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不是病

第1章 神秘的金融高手

加入书架
书名:
精神病不是病
作者:
77阿葱
本章字数:
6490
更新时间:
2024-12-18

我今天早晨照常走进病院的活动室,打算整理一遍病人的日常清单。手里拿着一堆文件,却不由自主地扫了一眼角落的刘尚志。他正像往常一样坐在那里,眼睛专注地盯着报纸,笔尖轻轻划过股市的行情,圈圈点点,仿佛每一行数字都承载着无穷的秘密。

“刘先生,今天又在分析股市啊?”我故意走过去,轻松地打了个招呼。

他没有抬头,依旧低着头,看着报纸,嘴角带着一丝微笑,“嗯,今天的市场有点动静,尤其是科技股,应该会有不错的机会。”他声音不大,但语气中带着一种让人不容忽视的自信。

“哦?”我挑眉,走到他旁边的椅子坐下,“看来你对股市还挺了解的,怎么看今天的走势?”

他终于抬起头,镜片后面那双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科技股的泡沫可能要破裂,但一些小型创新企业可能会反弹。”他说得很简洁,但话语中的每个字都透露着一种沉稳的力量,“市场并不是靠直觉来判断的,是通过数据、趋势和历史模式来预见未来。”

“你这分析,挺专业的啊。”我笑着调侃,“这么说,你以前肯定从事过金融行业?”

刘尚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低下头又继续在报纸上划动笔迹,声音变得有些低沉,“以前的事,不提了。”他没有再解释,但我能感觉到那一瞬间,他的情绪似乎被什么拉入了远方。

我注意到,他总是喜欢在股市的部分做标记,笔尖总是精准地划过关键数字和公司名称,仿佛他的手指能够触碰到那些即将涨跌的股市趋势。“你每天都这样研究股市?”我再次开口,试图让他多聊些。

“是的。”他点了点头,眼睛依旧盯着报纸,“我有种感觉,股市就像一盘棋,赢家和输家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谁先发现了对方的布局。”

“说得像个股神。”我调侃道,语气带着玩笑。

他微微一笑,没有否认,“股市的确有它的规律,但理解这些规律并不容易。大多数人都只看到眼前的波动,然而真正了解股市的人,能看到隐藏在波动背后的深层次结构。”他顿了顿,似乎在想什么,接着补充道,“我从来不看表面,我看的是未来的趋势。”

“那你觉得,像我们这里的病院,今天的市场会对这些地方有什么影响?”我试探性地问,想看看他是否能够把眼前的病院与股市的波动结合起来。

刘尚志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但他很快恢复了平静,“市场不会关心病院的情况,除非它涉及到科技、健康产业的创新。如果病院能够像一些科技公司一样,拥抱新的技术,它也许会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标的。但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观察。”

“你怎么看待这些病人的生活,和你研究股市之间有联系吗?”我问。

刘尚志默默地低头,又继续在股市版面上划圈,突然轻声说:“人的生活就像股市,每个人的选择和行动都会影响到未来。股市的波动,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更多的是心理、情绪和决策的结果。人心,才是最重要的市场。”

“你这话说得有点深刻啊。”我微微一笑,打破了沉默,“不过,股市里的赢家和输家,和我们这些病人有没有关系?”

他抬起头,眼神犀利,“股市的赢家,往往是那些能够忍耐寂寞,能够克服自已情绪波动的人。而这些病人,每个人都在和自已的情绪斗争,很多人都想快速解决问题,但问题不会那么容易解决。就像股市,你不可能一下子就看清楚全部,得慢慢地理解。”

我看着他,心中升起一丝好奇。他说得很对,但为什么他自已似乎也困在了某种无法摆脱的“市场”里?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的过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那你现在在这里做什么?想找出自已的‘投资’机会?”我半开玩笑地问。

刘尚志并没有回应我的笑话,他沉默了一会儿,才淡淡地说:“我现在在做的,可能不叫投资,叫‘等待’。”

“等待?”我重复道,心中充满疑问。“你在等什么?”

“等一个机会,等一个能让我重新站起来的机会。”他说得很轻,仿佛只是低声自语,但我听得很清楚。

他的这句话让我深深思索,股市的赢家和输家,或许真的只是对自我的认知和等待的不同。而他,似乎正处在一个等待的阶段,等待自已重回那个可以操控一切的市场中,等待重拾曾经的自信。

接下来的几天,我多次观察刘尚志,他依然沉浸在股市的世界里,仿佛那是他唯一的救赎。而病院里的其他病人,也开始被他吸引,时不时过来请教股市的相关问题。

我开始想,也许他与这些病人的互动,正是他从失落中恢复的一个途径。他不仅仅是在分析股市的波动,也是在分析自已内心的波动,而这些波动,才是他需要重新面对的。

“股市,永远是你心中的‘市场’。”我忍不住喃喃自语,心里浮现出对他的更多疑问,也许,我该更深入了解他,看看他能给我带来什么启示。

接下来的几天,我注意到刘尚志和病院里的病友们开始有了更多互动。他那种冷静、理性的股市分析,似乎成为了病友们的一种寄托和慰藉。他的分析不仅限于股市,偶尔也会聊到一些生活中的“市场”——人心的波动,选择的风险,甚至是生活的“投资”。他的每一句话,都像是掷地有声的投资建议,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他。

这一天,刘尚志又在整理他的“股市笔记”,那种熟悉的动作让我不自觉地走向了他。“今天股市怎么走?”我忍不住开口。

他抬头看了看我,眼中透着一丝不同于往常的专注,像是在审视我的好奇心。他放下手中的笔,略微沉吟了一下,才缓缓开口:“股市就像人的情绪,波动时很容易失控,但冷静下来,你就能看到它背后的理性。生活也是一样。”

我静静地坐在他旁边,“什么意思?”

“你看,股市的涨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遵循着某种规律。而人,尤其是病人,常常被自已的情绪左右,做出不理智的决定。”他放慢了语速,“比如你,不是每天都在帮助别人吗?但你有没有想过,有时候你也在为了别人做出过多的妥协,甚至可能忽视了自已的需求。”

我愣住了,心里一阵触动。确实,作为护工,我每天都在照顾病人,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却常常忽略了自已内心的波动,甚至没有时间去反思自已的情感需求。“你说得对。”我低下头,有些自责。

他轻轻一笑,“每个人都有自已的市场,而这市场的波动,往往是内心的反映。你帮助别人,也是在治愈自已。”

我突然觉得,刘尚志不只是在讲股市,似乎他的每一句话都在试图解构他自已的内心世界。他的冷静、理性,背后隐藏的,是对自已内心混乱的掌控,而他正试图通过股市的规律,去修复曾经的创伤。

不久后,病院举办了一次小型的交流会,主题是“如何应对情绪波动与决策困境”。刘尚志被邀作为嘉宾之一来分享他的观点,尽管他一直很低调,但我知道这是他第一次真正走上“台前”。

会议上,他开场的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情绪的波动就像股市的起伏。很多时候,我们都想通过外界的改变来找到内心的平静,但实际上,只有学会与自已和解,才能掌控自已的情绪。”他看向台下的病友,声音平静而坚定,“就像股市,涨跌是常态,但不论是涨还是跌,我们都需要冷静分析,保持理性。”

病友们纷纷点头,似乎从他的话语中找到了共鸣。刘尚志不再是那个只会低头分析股市的“股神”,而是一个用自已的故事和经验,启发他人走出困境的智者。

交流会结束后,我找了个机会与他谈话。“你不觉得,在这个病院,你也成了大家的‘投资顾问’吗?”

他淡淡一笑,“每个人都有自已的股市,自已的人生,而我,只是用我曾经的经验,告诉他们,如何避免股市的崩盘。”他顿了顿,补充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一种稳定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恰恰来自于我们对自已内心的理解。”

我点了点头,心中有些恍然大悟。刘尚志的股市经验,其实并不是外在的财富积累,而是一种内在的心态掌控。他从市场的波动中看到的,不仅是数字的起伏,更是情绪、选择和决策的力量。

“所以,你认为我能从这种‘股市’中找到自已的‘投资’吗?”我笑着问,心中有些期待。

“当然。”他回道,眼神中闪烁着一丝肯定,“你已经在投资自已了。每一天的坚持,每一份帮助他人的行动,都是在让你的‘价值’增值。”

他的这番话让我感到一阵温暖,也让我意识到,自已并不仅仅是一个病院的护工,更是一个在不断成长、不断投资自已的人。尽管身处病院,我的生活依然充满了可能性。

刘尚志微微一笑,重新低下头去继续他的分析,我知道,他的“股市”不再只是关于数字的世界,而是一个关于如何面对自已内心波动的深刻哲理。而我,也从他的话语中找到了关于人生的投资真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