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六年,春。
春风拂过校园,带来了一丝新气象。学校里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新女老师,姓李,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她柳眉杏眼,身段婀娜,笑起来更是甜美动人。然而,在她的甜美笑容之下,黄建国敏锐地捕捉到她眼中偶尔闪过的一丝精明与审视,她似乎总在不经意间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尤其是那些资历深厚的老教师。一时间,学校里那些未婚的男同事们,像是嗅到了花香的蜜蜂,纷纷围了上去,献殷勤的、送礼物的,络绎不绝。
林素音也觉得这位李老师长得好看,性子也活泼,便和她多说了几句。可黄建国却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没有多说什么。他常说:“蒙卦六三爻辞讲‘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这‘勿用取女’,不是说不能娶女子,而是说不能只看外表,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见金夫,不有躬’,是说如果只看重金钱权势,自身就没有了立足之地,最终是‘无攸利’,没有好处的。”
他没有首接评价李老师,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引导黄卫国观察。黄卫国虽然年纪小,但耳濡目染,也渐渐看出了一些端倪。他发现,李老师对那些穿着朴素、家境普通的老师,总是淡淡的,甚至有些敷衍。可一旦遇到学校领导,或者那些家里条件好、有背景的同事,她的笑容就会变得格外灿烂,说话也格外温柔。
有一次,黄卫国在办公室门口玩耍,无意中听到李老师和一位老教师的对话。李老师问得很细,关于学校档案室的管理,关于一些老教师的家庭背景和过往经历,甚至还问到了黄建国的一些情况。她的眼神里,带着一种与她年龄不符的探究和精明。
黄卫国虽然不明白这些话的深意,但他隐约觉得,这位李老师,似乎和别人不太一样。他把这些观察告诉了黄建国。
黄建国听了,只是点点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讶。他知道,这世上,有些人就像那金子,闪闪发光,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但真正的价值,却不在于外表的华丽,而在于内在的品德和操守。他看着黄卫国,语重心长地说道:“卫国啊,看人不能只看外表。就像这鲁班锁,外面看着光鲜,可要是里面榫卯不对,再好看也没用。人也一样,内在的品德,才是根本。那些只看重金钱权势的人,就像那‘金夫’,他们追求的,只是表面的光鲜,最终会失去自己的‘躬’,失去自己的立身之本。”
黄卫国似懂非懂,但他记住了父亲的话。他开始学着去观察身边的人,不再只看他们穿得好不好看,而是看他们说话算不算数,对人是不是真诚。他发现,那些真正受人尊敬的老师,往往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有钱的,而是那些认真教学、关心学生、品德高尚的人。
黄建国看着儿子眼中逐渐清晰的辨别力,知道这堂无声的教育课,己经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他没有去揭穿李老师的真实面目,因为他知道,有些事情,孩子需要自己去观察,去体会,才能真正地理解。而他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让他学会辨别真伪,不被蒙蔽。
夜深了,黄建国在手稿上,在“勿用取女”的爻辞旁,写下了新的批注:“蒙者,易惑也。辨金夫,识真伪,方能果行育德,无攸不利。”
他知道,这世间诱惑甚多,蒙昧之人,最易受其蛊惑。而他要做的,就是教会儿子,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一颗正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