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半扇猪肉被挂在树上,并附着一副大明制式铠甲。
朱元璋也不要蓝寿试枪,直接让二虎亲自操作。
所有人都紧张的盯着远处穿着铠甲的猪肉。
二虎按着自已之前填装火铳的经验开始填装弹药,随即举枪瞄准,扣动扳机,砰~~
穿着铠甲的猪肉,在子弹的强力贯穿下,并没有多大晃动。
朱元璋闭着眼睛深吸了口气,不用上前看他已经知道结果了。
“就以这种标准,十天内生产出3000支,能否办到?”
蓝寿问道:“陛下是想支援云南西平侯?”
“是的,咱还要试试这燧发枪在战场上的实际作用,如果云南那种恶劣潮湿的地形气候都能发挥其战斗力,那接下来就是大规模换装了。”
蓝寿赶紧说道:“可是如今燧发枪的重量因为钢材质量不行,特意加厚枪管,士兵们行军、举枪久了容易累,不适合激烈对战啊!”
朱元璋不在乎的挥挥手:“就这点份量,咱大明将士还是能克服的,他们之前用更重的火铳都用的好好的,这燧发枪已经算很轻便了。”
蓝寿点点头:“行吧,先到战场上试试也好,李峰,十天内可否能打造出3000支?”
李峰摇摇头:“其他零部件已经积攒了许多,但能车制枪管的车床就五台,主要是合格的车刀太稀缺,估计是来不及!”
车刀!
蓝寿意识到,过几天穿越现代,看来得大批量采购各种型号的车刀了。
这还是如今大明钢材质量不太行的情况下,大明现有的车刀能勉强应付。
今后钢材质量上来,可就说不定了。
而且大明现有的车刀都是稀罕物,都是一代传一代传下来的,偶然间能得到几块陨铁,或者意外炼出一炉品质上好的高碳钢,才有机会增加车刀的数量。
绝对属于工匠们传家宝级别的宝贝!
朱元璋则是大手一挥:“我这就下旨将工部再调一批车床过来,务必在十天内完成3000支。”
李峰又说道:“可蒸汽机数量也不够啊!”
“这咱不管,你们自已想办法。”
李峰还想再说什么,被蓝寿拦下:“我那还有三套水力发电机组,原本打算送去皇宫给陛下用的,现在先用上。”
“还有,你让唐智姚先改造现有的火牛,争取十天内完成陛下的指标,下去准备吧!”
朱元璋一愣:“你还有三套水力发电机组,怎么不早点送进宫?”
蓝寿嘿嘿一笑:“这不忙吗,给忘了。”
朱元璋没好气道:“你小子,不到万不得已,你是一毛不拔啊!”
“至于那钢材.....”
朱元璋看向蓝寿:“你那有改良钢材的技术吗?”
“已经给秦大人了,只是这炼钢工艺的提升,怕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
朱元璋看向二虎:“立刻让工部尚书秦逵来见。”
等秦逵赶到时,朱元璋蓝寿一行人已经回到院子,跟徐达李善长四人组在对决帝国时代!!
为了感受火枪在战场的作用,朱元璋对战中一直使用火枪兵来体验。
虽然游戏和现实有着巨大差距,可火枪兵的强大攻击力和远程属性,确实在对抗重装骑兵甚至游侠时,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前排有近战兵种掩护的情况下。
这更加确定了朱元璋心中要成建制发展火枪兵的决心。
这时候秦逵来见,朱元璋直接将游戏控制权丢给朱棣:“你接着打,要是输了,看咱怎么收拾你。”
随即,朱元璋看向跪在那的秦逵:“调集车床来兵工厂的旨意收到了吧!”
“是的陛下,臣已经安排下去,今晚就能运到兵工厂。”
朱元璋点点头:“之前龙江侯给你的钢厂图纸研究的怎么样了?”
秦逵面露难色:“难,太难了,虽然咱们原先的炼钢技术就有用到过锰矿,可之前都是随意将锰矿添加进铁水中,并没有按图纸中先行将锰矿精炼后再使用。
至于用现有的高炉冶炼锰矿,可能是锰矿杂质过多,始终无法精炼,出来的锰铁水杂质无法去除,很难从根本上提升铁水质量。”
朱元璋看向蓝寿:“你有什么说法?”
蓝寿双手一摊:“陛下,我可不是万能的,如果你问我电力方面的问题,我可以给你说出个花来,可这冶炼技术....
臣也是两眼一抹黑啊!”
“不过臣到想到一种笨办法。”
朱元璋眼睛一亮:“快快说来。”
蓝寿看向秦逵:“秦大人可以试着将锰矿先磨成粉,先筛选出精铁再进行冶炼,这样杂质应该就会少些,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成与不成都要秦大人找人试过才知道。”
“还有,秦大人可以试着建一座更大的高炉,炉子大了,炉温和炉子的稳定性应该也能好一些。
还有那烧结和焦炭工艺,工部研究的怎么样了。”
秦逵点点头:“将锰矿磨成粉末这个方法,也有人提出过,臣也试验过,效果确实比块矿好些,但依旧改变不了根本问题。
至于焦炭的工艺,图纸上所展示的与大明现有技术大差不差,好在多少还有有些提升。
还有那烧结技术,臣还在研究,龙江侯提出再建一个大型高炉,臣倒是没想过。
不过陛下放心,臣已经向民间发布招贤令,臣相信,民间的一些冶炼大匠,应该有不一样的思路。”
朱元璋叹了口气:“现在也只能这样了,你办的不错,起来吧!”
秦逵这才从地上爬起:“谢陛下。”
朱元璋上前拍拍秦逵的肩膀:“工部就交给你了,好好干,突破炼钢技术之日,就是你封爵之时。”
封爵!
文官封爵!!
连宰相胡惟庸都没能封爵,秦逵竟然只要突破炼钢技术就能封爵!
所有人都震惊的看向朱元璋,这可是除了开国那些文臣封爵外,头一遭啊!
秦逵激动的再次下拜:“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朱元璋点点头:“去吧,咱等你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