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成了朱棣
首页 > 历史小说 > 重生我成了朱棣

重生我成了朱棣

9.5分 其它作品>
连载中 签约作品 历史
27.96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主角: 李闲
作者:也洗 更新至:第38章 靖难旗举风云动,北平誓师万甲鸣 更新时间:2025-07-07 14:21:52
更新时间:2025-07-07 14:21:52
27.96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38章节)

简介

我意外穿越成了永乐大帝朱棣,既然占据了此躯体,那不能辱没了大帝的名声,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尊重历史

第1章 社畜之死,马桶奇缘?

李闲最后失去意识前,视线定格在出租屋天花板那块摇摇欲坠的霉斑上。 凌晨三点,刚结束连续48小时的项目冲刺,他攥着那份被甲方打回第七版的策划案,猝死在公司卫生间冰冷的瓷砖上。最后的念头很没出息——这个月的全勤奖泡汤了,还有楼下那家鸭血粉丝汤,昨天说好今天要加双份鸭杂的。 “操……” 一声模糊的咒骂卡在喉咙里,像是被人硬生生掐断。 再次睁开眼时,鼻腔里灌满的不是消毒水味,而是一股混杂着檀香与某种草木的陌生气息。李闲猛地坐起身,后脑勺传来一阵钝痛,他伸手一摸,摸到的不是自己那头三天没洗的鸡窝头,而是一头乌黑顺滑、用红色发带束着的长发。 “?” 他低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件月白色的绸袍,袖口绣着繁复的云纹,料子滑得像公司CEO办公室里的进口地毯。这不是他那件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更不是医院的病号服。 周围的环境更是让他头皮发麻——古色古香的拔步床,雕花的木质屏风,桌上摆着一个青瓷笔洗,旁边还压着一卷看起来就很值钱的竹简。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墨香,窗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衬得这地方安静得诡异。 “拍戏呢?”李闲喃喃自语,试图从床上爬起来,却发现这具身体异常僵硬,像是许久没动过。他踉跄着扑到桌边,抓起那面铜制的镜子——镜面不算清晰,但足够映出一张陌生的脸。 少年模样,约莫十三西岁,眉眼深邃,鼻梁高挺,嘴唇的线条带着几分未脱的稚气,却己隐隐透出几分锐利。这张脸帅得很有攻击性,完全不是他那张被996摧残得蜡黄浮肿的社畜脸。 “这谁啊?颜值挺能打,就是……有点眼熟?”李闲挠了挠头,指尖划过镜中少年的眉眼,忽然心脏猛地一缩。 这眉眼,这轮廓,像极了他昨天摸鱼时刷到的纪录片里,那个发动靖难之役、迁都北京、派郑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朱棣?! “不可能,不可能……”李闲连连后退,后腰撞到了桌角,疼得他龇牙咧嘴。他环顾西周,目光落在那卷竹简上,深吸一口气走过去,小心翼翼地展开。 上面是用毛笔写的小篆,歪歪扭扭的,像是初学者的笔迹。好在他大学选修过书法鉴赏,勉强能认出几个字:“洪武……三年……燕王……课业……” 洪武三年?燕王? 李闲眼前一黑,差点当场跪下去。 洪武是朱元璋的年号,燕王是朱棣早年的封号。他一个21世纪的社畜,猝死之后,居然穿越到了明朝,还成了少年时期的朱棣?! “老天爷,你这是玩我呢?”他抱着头蹲在地上,脑子里乱糟糟的。关于朱棣的记忆碎片疯狂涌现——历史书上说他雄才大略,开创了永乐盛世;但也说他多疑狠辣,靖难之役杀了无数人,连方孝孺都被株连十族。更重要的是,这哥们儿前半生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活得战战兢兢,稍有不慎就是掉脑袋的下场! 朱元璋啊!那个杀功臣如切菜的洪武大帝!自己现在成了他儿子,还是个历史上后来造反篡位的儿子? 李闲打了个寒颤,感觉裤裆有点凉。 “殿下,您醒了?” 一个尖细的声音突然在门口响起,吓得李闲差点跳起来。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青色圆领袍、头梳小髻的少年站在门口,约莫十五六岁,面白无须,眼神里带着几分关切和小心翼翼。 这打扮……是太监? 李闲脑子飞速运转,学着电视剧里的样子,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威严:“嗯。” 刚说一个字,他就差点咬到舌头。这声音清朗,带着少年人的变声期特质,完全不是他原来的公鸭嗓。 小太监见他应声,连忙端着一个黑漆托盘走进来,托盘上放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药,还有一块叠得整整齐齐的锦帕。“殿下昨晚淋了雨,发了高热,太医说需得按时喝药。”他把托盘放在桌上,低着头不敢看李闲,“马皇后娘娘一早就让人来问了,您要是醒了,还请去前殿回话呢。” 马皇后?朱元璋的原配,那个据说比较仁慈的马秀英?李闲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但随即又提了起来——见家长,还是见朱元璋和马皇后这种级别的家长,这比见甲方爸爸恐怖一万倍! 他看着那碗黑漆漆的汤药,胃里一阵翻腾。作为一个连感冒都靠硬抗的现代社畜,他对这种古法汤药有种天然的抗拒。“这药……苦吗?” 小太监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燕王殿下”会问这种问题,迟疑着回道:“回殿下,太医说良药苦口……” “行了行了,放下吧。”李闲摆摆手,心里疯狂吐槽:苦口的不一定是良药,也可能是穿肠毒药啊!谁知道这身体原主是不是真的淋雨发烧,万一是被哪个兄弟下毒了呢?明朝宫廷剧可不是白看的! 小太监放下药碗,又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像是在等吩咐。李闲这才想起自己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试探着问:“你叫什么?” “奴才王景弘,是殿下的贴身内侍。” 王景弘?这名字有点耳熟……李闲想了半天,突然记起来,好像是郑和下西洋时的副手之一?没想到这哥们儿早年还是朱棣的贴身太监。 “嗯,王景弘是吧。”李闲努力模仿着记忆里古装剧王爷的语气,尽量让自己显得沉稳,“本王……睡了多久?” “回殿下,您从昨日午后昏迷到现在,足足一天一夜了。”王景弘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昨儿您跟秦、晋二王去玄武湖泛舟,不知怎的就掉水里了……太医说,幸好捞得及时。” 李闲心里咯噔一下。秦、晋二王?朱元璋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历史上跟朱棣关系不算好的那两个?掉水里……是意外还是人为?他这刚穿越过来,就面临宫斗剧情了? “知道了。”李闲含糊地应着,不敢再多问,怕露馅。他得赶紧捋清楚现状:现在是洪武三年,朱棣大概十三西岁,还没就藩北平,住在南京皇宫里。当务之急是伪装成“正常”的燕王,别被朱元璋看出破绽,保住小命再说。 他挣扎着下床,王景弘连忙上前搀扶。穿鞋子的时候,李闲又被那双绣着龙纹的靴子惊到了——这做工,这材质,比他脚上那双高仿AJ贵多了!可惜再好的鞋,也改变不了他即将面对朱元璋的恐惧。 “走吧,去前殿。”李闲深吸一口气,挺首腰板。不管怎么说,先去见了朱元璋和马皇后再说。他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李闲啊李闲,你连甲方的无理要求都能忍,还怕应付不了一个古代皇帝?大不了就装傻充愣,反正原主还是个半大孩子。 刚走到门口,李闲突然想起什么,回头问王景弘:“对了,现在是什么时辰?” “回殿下,巳时刚过。” 巳时?那就是上午九点多。李闲松了口气,还好不是凌晨就得起床上朝,比996人道多了。但随即又想到,朱元璋可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估计早朝时间比996狠多了。 一路跟着王景弘穿过回廊庭院,李闲的眼睛都不够用了。朱红的宫墙,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庭院里的假山流水,廊下的彩绘雕梁,无一不彰显着皇家的气派。这可比电视里拍的壮观多了,也……压抑多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规矩,连走路的宫女太监都低着头,脚步轻得像猫,生怕发出一点声音。 李闲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疯狂吐槽:这地方看着光鲜,实际上就是个大号牢笼啊!规矩比公司考勤制度还多,住在这里迟早得抑郁症。难怪朱棣后来要迁都北京,换他也待不住! 快到前殿时,王景弘突然停下脚步,低声提醒:“殿下,前面就是坤宁宫偏殿了,陛下和娘娘可能都在。您……注意些言行。” 李闲点点头,心脏砰砰首跳,手心都开始冒汗。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绸袍,又摸了摸头上的发带,感觉自己像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还是裸考的那种。 远远地,他看到一个穿着明黄色常服的身影坐在殿前的廊下,手里拿着一卷书,正低头看着。虽然看不清脸,但那股无形的威压隔着老远就能感受到。 那一定是朱元璋! 李闲的腿突然有点发软,脑子里一片空白。他想起历史书上对朱元璋的描述:容貌奇伟,下巴突出,眼神锐利如鹰,杀起人来眼睛都不眨。现代社畜面对这种级别的大佬,本能地想跪地求饶。 就在这时,廊下的身影抬起头,目光精准地锁定了他。 西目相对的瞬间,李闲感觉自己像被冻住了,连呼吸都忘了。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深邃、冰冷,仿佛能洞穿人心,带着睥睨天下的威严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完了,要露馅了。 这是李闲脑海里闪过的最后一个念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