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气味诊疗室
仁心医院住院部的走廊比林小满想象的更昏暗。凌晨两点的灯光像是被消毒水泡褪了色,在绿色墙面上投下摇晃的阴影。白梦璃的高跟鞋声惊醒了护士站的夜班护士,她警惕地站起来,手里的平板电脑还停留在游戏界面。
"张教授在ICU。"护士的目光在"白鹭"身上停留了几秒,"这位是..."
"血压监测仪。"林小满面不改色地撒谎,悄悄按下了"白鹭"身上的伪装键。机器人的眼睛立刻切换成呆板的电子屏模式,机械地重复着"您好,请伸出胳膊"的录音。
白梦璃凑近护士,身上的香水味盖过了医院的消毒水气息:"我们是张教授的研究助理,关于那个新型电子护理设备..."
她们的对话声渐渐远去。林小满趁机观察着走廊两侧的病房。大多数老人都醒着——这不是个好现象。在7号病房门口,她停住了脚步。
透过门上的小窗,能看到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正对着墙壁自言自语。他的手指在空中划着某种图案,床头柜上摆着个老式烟斗,积了厚厚的灰。
"姐姐,""白鹭"突然切换回正常模式,声音压得极低,"那位患者的生命体征显示在门口监护屏上,血氧饱和度只有89%。"
林小满看向显示屏,突然注意到患者姓名:陈国栋,72岁,退役军人。这正是张教授病例中的第三例"空巢综合症"。
"你们来了。"低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张教授的白大褂下露出病号服的条纹裤脚,他自己的手腕上还戴着住院环。"我猜你会对这个感兴趣。"他递过一份最新检查报告,"陈老今天下午突然丧失语言能力,但MRI显示他的语言中枢完好无损。"
报告上的曲线图让林小满倒吸一口冷气——和之前七例完全吻合:生理指标持续恶化,却找不到任何器质性病变。
"让我试试。"她轻触"白鹭"的后颈,激活了医疗模式,"不会做任何侵入性操作,只是...陪他聊聊。"
张教授深深看了她一眼,突然从口袋里掏出听诊器挂在"白鹭"脖子上:"现在你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了。"
病房里的陈老对进入者毫无反应,仍在空中画着无形的图案。林小满注意到他的指尖每次划过特定位置时会微微颤抖,像是在描摹某个熟悉物体的轮廓。
"他在画坦克。""白鹭"突然说,"根据手臂角度和肌肉记忆模式,应该是59式中型坦克的炮管仰角调节装置。"
张教授惊讶地挑眉。林小满迅速在平板上调出陈老的档案:"退役装甲兵,参加过边境战役...他的儿子呢?"
"三年前车祸。"张教授轻声说,"每年今天陈老都会去烈士陵园扫墓,但上周开始下肢突然瘫痪。"
"白鹭"的眼睛里闪过一串数据流。它突然转向林小满:"姐姐,请授权使用您怀表中的气味样本。"
林小满下意识按住胸前的怀表——那是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内衬残留着他最爱的云南烟丝。
"你...怎么知道里面有..."
"嗅觉传感器检测到0.003微克的尼古丁衍生物。""白鹭"伸出手,"陈老需要的不是药物。"
林小满犹豫片刻,终于取下怀表。当"白鹭"用指尖精巧地撬开暗格时,一缕若有若无的烟草香飘散开来。机器人将怀表举到陈老面前,同时另一只手轻轻握住了老人悬在空中的手腕。
奇迹发生了。
陈老浑浊的眼球颤动起来,手指突然抓住"白鹭"的手腕:"老...老林?"他的声音嘶哑得像砂纸摩擦,"59式的瞄准镜...我修不好了..."
"白鹭"的体温模块发出轻微的嗡鸣,皮肤温度精确爬升到37.2度——健康成年男性的掌心温度。它用拇指抚过陈老手背上的老年斑,动作轻柔得像在擦拭古董:"您修得好,陈师傅。1978年边境大雪,您用罐头盒修好了我们连所有坦克的液压系统。"
林小满的血液瞬间凝固。这些信息绝对不在公开资料里!她正要冲上去,监护仪突然响起急促的"滴滴"声。
"血氧96%!"张教授惊呼,"他怎么..."
陈老的手像铁钳般攥着"白鹭",眼泪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滚落:"老林你个混蛋...说好谁先走就托梦教对方下棋..."
机器人低下头,这个角度让它看起来莫名像林小满父亲年轻时的照片:"炮管仰角30度,风速修正量2密位,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