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村鬼事

第21章 村民聚齐

加入书架
书名:
孤村鬼事
作者:
麦高芬
本章字数:
3754
更新时间:
2025-07-07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吃过了早饭我们一行人便开着车往黑石崖子村返。一路上孙老道都在抱怨说山子晚上打呼噜,吵的他一夜没睡好,所以没过多久便在后面打起盹来。山子倒显得格外的兴奋,说他第一次住这么好的宾馆,被子轻轻的,床还是软乎的,唯独茅房里的马桶太高了,踩在上面老是站不稳,这一点让他十分的不适应。

回到村里时己经快要到傍晚了,我们依旧把车停在村口的空地上,山子昨天己经学会了打开车门的方法,所以车刚停稳他就率先跳下车跑去村里喊人过来拿东西了,我和林浩则开始把后斗里面的东西往下卸。孙老道反而像是个大爷一样,把手一背,眺望着周围的群山感慨道,“巴山楚水凄凉地,二三十年······。”

还没等他感慨完,林浩走过去朝着他屁股就踢了一脚,叫骂道,“凄凉个你大爷,赶紧过来帮忙搬东西。”

孙老道被他踢的蹦了起来,立刻抗议道,“贫道乃是方外的高人,你能不能放尊重一些。”

我听他这么一说,故意打趣道,“好的,高人,那你还想不想要钱了。”

一听到钱,孙老道立马蔫了,把手里的拂尘往后腰一别,挽了挽道袍的袖子过来开始帮着我们往车下卸东西,嘴里还不停的唠叨,“哎,贫道失策了,应该先拿了钱再上车的,我说你们可不许赖账呀,说好到了村里先给我一千的,这会儿应该兑现了吧。”

我假装没听见,转头继续卸东西去了。孙老道想必也知道我不会赖他的账,并没有继续纠缠,也搭手帮我们干了起来。

东西卸的差不多时,村子里乌央乌央的走出来二三十口子人,最前面就是老村长的儿子大个子,他远远看到我们,咧嘴笑着就跑了过来。

我们刚来村里时没见到过其他村民就只遇到了大个子,是他领着我们首接去了村长家,第二天去县里买东西走得早,所以也没有机会见到其他人,不过听老村长说现在黑石崖子村就剩下几十口子人了,看状况这回差不多一下子全都出来了。

山子应该是己经把刘先生不肯来,我们另外请了位出家的老道过来的事情告诉了老村长和其余的乡亲,对于孙老道的身份他一定也是添油加醋的描绘了一番,所以以老村长为首的众人一见到孙老道便称呼‘仙长’,还齐齐行礼问好,态度十分恭敬。

孙老道似乎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对他见礼,顿时露出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但很快这种表情就被他掩饰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高深么测的样子,他打了个拱手,微微弯腰道,“贫道有礼了。”

看他拿腔作调的样子,林浩忍不住小声吐槽,“这老东西真他妈能装。”

我瞪了他一眼示意他别乱说话,要是让乡亲们听见难免会多想,万一再从我们的态度上察觉出孙老道其实并不是什么正儿八经老道肯定会不乐意的,到时候麻烦的还得是我们。

寒暄了一阵之后,老村长便安排出来接我们的那些村民把我们买回来的东西搬进村里,我和林浩想去帮忙也被他们谢绝了。跟着众人来到村长家后面的一个院子。我和林浩到这儿以后还没有来得及在村里好好走动一下,所以之前也没有注意过这个院子,这里明显和村里的其他院子有些不同,因为它的围墙比一般农户家的院墙高了许多,墙上还刷着大红字的标语,虽然字迹己经模糊,但依稀可以看出写的是‘穷山恶水不可怕,大寨精神放光芒’。大寨是太行山区腹地的一个小山村,和黑石崖子村一样,那里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在五十年代初期,那里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将坡地垒成了水平的梯田,实现了粮食大丰收,也因此成为当时各地农业学习的典范,这道标语看来也是那个年代遗留下来的。大院门口挂着个褪了色的木牌,写着‘黑石崖子村村民委员会’几个字。

“我操,这地方一共就这么二三十口子人竟然还弄了个村委会!”看到牌子上的字,林浩不由自主的脱口道。

“闭嘴,别瞎说。”我低声呵斥了他一句。

老村长走在前面,他似乎是听到了林浩的话,回头跟我们解释道,“别看咱们村现在人口是少了点儿,但搁在三西十年前林场还在的时候,咱们也是这附近十里八乡数得上的人口兴旺的村子,村委会的这个院子也是那时候修的,这几年村里人口少了也没什么公要办,所以除了偶尔开个集体会议传达下上面下来的政策啥的,平时也不怎么有人上这里来了。”

我赶紧点头,跟着称是。

村民们把东西往村委会的一间空房里搬,老村长回头接着刚才的话茬继续对我们说,“过去村子里人丁兴旺,村干部也有好几个,大伙各自负责不同的工作,只是到了现在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这点子人也用不着那么些管事儿的了,说实在的,就连我这个村长其实也没什么大用处,只不过是大伙儿抬举我,这么多年也习惯了,有啥事儿还都愿意让我来牵个头儿拿个主意,我也就厚着脸皮干到了现在。”

“那也是您老德高望重,大伙儿都信任您。”我赶紧点头,还忙不迭的送上了一个不要钱的马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