啊!!”

朱标朱棣和徐达也都是重重的叹了口气。

朱元璋继续说道:“你能先告诉咱,咱们最后胜利了吗?”

蓝寿呼吸有些颤抖:“胜利了,咱们胜利了,在子任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大踏步前进,扫清一切牛鬼蛇神,建立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强大国家,让华夏重现汉唐风采,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朱元璋闭上眼睛,身体有些颤抖的大吸了口气:“好,胜利了就好,胜利了就好....”

“这后面的历史咱要带回去细细研读,还有之前的那些史书,你有什么要提点的吗?”

斯哈~~~

蓝寿掐灭烟头:“有,既然你我都已经知道后边的历史,就要立刻着手一些事的安排。”

朱元璋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首先就是洪武朝、永乐朝,甚至是洪熙宣德年间涌现出来的文臣武将,必须提前找寻并提拔重用。

同时,历史总结出的那些奸臣、庸臣,也该趁早罢黜。”

永乐朝....

朱棣听到这三个字,浑身不自觉的抖了一下。

好在朱元璋和朱标并没有表示什么,这才让他稍稍安心。

朱元璋则是说道:“刚刚只是粗略看了一遍,并没有注意到近几十年有哪些名臣名将,就记住了一个被诛十族的方孝孺。”

朱棣又是全身一抖。

妈的,怎么又把话题往自已身上引!?

朱标这次有反应了,在他的印象中,方孝孺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而且在民间和士林也颇有名望。

这样一个人物,为何会被老四诛了十族?

蓝寿不想多提方孝孺,因为这就是个嘚儿也不是的腐儒,不理他便是。

在心里稍微总结下后,他开始念出一大段名单。

“首先是历经四朝的不倒翁杨士奇,杨士奇是个全才,虽然各个方面都不算顶尖,但胜在懂得为官之道,讲原则,摆事实,是当丞相的好人选。

虽然陛下已经取缔丞相之职,但杨士奇依旧不失为参知政事的好帮手,现在估计十七八岁吧,陛下可以招进宫,辅助太子殿下处理政事,借此考验一下其才能。”

朱元璋点点头:“咱记下了,继续说。”

“第二便是夏元吉,现在估计才十四五岁,这位夏元吉是管理财政的一把好手,现在年纪还小,臣希望陛下帮忙找来,在臣身边学习一段时间。”

朱元璋再次点点头:“准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