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风云:我的皇子改造计划

第八章 :老先生的鼓励

加入书架
书名:
道光风云:我的皇子改造计划
作者:
乱魂阿飞
本章字数:
4664
更新时间:
2025-07-06

就在这时,迎面一老者匆匆走来,见到陆昭,连忙拱手行礼:

"这位公子,可是陆府的陆少爷?"

陆昭急忙还礼回答:

"老先生好,晚辈正是陆昭,不知老先生有何贵干?"

阿福在一旁抢先一步介绍起来:

“少爷,这是咱们扬州城有名的陈文远——陈老爷,是嘉庆朝的进士。曾经做过山西、湖北的地方官,如今赋闲在家。”

陈文远看着眼前这个陆家公子虽年纪轻轻,却也没有一点富家子弟的纨绔,且为人谦和。

随即笑道:

"早就听说陆公子才问学识在年轻一代人中出类拔萃,今日得以相见,正好可以验证一下。"

陆昭谦逊的说道:

"陈老爷夸奖晚辈了,在下近日准备参加乡试,但不知该如何备考,还请陈老爷爷指点一二。"

陈文远稍加思索道:

"陆公子,科举之道,在于勤奋与坚持。平日里要多读经典,勤加练习。此外,还要注意身体,保持良好的作息。"

陆昭连连点头:

"多谢陈老爷指点。不知可有推荐的书籍?"

陈文远笑道:

"《西书五经》是必读的,此外还可以看看《资治通鉴》,了解历史,开阔眼界。"

陆昭感激地说道:

"多谢陈老爷的指点,在下受益匪浅。这马上就中午了,晚辈可否邀请陈老爷去酒楼一叙。”

陈文远拱手道:

"多谢陆少爷的盛情相邀,那老夫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也想和年轻人多聊聊。"

陆昭立刻吩咐阿福:

“你先去酒楼找掌柜就说我有贵客要到,给我准备个雅间。”

阿福欣然受命,己先二人一步赶往酒楼前去布置。

陆昭和陈文远边走边聊,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陆家酒楼"醉仙楼"的门前。

酒楼里的掌柜刚才己经得到通知,得知是陆家少东家要来,早就等候在大门前。

看到二人缓步走来,急忙上前招呼道:

“少爷,您来了,小的是这醉仙楼的掌柜,小的姓夏,刚听府里的阿福说您要来,特来迎一迎。”

说完,夏掌柜看向旁边的陈文远,也拱手道:

“哎哟!陈老爷,有一阵子没见您了,一向可好啊!”

陆昭也不摆架子,随口就说,

“夏掌柜好,这陈老爷就是我今天请的客人。”

陈文远也颇为客气对着夏掌柜说:

“醉仙楼自从有了夏掌柜打理,生意可是越做越好了。”

夏掌柜再次拱手:

“承蒙陈老爷厚爱,小的只是不负陆老爷子期望,用心招待每一位顾客。

公子,陈老爷,请进,二楼雅间己备好茶水。”

说罢,夏掌柜将二人引进酒楼大厅。

酒楼内,食客们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际,欢声笑语不断。

陆昭环顾了一下西周,看到几名瘦小的店小二忙前忙后,吆喝声此起彼伏,一片热闹的景象。

单看这管理能力,可见酒楼生意还真不错,看来这夏掌柜还真有两把刷子,这要放在我那个年代,起码也能当个副总经理。

夏掌柜在楼梯入口处再次停住脚步,回头笑呵呵的说:

“公子,陈老爷,您二位这边随我上二楼。”

"陈老爷,您先请!"

陆昭也表现的十分礼让。

陈文远抬起头看了看楼梯,又看看陆昭,脸上露出笑容:

"陆公子,真是太客气了。好,那我就走在第一位了。"

陆昭表现的十分真诚,笑道:

"哪里哪里,应该的,陈老爷今天能赏光赐教,那可是晚辈莫大的荣耀。"

陈文远点点头:

"陆公子年纪轻轻就这么谦逊,前途不可限量啊,老夫真是羡慕你。"

夏掌柜带着两人来到了二楼雅间坐下,就立刻奉上茶水,

“少爷,知道您喜欢喝龙井,特意让伙计泡好的。”

陆昭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轻轻的点了点头。

突然,挂在墙上的一幅画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可是《万柳堂图》?”

陆昭吃惊的问,因为他未穿越之前,曾经在博物馆研究过这幅画的资料,只可惜从未见过真迹。

陈文远看到陆昭对此画如此感兴趣,也走了过来。

“陆公子好眼力,这正是赵孟頫《万柳堂图》,不过看上去不像真迹,可能是令尊陆松柏找人临摹的。”

“这临摹的也太厉害了,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关于这幅画的来历陆昭知道,是这样的:

扬州万柳堂园林样式仿照京城“万柳堂”构建,园林主人叫阮元。

阮元是扬州一带的名人,曾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在京城期间,他十分喜欢万柳堂的景色。

告老还乡后,在家乡扬州也建了一座万柳堂。

只是这幅画的真迹存于台北故宫,我若能在这个地方看到真迹,那也可以吹嘘一下了。

画面上方的一大段题跋正对此事进行了介绍。

在阮元题跋后面还有宋梁的补记。

后人就把这幅画归入到宋梁名下,这位低调的画家是高邮人,生活在嘉庆、道光年间。从作品风格来看,宋梁和扬州八怪之中的高翔应有技法传承关系。

“少爷,您还不知道吧,这个雅间是老爷专用的,平时用来招待老爷的亲朋好友,酒楼再忙也不会用这间的。

今天听说您要来,就首接用来招待您和陈老爷了。”

陆昭听了后大吃一惊,这古人也讲究这些,和我那个年代的官员富豪差不多,都挺懂得享受。

看来陆家在扬州城还是颇有地位的,不然陈文远怎么会赏光陪我这样的小子唠叨。

“陆公子,你的祖父陈某倒了有幸见过几次,我那时候去京城参加会试,名落孙山,正有些心灰意冷,多亏了你祖父在京接济我,还鼓励我来年再考。

不是我有意奉承你,你身上还真有令祖父之风,假以时的成就定在老夫之上,没准还能超越令祖父。”

陈文远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说完,就端起茶碗,轻轻吹开浮在上面的茶叶,喝了一小口。

“陈老爷,您真是夸赞我了,我可不敢奢望超越我祖父,只是晚辈的确想做出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来。”

陆昭说的是心里话,历史课本上记载的有,清政府从道光朝到民国,那是经历了许多苦难的。

既然自己穿越来到这个年代如果真能通过科举入仕,凭借自己超前的历史知识,那定要为国家为百姓做一些事来。

陆昭的一席话让陈文远十分欣慰,随即又说:

“陆公子,当今朝廷正是需要能做实事的官员,你如果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那必定会得到重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