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还请后退几步,别被铁水花溅射到!”
朱元璋没有听秦逵的,就这么盯着红的发白的铁水,脸都被热的通红,却不愿往后一步。
蓝寿很惜命,站的远远的,看都不看刚出炉的铁水,而是将视线放在下游的工序,也就是已经安装了一套的轧钢设备。
就见铁水流入铁水包后,经由轨道平板车停靠在一座高台下时,上边一班工人将一些硅锰合金经由管道倒入铁水包内。
接着就是各种搅拌融合,撇去浮渣,静置一会儿后,铁水包这才在高地落差的作用下,冷却些的铁水从底下的出水口流出。
再经由中转包联通轧钢设备一系列操作后,一根根棒材就出现在下游。
虽然中间有许多步骤依旧需用到大明现有的一些设备,甚至需要人力运转。
但这一系列步骤下来,蓝寿觉得已经很了不起了。
朱元璋这时看发白的铁水看的有些眼花,揉了揉眼睛想要找蓝寿问些问题,却发现蓝寿不知道跑哪去了?
“人呢?”
蓝玉赶紧指向远处:“他在那边陛下.....”
蓝寿这时候正在观看棒材被拉伸成需要的粗细和长度。
这段时间出来的钢水,在他的要求下,全部直接轧成无缝管。
好在拿回来的轧钢设备就是生产无缝管的,不然还得靠车床再车一遍内外壁,节省了许多中间工序。
这样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制造燧发枪,如今北征辽东在即,能多加工一些燧发枪都是好的。
这时候,朱元璋带着人走了过来:“如何,这钢材质量达标了吧!”
蓝寿耸耸肩:“跟咱们带回来的那些无缝管相比,还是差了些。”
朱元璋却很满意:“咱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只要能批量生产燧发枪就行。”
蓝寿却叹了口气:“还是动力不足啊,现在只能开一条斩钢生产线,秦大人,大型蒸汽机要抓紧时间多搞几台,争取半年内将带回的所有斩钢生产线都运转起来,不然到时候新式高炉产能上来,这一条轧钢生产线可就不够用了。”
秦逵赶紧拱手下拜:“请陛下和龙江侯放心,臣已经再次向民间征召工匠,定会在半年内完成新式高炉和其他轧钢生产线的投产......”
蓝寿又补充道:“还有咱们自已研发的轧钢生产线,也不能拖,今后能不能看见蒸汽机车在大明的铁轨上飞速疾驰,就看秦大人你了。”
秦逵激动道:“是~~”
朱元璋哈哈大笑:“火车吗,好好好!
来啊,工部尚书秦逵炼钢有功,封钢铁侯.....”
钢铁侯!!!
我勒个去,这个侯爵够霸气,够硬!!
秦逵那叫一个激动,直接扑通一声跪下:“谢陛下隆恩,谢陛下.....”
朱元璋扶起秦逵:“秦大人,这个钢铁侯可不是世袭罔替的,想要将这个爵位留给子孙,咱看你后续功劳。”
“陛下放心,臣定会竭尽全力!”
又是一番画大饼后,朱元璋带着蓝寿一行人回到位于龙江驿附近的火药工厂。
有了燧发枪,火药自然也要跟上。
最近一批生产出来的都是现代无缝钢管打造的燧发枪,可以承受高威力火药。
所以,这一批马上要送上战场的火药就十分关键了。
必须要将燧发枪的射程和威力发挥到最大才行。
一行人浩浩荡荡杀向火药工厂,有了皮卡车就是方便,速度快,一天能走很多地方。
没想到众人刚停好车,就听见远处传来阵阵爆炸声。
“九江这小子又再搞什么玩意儿,炸药包不是已经量产了吗,他不好好监督生产,难不成又有什么新产品?”
朱元璋疑惑的看着蓝寿,蓝寿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就让他搞呗,说不定还真有新花样。”
众人闻着爆炸声找了过去....
轰轰轰~~
就见李景隆正带着一群人在那往空地上丢着什么东西。
轰轰轰!!
“哈哈哈,好玩,真好玩!!”
“陛下驾到~~~~”
李景隆这才回过头,见朱元璋一行人亲临,赶紧将手上的木头疙瘩放下。
“舅公,快过来看看,我研制的新炮仗!!”
新炮仗!?
朱元璋快步上前,拿过一个木头疙瘩:“这不会就是手榴弹吧!”
蓝寿也拿起一个观摩:“算不得手榴弹,太小了,如果加大药量,外壳再换成铁皮的,那就真是手榴弹了。”
李景隆挠挠头:“手榴弹?”
朱元璋拍拍脑门:“九江还不知道手榴弹吧,你也是的,怎么不告诉他?”
蓝色也是忘记了,拉着李景隆就要回庄园:“走走走,跟我回去,我给你打印一份图纸。”
就这样,众人还没看过火药工厂,就兴冲冲的驶向庄园。
刚好跟徐妙云三姐妹和徐允恭在院子外碰面了。
徐妙云三姐妹中还有一个是今年才3岁的徐妙锦。
至于徐允恭,他最近休沐,闲着没事,就跟来一起逛逛。
蓝寿嘿嘿一笑:“小姨子又来讨大白兔奶糖啦!”
徐妙锦奶声奶气道:“姐夫,大白兔我吃腻了,你这有没有新吃食?”
蓝寿捏了捏徐妙锦胖乎乎的小脸:“有种叫螺蛳粉的,你要吃吗?”
徐妙芸赶紧上来将徐妙锦护在身后:“我警告你啊,别拿那臭烘烘的东西给小妹。”
蓝寿打趣道:“也不知道是谁偷偷躲在厨房偷吃,弄的整个厨房都是味儿!”
徐妙锦敏锐捕捉到关键词,抬头看向另一个姐姐:“大姐,我要吃螺蛳粉。”
这时候,徐允恭和朱元璋等人也打完招呼,一行人一起看了过来。
“蓝小子,什么是螺蛳粉,咱怎么没听说过!”
蓝寿敷衍道:“就是一种闻着臭,吃着香的米粉,不说了这些了,九江,你随我来。”
手榴弹图纸很简单,还是木柄的那种,只打印了三页就完成了。
朱元璋拿过一看,没看懂,就直接丢给李景隆。
“拿去研究,争取在出征前量产出至少三万枚,有信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