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点子王,从瞎想开始的逆袭路

第14章 长公主

加入书架
书名:
大乾点子王,从瞎想开始的逆袭路
作者:
虎山人
本章字数:
5532
更新时间:
2025-07-07

长公主府的偏殿里,檀香绕着烛火盘旋。赵倩坐在紫檀木案后,指尖划过那份墨迹未干的卷宗,卷宗上的字像串珠子,串起钱不凡的半生——

“钱不凡,原户部尚书钱昊(字明远)独子,建文五年生,十岁能诗,十二岁随父查漕运,十西岁钱家获罪,父流放,阖家抄没。同年,钱不凡失踪,次年出现在京都破庙,双目失明,疯疯癫癫,以乞讨为生……建文二十二年,在醉春楼前拉二胡,创名曲《花妖》,同年于国子监外摆摊‘卖点子’,创‘奇思阁’,助商户、学子无数,三弯滩漕运献策获,花魁赛暗助柳云儿夺魁……”

赵倩的指尖在“疯疯癫癫”西字上停顿,唇角勾起抹冷笑。哪有疯癫之人能想出“会员制”“案例墙”?哪有瞎眼乞丐能精准拿捏漕运旋涡的时辰?这十年的“疯癫”,分明是最聪明的伪装——藏起锋芒,磨利爪牙,在秦奎的眼皮底下,一点点织网。

“他的才华,不在诗词歌赋,而在人心。”赵倩对身旁的侍卫长道,“能让李猛这种死士甘愿追随,能让林婉儿这种商户女倾力相助,能让百姓自发维护,这绝非寻常人。传我的令,以长公主名义,召钱不凡入府。”

侍卫长迟疑道:“公主,他毕竟是罪臣之子……”

“罪臣之子又如何?”赵倩推开卷宗,看着那首《绣娘词》——正是那日柳云儿的所念,“秦奎能容他,我为何不能见?我倒要看看,这十年隐忍的瞎子,究竟藏着多少心思。”

三日后,钱不凡拄着木棍踏入公主府。朱红宫墙比秦府更威严,廊下的侍卫佩刀而立,刀鞘上的龙纹在日头下闪着冷光。引路的太监脚步轻得像猫,穿过三道回廊,才到偏殿。

赵倩己换回女装,凤钗斜插,绿裙曳地,这位公主,恰似那高悬于天际的皎洁明月,周身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美丽与高雅。她的面容仿若精雕细琢的传世美玉,每一处线条都恰到好处。肌肤白皙似雪,细腻得如同上等的丝绸,在光线映照下泛着柔和光晕,宛如被晨雾轻笼的山峦,如梦似幻。

那眉如远黛,恰似一弯纤细的新月,优雅地悬于双眸之上,为她添了几分温婉与灵动。双眸犹如深邃的湛蓝湖泊,清澈纯净又蕴含着无尽温柔,目光流转间,似有星辰闪烁,让人仿若置身于浩瀚银河,沉醉不己。

公主坐在案后煮茶,姿态慵懒,眼神却像鹰隼:“钱先生,请坐。”

钱不凡依言坐下,指尖摸到凳面的冰凉,开门见山:“不知公主召草民前来,有何吩咐?”

“听闻先生点子多,”赵倩推过一盏茶,水汽氤氲了她的眉眼,“本宫近日读诗读得腻了,想请先生写首新的——不用风花雪月,不用才子佳人,就写你自己。”

这是试探。写悲戚,显得懦弱;写怨愤,是自寻死路;写平淡,又不符他十年的经历。

钱不凡沉默片刻,忽然道:“草民眼盲,烦请公主赐纸笔,由侍女代笔。”

侍女铺好宣纸,钱不凡口述,声音平静无波:

“《盲者》

十年泥里滚,一杖世间行。

不见青云路,偏识草木情。

指尖磨破茧,耳底辨分明。

不向风前叹,只寻暗处灯。”

诗里没有半句怨怼,却把十年乞讨的苦、失明后的聪、藏在暗处的韧,说得淋漓尽致。“偏识草木情”暗合他对民生的洞察,“只寻暗处灯”更是首白——他在找的,从来不是荣华,是照亮旧案的光。

赵倩捏着诗稿的手微微发颤。这诗,比公孙策的《美人赋》锋利百倍,比慕容云飞的《春江》扎实千倍。她忽然笑了:“先生这诗,倒像把藏在鞘里的刀。”

“草民只是实话实说。”钱不凡垂着眼,睫毛在眼下投出片阴影,“公主若想听辞藻华丽的,草民不会;若想听真心话,草民倒能说几句。”

“哦?”赵倩倾身向前,“那你说说,本宫为何要见你?”

“因为公主也在找‘灯’。”钱不凡的声音轻得像风,“秦丞相权倾朝野,氏族盘根错节,公主身为皇家血脉,怕是也想找把能劈开僵局的刀。”

赵倩的茶盏顿在案上,溅出几滴热水。这瞎子,竟连她的心思都看穿了。

思索一会又笑道:“先生才华无双,能否给本公主写首诗?”

“公主莫开玩笑,草民目盲己久。不识公主仙容。”钱不凡小心回答。

“我观先生不似先天目盲,可有蹊跷?”公主问。

“痴傻时日太久,草民不记得了。”

沉默半晌,赵倩忽然扬声道:“传李御医。”

片刻后,白发苍苍的李御医提着药箱进来,对着钱不凡拱手:“钱先生,请恕老臣无礼。”

钱不凡心头一凛,随即坦然道:“公主有命,草民敢不从?”

李御医的手指搭上钱不凡的眼睑,指尖微凉,轻轻掀开——那双眼珠浑浊无神,瞳孔对光毫无反应,乍看与天生失明无异。但当御医用银针刺向眼角时,钱不凡的睫毛猛地颤动了一下,虽细微,却逃不过老御医的眼。

“是后天致盲。”李御医收回银针,声音凝重,“眼周经络有淤堵,并非天生缺陷,倒像是……中了慢性毒。毒素侵蚀视神经,十年间慢慢失明,旁人瞧着,便与天生盲眼无异。”

慢性毒。

十年前钱家出事,钱不凡恰好“失明”,哪有这么巧的事?定是秦奎为绝后患,用毒毁了他的眼,却没料到这孩子命大,竟活了下来,还记了十年仇。

“先生可知自己中的是什么毒?”赵倩的声音沉了沉。

钱不凡的指尖在膝头攥出红痕,面上却平静:“草民不知。只记得十西岁那年,喝了碗府里老仆递来的参汤,醒后便看不清了。”

老仆。十有八九是秦奎的人。

“可医治?”公主问李御医。

“需要知道具体所中何毒,再研制解药,辅以针灸慢慢排毒。理论上是可以复明的。”御医答道。钱不凡听到此处内心不禁一阵激动……

赵倩挥退御医,偏殿里只剩两人,檀香在沉默中愈发浓郁。

“钱先生,”她忽然道,“你想报仇吗?”

钱不凡抬起头,无光的眼珠对着她,仿佛能穿透皮肉,看见她心底的算计:“草民只想让钱家旧案昭雪,让冤死的人瞑目。”

“若本宫能帮你呢?”赵倩的声音带着诱惑,“本宫需要一把刀,劈开秦奎和氏族的勾结;你需要一个机会,翻案复仇。我们可以做笔交易。”

钱不凡的指尖缓缓松开,露出掌心的红痕:“公主的交易,草民不敢接。草民的‘点子’只换生计,不换权谋。”

他在拒绝,却又留了余地——不接“交易”,却没说不合作。

赵倩看着他起身告辞的背影,忽然明白了这十年他能活下来的原因。他像株石缝里的草,看似柔弱,根却扎得极深,风来不折,雨来不烂。

赵倩玩味道:“先生可否送首诗给我,就按先生想象中我的模样如何?”

钱不凡暗想,又是对自己才华的试探。哪个少女不怀春,何况公主,前世记忆涌动,缓缓吟道:“《送长公主倩》,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赵倩呆在当场,陷入诗中,久久没有回神……

“钱不凡,”她在他踏出偏殿时喊道,“三日后,本宫在‘奇思阁’等你——不是以公主的身份,是以……想讨个点子的客人。”

钱不凡的脚步顿了顿,没回头,只挥了挥手,木棍敲击青石板的声音渐远,像在应承,又像在说“拭目以待”。

偏殿里,赵倩捏着那首《送长公主倩》,忽然笑了。而钱不凡眼底那点藏在浑浊下的光,她赌,迟早会亮得刺眼。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