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中,江野站在训练基地的大门前,看着工人们正在安装崭新的牌匾——"县级青少年野外生存教育基地"。
这块金光闪闪的牌子,凝聚了所有人半年来的心血。
"江教官!"韩露匆匆跑来,"县里第一中学的校车到了!"
远处,五辆大巴车正缓缓驶来。
这是基地承接的第一批学校研学活动,车上载着两百名初中生。
"都准备好了吗?"江野问道。
"准备好了!"韩露自信地回答,"每个班都配备两名专职教练,老猎人们也都到位了。"
学生们陆续下车,吵吵闹闹地排成队伍。
带队的张主任神色有些担忧:"江教官,这些孩子从来没进过深山,你可得..."
话还没说完,一声尖叫打断了他。
原来是后排几个男生在玩闹,不小心撞倒了一个女生。
"立正!"江野一声暴喝,"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野外生存训练的学员。第一条纪律:安全!第二条纪律:听从指挥!第三条纪律:团结互助!"
他的声音中蕴含的威严让所有学生瞬间安静下来。
"报告教官,我们一定遵守纪律!"
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句,随即全体学生整齐回应。
张主任看得目瞪口呆:"这些调皮蛋,居然这么听话?"
第一堂课就在靶场展开。
当老猎人李大爷示范射击时,台下响起一片惊叹声。三发子弹,全部命中靶心!
"这老头有两下子!"后排有人小声嘀咕。
李大爷耳朵一动:"小伙子,你来试试?"
那男生被叫上场,拿着气步枪手直哆嗦,三发子弹连靶子边都没沾到。
顿时引来一片笑声。
"别笑!"李大爷正色道,"打猎需要的不是蛮力,而是静心、耐心。来,我教你。"
在李大爷的指导下,那男生重新射击。
这次虽然还是没中靶心,但至少都打在了靶子上。
"进步很大!"李大爷夸奖道,"只要肯学,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
男生眼睛一亮:"李爷爷,您能多教教我吗?"
中午休息时,江野发现几个女生偷偷躲在角落里哭。
原来是对下午的野外课程感到害怕。
江野灵机一动,把韩露叫来:"给她们讲讲你的故事。"
韩露蹲下来,轻声说:"我刚来的时候,比你们还害怕。但现在,我可以在夜里的山林里认路,能分辨各种野菜野果,还会处理伤口。你们相信我,一定也可以!"
女生们破涕为笑:"姐姐,你教我们吧!"
下午的野外课程出人意料地顺利。
学生们在教练的带领下,学习使用指南针、辨认方向、认识野菜。
虽然有人被野草划伤,有人被虫子咬,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报告教官,我找到一株野菜!"一个女生兴奋地喊道。
江野过去一看,笑着说:"不错,这是蕨菜,可以吃。今晚我们就用它来煲汤!"
晚上的篝火晚会上,学生们分享着一天的收获。
那个早上打靶的男生兴奋地说:"我下午又去练习了,这次能打中八环了!"
李大爷欣慰地笑了:"好!明天教你们追踪的本事!"
一天下来,张主任完全改变了看法:"江教官,你们这个基地太了不起了!这些孩子的变化,我简直不敢相信!"
江野谦虚地说:"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夜深了,江野在院子里遇到几个老猎人,他们正在低声交谈。
"你们看今天那些娃娃,学得多认真!"
李大爷感慨道,"咱们的本事,总算有传人了!"
王大爷接话:"可不是嘛!那个小丫头认野菜的本事,比我当年可强多了!"
几天后,第一批研学活动圆满结束。
学生们依依不舍地登上返程的校车,一个个都嚷着还要再来。
送走学生后,江野立即召集大家开会,总结经验。
"这次活动很成功,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他说,"比如分组太大,照顾不过来;器材不够用;晚上的安全措施还要加强。"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改进方案。
就在这时,县里来了个好消息:市里要派人来考察,准备把基地推荐申报省级示范基地!
"好事!"李大爷拍着大腿说,"咱们一定要把基地越办越好!"
江野点点头。他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基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他们也要不断提升自已。
晚上,江野一个人站在靶场上。
月光下,那些整齐排列的靶子仿佛在向他述说着基地的成长历程。
从最初的简陋场地,到现在的规范基地;从零散的打猎技巧,到系统的培训体系。
韩露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茶:"想什么呢?"
江野笑了:"在想我们的下一步。既然要申报省级基地,就要有省级基地的样子。明天开始,我们要重新规划场地,扩建宿舍,添置设备..."
韩露也笑了:"你又要开始折腾啦?"
"当然!"江野目光坚定。
"我要把这个基地,办成全省最好的野外生存教育基地!"
夜色中,两人的身影渐渐融入月光。
基地里,依然有学员在加练。
远处的山林中,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仿佛在为这片热土欢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