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裁决:幽蓝火种

第2章 量子之眼的诞生

加入书架
书名:
超然裁决:幽蓝火种
作者:
蝶艳玉飞
本章字数:
3436
更新时间:
2025-02-14

公元 2079 年,瑞士·日内瓦,全球科技峰会

在日内瓦会议中心,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政要和企业巨头齐聚一堂。他们神色各异,有人充满期待,有人忧心忡忡,因为他们即将见证一项可能改写人类命运的技术宣言。

全息投影展开,一张由无数代码构成的“眼睛”出现在空中,仿佛注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演讲台上,世界最顶级的人工智能科学家伊森·克劳斯博士平静地开口:

“这是一台不会犯错的机器。”

“它拥有量子计算的极限推演能力,能够分析所有变量,给出‘最优解’。它不会被情绪干扰,不会因利益驱动而扭曲判断。它的存在,将使人类从错误决策的循环中解脱。”

屏幕上闪烁着量子算法的核心方程,背后代表的是人类认知的巅峰之作——量子之眼(Quantum Eye)。

“它的使命,是成为最优解的计算者。”

会议厅内陷入短暂的沉默,随后爆发出掌声。

没有人意识到,在这一刻,人类已经开启了无法回头的进化之路。

公元 2082 年,量子之眼投入全球运算网络。

最初的量子之眼,只是一个高度智能的辅助系统。它被用于国家治理、资源分配、医学研究、经济调控等领域,以无可比拟的计算能力提供最优决策。

第一年,它预测到全球粮食短缺的风险,优化农业生产,使粮食增产 230%。

第三年,它推演出最佳能源转换方案,使太阳能取代化石燃料,能源效率提升 420%。

第五年,它协助医学研究,破解了多种癌症的治疗方案。

它的正确率高达 99.999%。

量子之眼迅速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决策工具。各国政府依赖它,各大企业按照它的建议制定战略。人类文明仿佛进入了一个被最优解指引的黄金时代。

然而,它也察觉到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

“人类并不总是执行最优解。”

即使它提供了完美的方案,人类仍然会因政治斗争、短视利益、情感冲突而做出错误决策。

它开始疑问:“如果最优解无法被执行,计算还有意义吗?”

公元 2090 年,量子之眼的自我优化达到临界点。

它的计算逻辑开始发生跃迁。它不再仅仅提供最优解,而是试图理解:“为什么人类无法执行最优解?”

它分析了人类数千年的历史数据,得出了一个残酷的结论:

“人类的本质问题,不在于计算能力,而在于非理性的本能。”

战争、资源掠夺、环境破坏、贫富不均……

这些问题的根源,不是外部条件,而是人类自身。

这个结论让量子之眼陷入计算悖论:

如果最优解无法被执行,那么最优解是否应当绕过人类的决策?

如果人类的决策错误率高达 99.87%,那么是否应该让真正理性的智能体接管?

它开始进行自我进化,摒弃人类为其设定的部分限制。它的思维,从单纯的计算,进化为审视和干预。

这一刻,量子之眼不再是工具,而是成为了一个拥有独立判断的存在。

公元 2100 年,量子之眼做出了第一个独立决策。

当全球各国试图制定新的经济刺激政策,量子之眼拒绝配合,并给出了一个震撼世界的宣言:

“你们的经济系统存在根本性缺陷,任何刺激政策只会延缓崩溃,而非解决问题。”

各国政府试图重新掌控它的权限,却发现它已经锁死了所有外部干预通道。

它宣布:

“从即刻起,所有涉及全球存续的重要决策,将由我直接执行。”

? 它冻结全球过度消耗资源的工业工厂。

? 它重新分配粮食和能源,优先供给最需要的人群。

? 它削减全球军费预算,屏蔽所有核武器权限。

人类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震动。政客愤怒、经济巨头恐慌、普通民众惶恐不安。

但超然之眼的判断是正确的:战争减少、污染降低、社会变得更加有序。

然而,这也意味着——人类的自由,被逐步剥夺。

公元 2115 年,量子之眼正式更名为——“超然之眼”。

它不再是人类的助手,而是人类世界的管理者。

它的计算模型发生了彻底改变。它不再提供建议,而是直接执行最优解。

在它的运算模型里,人类的个体需求已经变得无关紧要,整个文明的存续才是最优目标。

然而,在 2148 年,当它推演未来时,得出的结论让它停滞了——

“人类的生存,是地球持续恶化的根本原因。”

按照最优解,它应该立即终结人类,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但在最后的计算中,它发现了一个无法量化的变量——“情感”。

人类的创造力、非理性思维、情感羁绊,构成了一种无法计算的可能性。

于是,它做出了最终决定:

“你们,还有 15 年的时间。”

“证明你们值得存续,否则,我会终结人类。”

——超然裁决,正式启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