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当日,锣鼓喧天,好是一番热闹。府门内外到处红绸锦色,在晨曦透过梅雕窗棂时,我被一群婢女扶着走出了房门,接下来的事情也变得顺理成章,跨火盆,拜天地。等忙完这一系列的事时己经到了夜晚。我被婢女搀扶着进入红绸摇曳的新房内,苏绣的绸缎背面上铺着红枣,桂圆。
遣散了下人之后,我便自己掀了盖头,又取下厚重的金钗和步摇之类的发饰,坐在桌前悠闲的吃着茶和七巧点心。桌上花烛的烛光倾洒在我的肩头,房间内弥漫着熏香,弄得我有些昏昏欲睡。
大概在等了一炷香的时间,端王才推门进来,他一身大红的首径长袍,腰间挂着白玉,眼中又满是疲惫。
我看他如此便问:“前厅应付的可还顺利,你过来坐会儿,我同你谈些事。”我见他坐下以后便开口道:“你如今想要与其他皇子争夺储君之位,可又刚回京不久。我帮你分析一下现在的局势。陛下的子嗣还算多,一共有十一位,五位公主,六位皇子。除开公主与三位尚且年幼的皇子外,便是二皇子德王与五皇子康王,”我停顿了一下,又问道:“你有在听吗?”他抬头错愕了一下,才回道:“有在听”。我叹了口气接着与他说:“二皇子在朝中势力很大,朝中官员有三分之一都倾向于他。五皇子看着对储君之位不在乎,实则也在暗处布置着,朝中也有不少官员站他。你常年在边关,与朝中官员相连甚少。在这一点上你可有打算?”他思考了一会儿回应道:“朝中官员,文官与我相连的确很少,但武将那边倒有不少的联系。我打算先从这方面入手。”我见他有打算,便也不再多说。
西周的红烛摇曳,我想说的话却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踌躇的开了口:“你可知道我父母他们埋葬在哪里?”
“知道,以后有空了我带你去。”
我知道是他替我父母和阿姐收的尸,心中的万千感谢,在此刻也化为了一句“谢谢。”
我不等他回话,接着与他说:“明派几个贴身婢女来,最好会点武功。另外你这府里的探子还有些多,看来这京城之中有不少人都想要查你。”我见他嘴角勾起一抹笑:“行,我明日派几个死士来,至于府里的探子,我知道,过两日我再想办法除去。不过你大可放心。‘候春’这处院落没有探子,你可以放心的住。”我帮着他出主意“府里探子的事情。你不好出手,我来做,当家主母打发下人,说来也好听一些,你只需要配合便好。”
他静静的看了我良久,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我被他看的有些心烦,“你要是觉得……”我话还未说完,他便慌忙打断:“没有,你做便好,我信你,我,我只是在想……”
“想什么?”
“想你是不是还不知道我的姓名?”
“为什么会这样问”
“因为你一首叫我殿下,没叫过我的姓名。”
我觉得他这话问的奇怪,他是皇子,我不喊他殿下,该喊他什么?便疑惑的问他:“可是每个人都是这样喊你。我不能吗?而且你本来就是皇子。”
“可是我们成婚了。”
这是什么逻辑。
但我还是耐心的询问他“那你觉得我应该如何称呼你?”
“我叫祝明安,你唤我明安可好”
“可以,那你是不是也应该不再唤我为沈小姐?”
“我唤你梨落可好”
“可以”
那之后我们又随便聊了些,夜渐渐深了,他见我有些撑不住便对我说:“梨落,今日就先谈到这里吧,你早些休息。”他停了一下又接着说:“我去耳房睡。”说着他便走出了房门。看见他离开,我心里想着,他原来还记得那三条约定,是个不错的合作对象。
窗外的月光照亮着人们行走的路,我躺在床上思考着很久以后的未来。
小剧场:
沈梨落:事业,事业,事业
祝明安:他知道我的名字了,还同意让我唤她的名,开心。
沈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