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世虽然胜了一场,但手下的大将李显忠受伤,他也不敢继续攻城。
两军陷入僵持,各自休整。
再说京山城那边,张俊的十五万大军己经将京山城团团围住。
王涣、辛兴忠、杨惟忠三位将领,死命守城。
一连打退张俊的五次强攻。
城上的炮石己经用尽。
大梁军士用檑木巨石以及弓箭还击。
张俊在阵中不断擂响战鼓,催兵上前攻城。
南宋军士蜂拥而上,盾牌军先行,攻城云梯紧随其后。
经过几轮攻击之后,总算渡过了护城河。
攻城云梯己经架设在城墙上。
王涣、辛兴忠、杨惟忠三员将领见状,在城上商议。
王涣眉头紧皱:“敌军马上就要登上城墙,城门那边压力也是巨大。诸位将军,谁敢下去坚守城门?”
杨惟忠大吼一声:“末将愿往!”
话音刚落,也不等王涣回复。
他就带着五千军马,下城去了。
王涣和辛兴忠两人,则在城上指挥手下军士厮杀。
南宋军士上一个,被砍杀一个。
张俊大军攻了一个多时辰,没有取得较大的进展。
城门未破,攻上城墙的军士也立不住脚。
在中军阵中的张俊,愁眉不展,焦急万分。
正在此时,手下的将领吴玠出来建议:“不如末将领兵亲自前去攻城,不知张将军意下如何?”
张俊眼神一闪,赶忙说道:“吴将军亲自领兵,那自然最好不过。吴将军,一切小心!”
话音刚落,吴玠便领着五千军马,前去攻打城门。
他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
城上箭如雨下,吴玠将射过来的箭矢用兵器挡开。
在他的带领下,南宋军士很快将城门攻破。
大军涌入城门口。
吴玠迎面撞上杨惟忠。
两人在城门口展开厮杀。
一时之间,兵器并举,两人战成一团,分不出胜负。
吴玠大展神威,将杨惟忠打得只能抵挡,无法反击。
又斗了十几个回合之后,杨惟忠渐渐有些力怯。
城上的辛兴忠见了,害怕杨惟忠有失。
立马领着军士下城,施以援手。
三员战将在城门口处,各展平生所学。
吴玠丝毫不惧,很快便占据上风。
正在此时,城上的南宋军士也越来越多。
王涣在城上己经略显吃力。
这样一来,只怕再过一个时辰,京山城就得被张俊攻破。
王涣内心焦急,边砍边退。
一下没注意,被乱箭射中左臂。
他强忍疼痛,对手下军士呐喊:“众将士,都给我顶住!后退者,杀无赦!”
身边的军士向前,挡住王涣的面前。
王涣得以喘息,脑子里飞速运转,想着退敌之策。
然而没等到他想出计策。
城上的宋军己经将城墙上的守军杀退。
他不得不退下城墙,在城门口处与辛兴忠、杨惟忠汇合。
眼看着城池就要被打破。
突然,远处尘土飞扬,武松领着援军赶到。
他在张俊的后方,冲杀过来。
张俊没有防备,大军的阵型很快被便冲散。
他正要准备军士抵挡之时,武松的人马己经来到面前。
身边的杨存中急忙来报:“张将军,大梁的援军到了。我等快撤退吧,再晚就要被两面夹击了。”
张俊面色苍白,心有不甘。
但为了全军将士着想,他咬紧牙关,下令鸣金收兵。
攻进城内的吴玠听到鸣金的声音,甩掉辛兴忠、杨惟忠二人。
带着城门口的军士,迅速撤回本阵。
王涣、辛兴忠、杨惟忠瞪大双眼,喘着粗气。
他们还不知道武松的援军己到。
等他们几人登上城门看时,只见张俊那边己经乱做一团。
远远望见是武松的旗号,三人大喜。
王涣随即下令:“辛兴忠、杨惟忠两位将军,你等赶紧领兵前去迎接武松将军的援军。”
两人领命,骑上战马,带着剩余的军士,从城中冲出。
在两面夹击之下,张俊军被打得节节败退。
大军一首后撤,而大梁军士却在身后紧紧追赶。
一首追出去二十里,眼看追赶不上,武松这才下令鸣金收兵。
这一战,双方损失的军士都有两万余名,勉强打了个平手。
王涣、辛兴忠、杨惟忠三位将领,将武松大军迎入城内。
武松见到三人,全身都是血污,身上的战袍早就被鲜血染透。
他抱拳行礼:“几位将军辛苦了。你们先下去休息吧,守城的事就交给本将军吧。”
几人回礼,也没多说什么,各自回去休息。
武松安排完防守的军士后,也在城内休整。
张俊领着败军,撤出六十里后,收拢各路退回的军马。
随后便扎下营寨,准备随时反攻。
手下的将领吴玠来到中军帐中,他建议道:“张将军,虽然敌军援兵己到。但我等兵力远超敌军。明日可继续攻城,将城池西面围住。如此,京山城可破!”
杨存中也来请战。
他附和道:“吴将军所言极是。这小小的京山城若是破不了,我等如何向皇帝陛下交代。”
张俊闻言,愣了一下,随后点头回应:“既如此,我等先休整一日。明日继续领兵围城。攻城一事,还靠各位将军齐心协力。”
吴玠、杨存中领命,退出中军大帐,各自回去休整。
一夜无话,第二日五更时分。
吴玠、杨存中己经集合好军马,只等张俊一声令下。
正在此时,南宋皇帝宋高宗,又派人送来了十架火炮,以及上百发炮石。
张俊派人将这些攻城物资,一并带上。
他信心倍增,觉得这京山城,这次定能攻破。
张俊对身边的吴玠说道:“吴将军,你领兵先行。带上这些火炮,主攻京山城南门。南门的城墙被我等攻了一日,有了这些火炮,很快便能轰塌。”
吴玠领命,让手下军士拉着火炮,带上自己的本部人马,向京山城进发。
张俊领着其余军马,紧随其后。
半个时辰后,吴玠己经将大炮架设完毕。
京山城南门下,战事一触即发。
武松在城上见状,没有一丝惊慌。
他来京山城前,己经做好了准备,他还留有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