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灾年小豆丁,我靠美食养全家

第五十六章:红烛映双喜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灾年小豆丁,我靠美食养全家
作者:
来点榴莲
本章字数:
796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岁岁正式拜入华爷爷门下的消息,如同带着药草清香的春风,吹回了姜家小院。赵秀兰和姜大柱听闻女儿竟行了如此庄重的拜师礼,成了华大夫的关门弟子,震惊之余,更是涌起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感激!

“我的天爷!岁岁竟…竟成了华大夫的弟子?!” 赵秀兰抱着刚下山的岁岁,看着她怀中那本古朴的《青囊初窥》,手都在抖。她虽不懂医道,却深知华爷爷医术通神,更明白“关门弟子”这西个字的分量!这意味着岁岁的前程,己非寻常农家女可比,甚至可能超越她那个当掌柜的哥哥!

“好!好啊!” 姜大柱激动地搓着手,看着女儿的眼神充满了自豪,“华大夫这是把岁岁当衣钵传人了!这是天大的恩情!天大的造化!秀兰,咱不能亏了礼数!得给华老补一份像样的拜师礼!”

夫妇俩立刻行动起来,怀着十二万分的诚意筹备这份迟来的心意。他们深知华爷爷性情高洁,不慕奢华,故礼物的选择重在心意与实用。

美食敬意:赵秀兰拿出了看家本领,精心烹制了华爷爷最爱吃的几样:软糯清香的艾草糍粑、馅料的山菌鲜肉大包、还有一罐用岁岁采回的野菊花和冰糖熬制的清心润肺膏。

药材心意:姜大柱翻出家中珍藏的、品相最好的几味药材:一支形如人形的山参(年份虽浅,但也是难得之物)、一包华爷爷炮制时提过需要的上等茯苓块、还有一小罐岁岁亲手晒制的极品金银花。

实用关怀:赵秀兰连夜赶工,用最好的细棉布,为华爷爷缝制了两身舒适贴身的夏秋常服和一双方口千层底布鞋,针脚细密,穿着必定舒适合脚。

象征传承:姜大柱特意去镇上,定制了一个小巧精致的紫檀木药箱,箱盖上请匠人浅浅镌刻了一株灵芝和一卷书册的图案,寓意“药香伴书香,仁术永流传”。

礼物备齐,姜大柱和赵秀兰带着岁岁,郑重其事地再次登上后山石屋。

“华大夫!” 姜大柱深深一揖,赵秀兰也福身行礼,岁岁则抱着药箱,小脸满是认真。

“大柱,秀兰,你们这是…” 华爷爷看着他们提来的大包小裹,眉头微蹙。

“华大夫!” 赵秀兰连忙开口,语气诚恳,“您收岁岁为徒,传她安身立命、济世救人的大本事,这份恩情,比山还重!我们做爹娘的,感激的话说再多也道不尽!这些…不是什么值钱东西,是我们一点心意,请您务必收下!” 她将备礼的缘由和每样东西的心意细细道来。

华爷爷看着那散发着食物香气的篮子、品相上乘的药材、针脚细密的衣裳布鞋,还有那个刻着象征图案的紫檀小药箱,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无奈又感动的笑容。他抚摸着那光滑的药箱盖,又看看依偎在父母身边、眼神清澈的岁岁,长叹一声:“罢了罢了。你们这份至诚之心,老夫若再推辞,倒显得矫情了。这药箱,老夫收下。这衣裳鞋袜,正好合用。至于这些吃食药材…便当是岁岁这丫头孝敬师父的吧。” 他顿了顿,看向岁岁,眼中满是慈爱,“有此明理仁厚的父母,是岁岁的福气,也是我医门之幸。这徒弟,老夫收得值!”

岁岁立刻机灵地将小药箱捧到华爷爷面前:“师父!岁岁会好好学!以后用这个装好多好多香香的力气,帮师父救人!”

华爷爷接过药箱,开怀大笑。石屋内外,充满了温情的暖意。这份补上的拜师礼,承载着姜家朴素的感恩与对女儿未来的无限期许,也温暖了华爷爷这位隐世医者的心。

岁岁拜师带来的温情喜悦尚未散去,姜家小院又迎来了另一桩天大的喜事——姜山与孙巧兰的大婚之期到了!

吉日选定在风和日丽的初夏。靠山村姜家小院,里里外外被装点得如同盛开的红莲。院门上贴着硕大的双喜字,屋檐下挂满了红绸,院子里搭起了宽敞的喜棚,临时垒砌的几口大灶冒着腾腾热气,帮厨的村妇们穿梭忙碌,笑语喧哗。空气里弥漫着喜气、饭菜香和鞭炮的火药味。

赵秀兰和姜大柱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始终洋溢着压不住的笑容,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成了喜悦的纹路。姜林被委以“迎亲小总管”的重任,负责跑腿传话、协调人手,兴奋得小脸通红。姜石则负责照看陆续到来的亲戚家小孩,带着他们在院外玩耍。岁岁被打扮得像个精致的年画娃娃,穿着崭新的红底金边小袄,扎着红绸双丫髻,颈间的平安石也系了根小红绳,好奇又开心地看着家里从未有过的热闹。

新郎官姜山,更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他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宝蓝色细布长衫比靛蓝更显喜庆,衬得身姿愈发挺拔,面容俊朗,左臂虽不能提重物,但日常活动早己无碍,举手投足间既有读书人的儒雅,又带着少掌柜的沉稳干练。只是那微微泛红的耳根和眼底藏不住的紧张与期待,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赵秀兰亲手为他胸前戴上大红绸花,理了理衣襟,眼中含着欣慰的泪光:“娘的儿,今天真精神!”

亲眷满堂:

姥姥家:柳树沟的赵家姥姥、姥爷在舅舅赵大勇的陪同下,早早便到了。姥姥拉着外孙姜山的手,一个劲儿地说“好孩子”,又塞给他一个鼓鼓囊囊的红包。舅舅拍着姜山的肩膀,嗓门洪亮:“好小子!比你舅舅强!娶媳妇了!” 舅妈则帮着赵秀兰张罗。

老宅杏花坳:姜老汉和姜老太在老二姜有粮的搀扶下,也颤巍巍地来了。二老穿着姜家上次送的新衣新鞋,精神头好了许多。姜老太一进门就拉着赵秀兰的手,老泪纵横:“秀兰啊…咱家大柱有福,山儿有福啊!好!真好!” 姜老汉看着挺拔的长孙,嘴唇哆嗦着,只反复说“好”。姜有粮跟在爹娘身后,脸上带着真诚的、还有些许未散尽愧色的笑容,送上了一份厚实的贺礼几只肥鸡和一匹好布。老三姜有田夫妇也来了,提着礼物两坛酒和一篮子鸡蛋,脸上堆着笑,言语间带着明显的讨好和局促,与当初在老宅时的态度判若两人。姜大柱和赵秀兰都热情接待,笑容里带着释然与包容,过去的恩怨在今日的喜气中彻底消融。

看着满堂至亲,姜大柱和赵秀兰心中感慨万千。从当年的净身出户、形同陌路,到如今的亲眷满堂、共享天伦,这其中的酸楚与如今的圆满,都化作了此刻更深的喜悦。

良辰吉时到!迎亲的队伍准备出发!

姜山没有骑马,而是骑上了自家那头精神抖擞、被洗刷得干干净净、额头上系着大红绸花的青灰驴。这头曾为姜家立下汗马功劳的驴子,今日也披红挂彩,成了迎亲队伍里独特的风景。姜山端坐驴背,更添了几分农家少年的朴实与喜庆。花轿、鼓乐班子紧随其后,姜林作为“压轿童子”也坐进了另一顶小轿。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欢快的唢呐声和村邻们善意的哄笑祝福声中,迎亲队伍热热闹闹地踏上了前往柳树沟迎娶新娘的路途。

柳树沟孙家,同样张灯结彩,喜气盈门。孙巧兰身着大红嫁衣,头戴流光溢彩的凤冠(租借的),脸上薄施脂粉,更显得面若桃花,娇羞动人。在姐妹们的嬉闹、父母的殷殷叮嘱和难舍的泪光中,她拜别了双亲,坐上了通往幸福的花轿。

花轿在欢天喜地的乐声中抬回了靠山村。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喜庆的海洋里。新郎姜山踢轿门(象征夫权,驱邪),引新娘。当一身红妆、盖着龙凤呈祥红盖头的孙巧兰被全福妇人搀扶下轿时,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新娘子下轿喽!”

“山哥儿好福气!新娘子真俊!”

跨过象征祛除晦气的朱红火盆,踩过寓意“岁岁平安”的青瓦片,在司仪高亢悠扬的唱礼声中,一对新人被众人簇拥着来到布置得庄重喜庆的堂屋。

高堂满座:

华爷爷作为贵宾恩师,被姜大柱和赵秀兰恭敬地请到了正中上座。

姜老汉、姜老太坐在华爷爷左手边。

赵家姥姥、姥爷坐在华爷爷右手边。

舅舅、舅妈、二伯姜有粮、三伯姜有田夫妇等长辈分坐两侧。

堂内红烛高烧,香烟缭绕。所有的目光都带着祝福,聚焦在堂前这对璧人身上。华爷爷捻须微笑,看着自己看着长大的沉稳少年和那红盖头下温婉的新娘,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

“一拜天地——感恩天地造化,赐此良缘!”

姜山与孙巧兰面向门外天地,深深一拜。动作间,姜山那条曾经重伤的左臂稳稳地托着红绸一端,动作流畅自然,再无半分滞碍。

“二拜高堂——叩谢父母生养深恩,师父教导厚德!”

新人转向堂上诸亲,郑重叩拜。姜大柱、赵秀兰、华爷爷、姜老汉姜老太、赵家二老等看着眼前的孩子,眼中都泛起了欣慰的泪光。

“夫妻对拜——琴瑟和鸣,白首同心!”

姜山与孙巧兰相对而立,隔着盖头,仿佛能看到彼此眼中闪烁的光芒。他们同时躬身,额头几乎相触。姜山手中的红绸与新娘的红绸轻轻相碰,象征着从此命运相连,携手同行。

礼成!送入洞房!

欢声雷动,掌声如潮!

喜宴随即开席!姜家院子内外,连同院前的空地,足足摆开了二十几桌流水席。赵秀兰带着请来的大厨和本家妯娌们使出浑身解数,菜肴丰盛无比:

整只金黄油亮的烤猪蹄髈

象征年年有余的清蒸大鲤鱼

姜记食铺招牌的山菌鲜肉大包、荠菜豆腐羹管够

各种炖鸡、烧肉、时令鲜蔬琳琅满目

大舅带来的几坛好酒更是锦上添花

姜大柱和赵秀兰端着酒杯,挨桌敬酒,感谢亲朋乡邻。姜山也换了身轻便的吉服出来应酬,虽酒量浅,但举止得体,言语周到,赢得一片赞誉。孙巧兰则安静地坐在新房里,由岁岁和几个小姑娘陪着,听着外面的喧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华爷爷与姜老汉、赵姥爷等长辈坐了一桌,小酌几杯,谈笑风生。姜有粮、姜有田兄弟也和赵大勇等人推杯换盏,气氛融洽。姜林穿梭在席间帮着添酒,姜石则带着一群孩子在院外追逐笑闹。

夜幕降临,红烛高燃。新房里,龙凤花烛静静地燃烧着。当姜山轻轻挑开孙巧兰的红盖头时,西目相对,烛光映照着新娘含羞带怯的娇美容颜和新郎眼中温柔的笑意。窗外,依稀还能听到席间的笑语喧哗,而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是只属于他们的宁静与甜蜜的开始。

岁岁被娘亲抱在怀里,看着大哥牵着大嫂的手,颈间的平安石传来一股极其温暖、如同春日朝阳般和煦而圆满的暖流。她仿佛“看”到大哥和大嫂身上,各有一道柔和的光芒升起,在红烛的映照下,缓缓交融在一起,形成一道更加明亮、更加坚韧的光柱,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希望与力量。小小的岁岁,在满堂的喜庆与这奇妙的感知中,满足地依偎在娘亲温暖的怀抱里,甜甜地睡着了。

红烛摇曳,映照着满堂的喜庆,也映照着姜家崭新而充满希望的生活篇章。靠山村的这个夏夜,因这场隆重而温馨的婚礼,注定被铭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