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你之前一直想要开通石山的项目,那比掰玉米要劳累百倍。
记得当时你说过,作为知识青年,你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你都必须要挺身而出,攻克这座石山。
可是现在才做这么一点农活,你就这么泄气了吗?”
杨秋风嘲笑道。
“这……”
吴超听了这话,感到自已的手臂酸疼不堪,心里也有几分忐忑:“挖石头真的比掰玉米还要劳累很多吗?”
“当然了,这不仅是个体力活儿,还极其危险。
如果没有什么机器帮忙,那真的是冒着生命危险呢。
想想看,在山脚努力开凿时,忽然一块巨大的岩石掉落下来,你躲闪不开被它砸中了。
那样可怕的场景和后果真是难以想象。”
“不要说了,别说了……”
想到那个场面,吴超觉得自已的头皮都在发麻。
然而为了顾及颜面,他又找借口解释:“我初到农村,对这里的情况并不了解,谁知道农活这么艰难。
挖开石山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我刚才只是在表达自已的一种决心罢了。”
“哪里只是难啊,这可是真正的山。
没有机械设备的帮助,单靠人手挖掘,你挖一年也无法穿透,而且你当前感觉到的疲劳程度将至少扩大十倍,一整年内每天都将处于这种状态。
你到时候只会疲惫至极。”
杨秋风继续说道,语气中带有几分揶揄。
之前吴超口口声声宣称要挖掘这座山,表示不惧挑战和苦痛的决心。
如今仅仅掰了几天玉米就疲惫成这样,简直像废柴一个。
吴超听后显得有些窘迫。
确实,当初的想法太简单,以为通过喊口号便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其实,要想改变一座山的存在方式,依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与合作。
对于现在的自已来说,最明智的选择还是先休息恢复。
“今天的窝窝头意外地好吃。”
吴超试图把话题转移到其他方向。
在过去,他是不喜欢窝窝头的。
但这一天的工作使他感到极度疲劳且饥饿,现在却觉得窝窝头格外香甜美味。
“这有什么稀奇的?谁不愿意天天吃肉啊!比如我们村里的李易就是,顿顿都有肉。”
有人说道。
这一句话让吴超瞬间没了胃口。
的确,提到肉类,那绝对是无上的享受,但可惜自已并没有经济条件去买。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次日黎明,李易吃完早餐,正准备前往谷场集合。
途中,遇到了王队长和巡逻队成员。
他们的面容异常严肃,这让他感到十分诧异:“队长,发生了什么事吗?”
“情况是这样的:昨天晚上,小军和他的同伴们从电影场上回来,在村庄入口处遭遇了两只大野猪,那些野猪意图对他们发动攻击,幸亏小军人多势众,用石头吓退了野兽,不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王队长认真讲述了昨天晚上的事件经过。
“真是太惊险了!后来呢?”
“他们平安归来后,我们就迅速组织了巡逻队去寻找这些野猪,可一直未有所获。
今天早晨,大家再次进行搜寻仍然无果,不过我相信这两头野猪很可能隐藏在这附近的山林中。
因此今后去山上采樵务必要多留个心眼。”
王队长严肃地说。
“看来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不能再让这两头野猪危害人类的安全。”
李易坚决地说,并随即做出下一步计划。
"队长,给我三个兄弟,我准备布置一个陷阱捉野猪。
"
“啊?你打算用陷阱抓?可以试试看。”
王队长看到李易准备挖陷阱,认为这种方式危险不大,因此点了头同意。
片刻之后——
李易带着王小军、王小山以及王小海来到昨晚野猪出没的区域。
“李兄,就是在这地方,昨天咱们碰到了两只大野猪,獠牙特别长,看着让人挺害怕的。”
王小军认真说道。
“嗯,让我来看看周围的环境。”
李易装作环顾四周,仔细地察看了四周。
最后,他选择了附近一处角落设陷阱。
“我们就在这个位置挖一个陷阱,放些尖头的木棒在里面。”
李易吩咐道。
“明白了,李兄!”
王小军点头答应,并带领同伴们开始了挖掘作业。
这个举动吸引了村民们的目光。
当时还未到出工时间,大家出于好奇聚过来打听情况。
得知是要挖陷阱捕捉野猪,有的人发出了质疑声。
“什么?用陷阱捕捉野猪?这办法可行吗?”
“我认为不太好,应该在玉米地旁设下陷阱会更有效,野猪在那里出没的概率更高。”
“而且这片地没什么植被,野猪不太会到这里。”
“各位不明白情况啊,这是李兄选的地点,一定能捕捉到野猪。”
王小军解释道。
“啊?原来如此啊,如果是李兄选择的,肯定没问题。”
“确实,凭李兄的经验,他这么做必定有他的道理。”
“这点我也赞同。”
人群中,吴超听着这些讨论,注视着那处陷阱建设。
作为一名有着陷阱捕获经验的人来说,他认为这样的方法根本行不通。
根据他对野猪习性和陷阱设计的理解,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在这个位置设置陷阱都是徒劳。
显然,这种布局对那些真正理解野猪习性的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不过,村中众人对此竟然一致表示支持。
即便有人私下觉得不对劲,也只是稍微抱怨一番。
一旦提及这个地点是李易挑选的,人们的观点瞬间变得非常统一。
这样的现象让吴超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暗自认为这个陷阱恐怕永远也无法捕捉到野猪。
只是,说出这些意见很容易引发村民的不满。
毕竟,在村子里,李易的地位和影响力非常巨大。
吴超并不想要直接与李易对立。
他计划先观望一段时间。
他想象着等陷阱无效时,
自已再登场炫耀一番,并展示如何正确捕捉野猪的技能。
如此不仅能提升个人的威信,
还能够在旁观察到李易遭受失败的场面。
想到这点,他心中暗喜,仿佛已经等不及那一天到来。
站在一边的杨秋风也保持着关注。
他同样不看好这个陷阱的有效性。
选址确实存在很多不足。
至少,应放在接近农作物的地方才合理。
尽管心中满是疑问,杨秋风仍决定相信李易。
因为考虑到若是由李易决定,必有其特殊考量。
因此,他最终选择了信任李易。
“叮叮咚”
,工作开始的钟声突然敲响,
在场的众人闻声立刻赶往麦场,等待队长分配工作任务。
当天的任务是摘玉米,
需要用小锄刀逐颗地从茎秆上割下。
这项活儿不怎么劳累,但却异常地刺痛肌肤,
因为玉米叶子上的细绒会使皮肤感到不适。
杨秋风和吴超,两人挥舞着小巧的锄头勤勉耕耘。
一开始他们还有力支撑。
然而不过半刻,
吴超便体力不支,感觉到腰腿酸胀,逐渐开始敷衍了事。
这一幕被杨秋风看在眼里,他劝说道:
“动作快点,偷懒会影响工分,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口粮呀。”
“道理我懂,但是这活实在耗人心力,比收玉米都辛苦多了。”
吴超一脸无奈地说,“这才刚开头,更劳累的还在后头呢。”
杨秋风略显不屑地回应,随后埋头继续他的工作。
吴超不想完全放弃劳动,却又无法忍受单打独斗般的孤独,于是问道:“秋风,你说李易设置的陷阱,真的可以捕获野猪吗?”
“肯定行的,那可是李易亲手设下的陷阱,肯定有把握。”
杨秋风答道。
“不是吧,你也是这种观点?那个陷阱位置太糟糕,怎么可能捉得到?”
吴超表示不同意。
“你就别乱说啦,你又不了解这门道?”
杨秋风质疑。
“我为何不了解?我小时候跟着亲戚挖过陷阱,还真的成功捕到过,我对这方面颇有心得。”
吴超自豪地说。
“哦?”
杨秋风听后感到有些意外,仔细打量起吴超,继续询问:
“没想你还懂得这个,你觉得那陷阱捕捉不了野猪?”
“那是当然,那个位置选得太不妙,四周空旷无遮挡,关键还处在偏僻角落里,要让野猪自已走进去,得穿过三边的障碍从唯一出口处落下去。
试问这样,野猪怎么容易被捕?”
吴超反问道。
“这个嘛……”
杨秋风听了觉得有几分道理。
他之前也有类似的感受,但现在更加确定这个陷阱可能并不可靠。
他眉头紧锁,提出疑问:
“既然如此,李易为什么要在那设置陷阱?”
“因为经验不足嘛,他以为野猪曾经在那里出现,以后还会再出现在相同地点,所以做了这个决定。
其实,正确的方法是将陷阱布设在农田附近的边缘,尤其是接近山体的地方。
那里有可能捉住野猪,当然也非百无一失,毕竟野猪十分狡猾,陷阱对它们构不成太大威胁,有效工具还得靠枪械。”
吴超侃侃而谈,分享自已的见解。
杨秋风被这一套理论震住了,心中渐渐升起信任。
“看来这次李易的确是判断失误了,也许我真的太盲目信任他了?”
杨秋风自我反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