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供销社的柜台上,镀上一层金边。江野站在柜台后,手里拿着账本,眉头微蹙。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记录着近几日来收购的农副产品数量,以及支付给村民的款项。数字的背后,是周边村庄日益高涨的热情,也是供销社日益增长的压力。
“江老板,这几天的活儿,可真是累得人骨头都散架了!”运输队的队长李大壮,揉着肩膀走进供销社,脸上写满了疲惫。他的声音沙哑,带着浓浓的倦意。
江野放下账本,抬眼望向李大壮,关切地问道:“车队那边情况如何?”
“还能咋样?连轴转呗!”李大壮一屁股坐在旁边的板凳上,端起桌上的茶缸,咕咚咕咚灌了几口水,“咱们那几辆老解放,都快跑冒烟了!再这么下去,非得趴窝不可!”
江野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知道,李大壮说的没错,随着收购范围的扩大,运输队的压力越来越大。原本的几辆卡车,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
“大壮哥,这事儿我考虑过了。”江野沉吟片刻,说道,“咱们必须得再添几辆车,不然这活儿真没法干了。”
李大壮闻言,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来:“添车?哪儿那么容易!咱上哪儿弄车去?这年头,买辆车可比登天还难!”
“车的事情,我来想办法。”江野的语气坚定,目光中闪烁着决然,“你先回去,让弟兄们再坚持坚持,我保证,不出一个星期,新车就能到位!”
送走李大壮,江野独自一人坐在柜台后,陷入沉思。他知道,李大壮的担忧不无道理。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汽车可是稀罕物,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更何况,供销社的资金虽然比之前宽裕了些,但也还没到可以随意挥霍的地步。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县供销社主任的号码。电话那头,主任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小江啊,有什么事?”
江野将运输队面临的困境,以及增加车辆的需求,向主任详细汇报了一遍。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主任略显无奈的声音:“小江啊,你的难处我理解。可是,现在县里也紧张啊,一时半会儿,恐怕腾不出车来支援你。”
江野的心,猛地一沉。他原本寄希望于县供销社能够提供帮助,没想到却得到了这样的答复。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他的心头。
挂断电话,江野感到一阵无力。他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五味杂陈。难道,刚刚看到希望的曙光,就要这样破灭了吗?
不,不能就这样放弃!江野紧握双拳,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带来一阵刺痛。他强迫自已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其他的解决办法。
他想起了自已在城里认识的一些朋友,或许,他们能够提供一些帮助。于是,他再次拿起电话,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拨打号码。然而,得到的答复,却一次又一次地让他失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江野的心也一点一点地沉入谷底。他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后背也被汗水浸湿。一种从未有过的挫败感,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几乎将他淹没。
就在江野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个久违的名字突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赵刚。赵刚是他在部队时的老战友,退伍后在省城的运输公司工作,或许,他能帮上忙!
江野的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他颤抖着拨通了赵刚的电话。电话响了很久,就在江野以为没人接听的时候,那头终于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喂,哪位?”
“刚子,是我,江野!”江野的声音有些哽咽,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
“江野?真是你小子!”电话那头,赵刚的声音也变得激动起来,“你咋想起给我打电话了?这些年你都跑哪儿去了?”
“刚子,我现在在老家开供销社,遇到点难处,想请你帮帮忙……”江野没有时间寒暄,他迫不及待地将自已的困境告诉了赵刚。
电话那头,赵刚听完江野的叙述,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江野,你等着,我这就想办法!”
放下电话,江野的心中充满了忐忑和期待。他不知道赵刚能否帮他解决这个难题,但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希望了。
等待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每一分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一样难熬。江野在供销社里来回踱步,目光时不时地望向墙上的挂钟。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江野一个箭步冲到电话旁,抓起话筒,急切地问道:“刚子,怎么样?”
“江野,我帮你联系了几辆车,都是八成新的解放牌,过几天就能给你送过去!”赵刚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不过,这几辆车可不便宜,你得做好心理准备。”
江野闻言,喜出望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紧紧地握着话筒,眼眶,心中充满了感激。
“刚子,谢谢你!谢谢你帮我解决了这个大难题!”江野的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哭腔。
“咱们兄弟之间,还说这些干啥!”赵刚爽朗地笑道,“你好好干,等我啥时候有空了,去你那儿看看!”
“好,一言为定!”江野破涕为笑,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干劲。他知道,有了这几辆车,他的供销社就能继续发展壮大,周边村庄的村民们也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放下电话,江野走出供销社,抬头望向湛蓝的天空。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暖洋洋的,让他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惬意。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和庄稼的芬芳。
远处,田野里,村民们正在辛勤地劳作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江野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他知道,他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地实现。而他的供销社,也将成为连接城乡、造福百姓的桥梁,带领着周边村庄的村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