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洪流【五代十国的天降雄师】

第27章 印刷之术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洪流【五代十国的天降雄师】
作者:
水到渠成吗
本章字数:
7772
更新时间:
2025-07-08

墨香在晨雾中弥散开来。

源程推开刻字坊的木门时,二十个匠人正俯身于雕版前。

黄杨木版上,《孙子兵法》的字迹凸凹分明。

采薇站在一架刷墨机旁,指导匠人调整棕刷的角度。

“墨要匀,不能太厚。”她用竹片挑起一点松烟墨,“像这样,薄薄一层就够。”

年轻匠人依言操作,棕刷在版面上轻扫而过。

源程拿起一张水纹纸,覆在刷好墨的雕版上。

“按紧了,从中间向外推。”采薇递过一个马蹄形的棕擦。

源程接过棕擦,轻轻在纸背碾压。

片刻后,他掀起纸页——“兵者,国之大事”八个字跃然纸上。

“比手抄清晰太多了。”他忍不住赞叹,指尖划过微凸的墨迹。

“这是第二十版试印。”采薇接过书页,对着光线细看,“纸页没起毛,墨色也沉稳。”

刻字坊深处,老匠师正在修刻一块废版。

“将军请看,”他举起木板,“‘道天地将法’的‘道’字,捺笔断了。”

源程凑近观察,断笔处露出新鲜的木纹。

“雕版最怕开裂。”老匠师叹气,“黄杨木虽硬,遇潮还是会变形。”

“有没有别的木料?”源程问,“比如梨木或枣木?”

“梨木太脆,枣木纹理粗。”老匠师摇头,“最好还是梓木,可惜本地不多。”

“让商队去吴越找找。”采薇记下,“梦泽说下月有船运木材。”

提到梦泽,源程顿了顿:“她要的火器图纸,你给了吗?”

“给了。”采薇低声道,“但火药配比那页,我用密文写的。”

“做得好。”源程点头,目光回到雕版上,“印刷术是大事,绝不能出差错。”

“老匠师琢磨出个法子。”采薇引他到另一张工作台,“在版面上刷一层鱼胶,能防开裂。”

只见一块刷过胶的雕版泛着微光,木纹紧密如初。

“试过印书吗?”源程问。

“试了。”老匠师递过一张印页,“胶干后不影响着墨,还能多印几百次。”

“太好了。”源程眼中闪过光亮,“这样就能批量印书了。”

“只是……”老匠师欲言又止,“刻版太费工,一部《论语》要刻一个月。”

“所以才要琢磨活字。”源程走到沙盘前,“单个字模能重复使用,效率就高了。”

“活字……”老匠师捻着胡须,“将军说的是,每个字都刻成小方块?”

“对。”源程用手指在沙盘上比划,“像盖印章一样,排在一起就成了版。”

采薇忽然拍手:“对啊!就像孩童玩的积木,能拼出不同的句子。”

老匠师却皱眉:“字是反的,刻起来难。还要考虑字间距、行间距……”

“慢慢试。”源程鼓励道,“先刻常用字,比如‘之乎者也’‘天地人’。”

“材料用什么?”采薇问,“铜?木?还是陶?”

“试试胶泥。”源程想起毕昇的活字,“陶土烧制,成本低,损坏了也不心疼。”

“胶泥……”老匠师若有所思,“得找黏性好的土,筛去杂质。”

“我让工兵连去挖。”源程立刻下令,“他们懂地质,知道哪里有好土。”

“那刻字的模具……”老匠师还是犹豫。

“我让李默画图纸。”源程转向采薇,“你找些识字的女兵,专门学刻反字。”

“好。”采薇眼中闪烁着兴奋,“如果活字成了,印书能快十倍!”

“不止十倍。”源程走到晾晒架前,“以后科举教材、农书、医书都能大量印刷,百姓也买得起。”

晨风吹过,刚印好的书页哗哗作响。

“将军,”老匠师忽然问,“这印刷术……真是从天上学来的?”

源程笑了笑,没有首接回答。

他不能说,这是千余年后的常识。

“算是……触类旁通吧。”他含糊道,“好了,先把《孙子兵法》刻完,优先发给军官。”

“是!”老匠师拱手应命,目光重新聚焦在雕版上。

源程与采薇走出刻字坊时,阳光己铺满庭院。

“昨晚紫薰送来战报。”采薇忽然说,“她在寿州缴获了一批南唐的密信。”

“破译了吗?”

“大部分破了。”采薇从袖中取出几张纸,“南唐中主想联合吴越,夹击我们。”

“吴越?”源程停下脚步,“钱镠不是和我们有盟约吗?”

“盟约是死的,利益是活的。”采薇轻叹,“南唐答应割让宣州,吴越有些动心。”

“梦泽知道这事吗?”

“她的商队刚从杭州回来。”采薇眼神锐利,“我怀疑,她在中间牵线。”

“这个梦泽……”源程皱眉,“真是无利不起早。”

“要不要……”采薇做了个割喉的手势。

“不行。”源程摇头,“我们还需要她的商路。动了她,盐铁断供,军心会乱。”

“那怎么办?”

“将计就计。”源程眼中闪过精光,“你伪造几封吴越的密信,就说他们想反过来联合我们,夹击南唐。”

“妙啊!”采薇眼前一亮,“再让梦泽‘无意间’发现,她为了利益,肯定会把信送给南唐。”

“这样一来,南唐和吴越就互相猜忌了。”源程补充,“我们坐收渔利。”

“我这就去安排。”采薇转身欲走,又回头,“将军,您的智谋……真是让人佩服。”

源程笑了笑:“快去忙吧,印刷术和密信都要紧。”

“嗯!”采薇快步离去,裙摆扬起细碎的光。

源程望着她的背影,笑容渐渐淡去。

乱世之中,智谋是生存的根本。

但他更清楚,真正能改变时代的,是知识的力量。

他重新走进刻字坊,拿起一块刚刻好的“仁”字雕版。

“老匠师,”他忽然问,“如果用铁模铸字,会不会更耐用?”

“铁模?”老匠师愣住,“将军是说,像铸钱一样铸字?”

“对。”源程比划着,“做一个铜模,浇铁水进去,冷却后就是活字。”

“这……”老匠师倒吸一口凉气,“从未听说过!”

“没听说过,不代表做不到。”源程目光坚定,“让李默试试,他懂冶金。”

“可铁字太重,排版容易歪。”老匠师提出质疑。

“那就用铝。”源程想起穿越时带来的铝合金碎片,“轻便,又不易生锈。”

“铝……”老匠师喃喃自语,“那种比银还白的金属?”

“对。”源程点头,“我们有铝矿,就在西边的山里。”

“将军,您到底……”老匠师忍不住问,“是从哪里来的?”

源程沉默片刻,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

“从一个……没有战乱的地方来。”他轻声说,“那里的人,都能读书写字。”

老匠师眼中露出向往之色:“那样的世道,真好啊……”

“会有的。”源程将雕版放回案几,“只要我们把印刷术搞成,把知识传开,这样的世道就会来。”

“嗯!”老匠师重重点头,拿起刻刀的手更加稳了。

源程走出刻字坊时,采薇正抱着一摞纸页走来。

“将军,您看这是什么?”她献宝似的展开,“用淀粉浆处理过的纸,更光滑了!”

源程接过纸页,指尖触感如丝。

“太好了。”他赞道,“用这种纸印书,能保存更久。”

“我还让厨房熬了米浆,刷在雕版上。”采薇笑盈盈地说,“印出来的字,像描了金边一样。”

“你啊……”源程摇头失笑,“总能给我惊喜。”

“是将军启发得好。”采薇脸颊微红,“对了,活字那边,我找了十个女兵,都是识文断字的。”

“很好。”源程看向远处的工坊,“告诉她们,刻反字不难,多练几次就熟了。”

“嗯。”采薇应着,忽然压低声音,“紫薰那边……又送来了信。”

“说什么?”

“她说……”采薇犹豫了一下,“她说梦泽派人给她送了珠宝,想拉拢她。”

源程眼神一凛:“梦泽的手,伸得越来越长了。”

“要不要提醒紫薰?”

“不用。”源程冷笑,“紫薰不是贪财的人。她把这事告诉我,就是表明立场。”

“还是将军懂她。”采薇轻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涩。

源程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有些话,不必说破。

他抬头望向天空,几只信鸽正掠过云层,翅膀划出优美的弧线。

“印刷术,是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他忽然说,“有了它,我们说的话,就能传到天涯海角。”

“嗯。”采薇跟上他的脚步,“等《农桑辑要》印出来,百姓就知道怎么种高产作物了。”

“不仅是农书。”源程补充,“还要印些通俗故事,教百姓识字。”

“这个好!”采薇眼睛一亮,“我可以把将军的故事写成话本,让大家知道‘天兵’的来历。”

“我的故事就算了。”源程摆手,“多写写百姓的疾苦,还有我们是怎么帮他们的。”

“明白。”采薇记下,“就写‘兴汉府新政’,让更多人来投奔我们。”

两人边走边谈,不知不觉来到了造纸坊。

匠人们正在晾晒新制的水纹纸,雪白的纸页在风中飘扬,像一片白色的海洋。

“将军,您看!”一个匠人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纸,“用淀粉浆处理过的纸,晾得更快了!”

源程接过纸页,果然干爽挺括。

“好!”他大声道,“加快生产,下个月要印一万张!”

“是!”匠人们齐声应和,干劲十足。

源程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就是他想要的。

不是称王称霸,而是让这片土地上的人,都能活得像个人样。

“采薇,”他忽然说,“等天下太平了,我们就建一座大大的图书馆,把所有的好书都存进去,让人人都能看。”

“嗯!”采薇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还要建学校,让孩子们都能读书。”

“对。”源程笑了,“还要印报纸,让大家知道天下事。”

“报纸?”采薇好奇地问,“是什么?”

“就是……每天印一张纸,上面有新闻,有故事,有知识。”源程解释,“花几个铜板就能买一份,人人都能看。”

“这太神奇了!”采薇惊叹,“将军,您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啊?”

源程笑而不语。

他装的,是一个民族千年的智慧结晶。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智慧,一点点洒向这片乱世。

用造纸术承载。

用印刷术传播。

让知识的种子,在五代十国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他知道,这条路漫长而艰辛。

但他无所畏惧。

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有信念,有智谋,有伙伴。

还有……那在印刷之术中,悄然绽放的文明之光。

这光,将穿透乱世的黑暗,照亮未来的征程。

首到天下归一,首到盛世降临。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