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教室,孤狼的觉醒

第11章 合成之路

加入书架
书名:
血火教室,孤狼的觉醒
作者:
振华许
本章字数:
2958
更新时间:
2025-07-08

演习的巨大成功,并没有让陆辰停下脚步。他深知,这次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蓝军对“钢铁七营”转型程度估计不足和信息差取得的。真正的信息化合成营建设,才刚刚起步。

他利用演习总结的契机,向旅里和集团军提交了一份详尽的《关于“钢铁七营”向轻型合成营转型的可行性报告及建设规划》。报告结合演习中暴露出的短板(如与空军、陆航协同不足,自身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欠缺),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步骤:

1. 编制调整:增设无人机侦察排、电子对抗班、网络战小组;加强火力连,增配反坦克导弹分队和小型多管火箭炮。

2. 装备升级:为所有连排配发新一代单兵综合作战系统(含夜视、通信、定位模块);升级营指挥车信息系统,实现与上级指挥所、配属的陆航、炮兵、电子对抗部队的实时无缝链接。

3. 训练转型:强化联合作战背景下的兵种协同训练;突出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加强城市作战、山地丛林作战等特殊环境适应性训练;引入兵棋推演和虚拟仿真训练系统。

4. 人才建设:选拔优秀士官和年轻军官送学,培养无人机操作、电子对抗、网络防御、情报分析等专业人才;与军工院所合作,邀请专家授课指导。

这份报告以其前瞻性和可行性,得到了旅首长和集团军首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很快,编制调整的批复下来,新装备也开始陆续列装。

七营的营区再次变得热火朝天。新装备的到来,让官兵们既兴奋又充满压力。陆辰以身作则,带头钻进新装备,与技术骨干一起啃说明书、研究操作手册,在训练场上反复调试磨合。

“营长,这新指挥车系统也太复杂了,参数一堆,看得我头大。”新成立的电子对抗班班长,一个刚从军校毕业的年轻中尉,挠着头抱怨。

“复杂?上了战场,这就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头大也得给我啃下来!”陆辰坐在指挥席上,手指飞快地在触摸屏上操作,调出系统各个模块,“你看,这里是战场态势融合显示,这里是指令分发通道,这里是电子频谱监控……每个模块的功能、关联、操作逻辑,必须像熟悉自己的枪一样熟悉!组织骨干,成立攻关小组,我亲自带你们过一遍!”

陆辰利用系统强大的信息处理和学习能力,结合自己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战经验,迅速掌握了新装备的核心操作和战术运用,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官兵。他组织各种小规模对抗演练,模拟复杂电磁环境,设置各种突况,逼着官兵们快速适应新装备、新战法。

一次模拟城市反恐作战演练。七营作为合成特遣队核心,需要快速封控街区、搜索清剿“恐怖分子”、解救人质。陆辰将新装备效能发挥到极致:

无人机排升空,提供实时高清俯瞰画面和热成像扫描,精准定位“敌”狙击手和人质位置;

电子对抗班释放定向干扰,瘫痪“敌”通信;

网络战小组渗透模拟的“敌”监控系统,获取内部信息;

装备单兵系统的突击队员,在营长的统一指挥下,通过头盔显示器实时共享目标信息、路线规划,如同臂使指般进行协同突击。

火力连的精确射手和反坦克小组,在无人机引导下,对坚固火力点进行精准拔除。

整个行动行云流水,高效精准,看得观摩的旅首长连连点头。演习结束,旅长拍着陆辰的肩膀:“好小子!这合成营的雏形,算是让你给捏出来了!有点未来战场的样子了!”

在陆辰的强力推动下,“钢铁七营”的转型步伐坚定而迅速。营里的技术骨干队伍逐渐成型,新老装备的融合日益熟练,官兵们的信息化素养和合成作战意识显著提升。陆辰本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对现代陆军合成化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他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一个营,开始关注更高层面的联合作战体系建设。脑海中的系统界面,【能量:10.8%】,伴随着他对战争形态和指挥艺术理解的深入,似乎又有了缓慢的增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