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于青萍之末。
东澜深夜的高楼玻璃幕墙反射出微弱的冷光,在无声中切割着城市的轮廓。而这一夜,属于“宋苒苒”的名字,正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出现在某些人的记忆、惶恐与梦魇中。
?
LUX项目组总部,会议室内一纸电子函的打印版正被几位核心合伙人反复传阅。
这是一份《光影专利回溯声明》,落款RA—03私人集团,主签人为S·RanRan。
函中列出LUX光影投影底层逻辑与苒苒七年前的“镜像序列”原案重合率达89.3%的技术对照,还附上影像对比文件与图谱证据,甚至连“镜像光栅角度错误校正算法”都己申请回溯权。
不仅如此,该集团正在海外提交临时技术禁制令,要求LUX暂停所有线上技术展示。
会议陷入死寂。
“她疯了。”有人低声咒骂,“她真的疯了。”
“这不是疯。”厉牧野缓缓开口,声音近乎冰冷,“这是清醒到极致的狙击。”
他看着那封文件,薄唇紧抿,眼底似有隐火翻腾——
她的出手,并未正面对撞,却精准干入了整个项目运行的命脉处。
此时苒苒走进旧画室,手抚过一张老旧画布。是七年前的实验草稿图,名叫《柔光裂影》。
当时,她把它做成了一个可交互的装置,用的是主动光感追踪算法和她亲手设计的视觉界面。
她还记得那天,厉牧野站在实验室门口看了她很久。
他说:“一个学艺术的,居然也懂这个。”
她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
她确实是视觉艺术出身,却在研究生阶段辅修了交互神经学与人机界面——她是那个年代极少数能把光影表达与技术逻辑打通的人,也是“镜像序列”早期原型装置的主设计人之一。
她当年被选进实验组,不是因为关系,也不是运气。
是因为她足够好。
好到足以让那些人后怕。
而厉牧野……
他曾在深夜的测试间帮她调试光频,也曾在展前布置现场时脱下外套为她挡住破碎灯管溅起的玻璃。
他是她最信任的那个人。
所以后来,当他第一个签字说“实验未达标”时,她才会一夜之间,心死如灰。
“宋苒苒,不适合出现在系统归属表里。”
她记得那份盖了章的文书上,写的是这样一句话。
她还记得,是谁写的,是谁签的名。
灯光下,她重新翻起那张草图。
图纸上有她的签名,也有当年那个实验代号:M.SQ / Ran·Prototype_A。
她收好它,放入随身的记事本中。
这是她的履历。
也是她的证词。
她回头看了一眼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空间,眼神没有留恋。
她还记得七年前,初春。
苒苒抱着卷图坐在实验楼走廊,被厉牧野走近时头发还沾着粉笔灰。
“你又没睡?”
她没回头,只“嗯”了一声。
厉牧野低头看她画的图纸,“你知道你这种人最危险?”
“我?”
“你习惯独自证明真理,一旦有人想剥夺你的一部分光,就会激怒你。”
苒苒笑,“你看透我了?”
“不是看透,是羡慕。”
她愣了愣,那一瞬间,她信了这句话。
可多年后她才明白——
那不是羡慕,是预判。
他预判她的才华,提前布好了“驯服”的陷阱。爱、信任、认可,不过是利刃裹糖。
她再聪明,也只是被精密计算过的棋子。
她现在不是来怀旧的。
她是来,做清算的。
?
苏姝的“消失”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暗中投递了一份实名举报信,指向当年LUX项目管理链条中研发管理部副主管夏婉与战略资源总监沈聿舟“违规代签”、“虚假资质审查”、“项目经费流向不明”等问题。
其中,一段会议录音音频己开始在暗网流转。
“你自己不签可以,苒苒那边我让人搞定。”
“她不是不肯嘛……那就找人顶了。”
署名模糊,但声音几乎对得上。
沈聿舟办公室气氛凝重,他摘下眼镜,额角青筋微跳,拨出一通电话。
“夏婉,你的人露馅了。”
“你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建议你备份资料,我不想陪你一起塌。”
夏婉沉默,咬牙,“……我知道了。”
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资料,是苒苒故意“留下”的引线。
两人职位不同,却是“镜像序列”原始项目转化为资本产物过程中的核心推手。
沈聿舟,表面是集团高层与董事会之间的传话筒,实则长期操盘“资源调拨”的灰色流程。他将苒苒的实验成果包装成“无主模型”,重新立项投向市场,自己抽走分润权限。
他从不动手,只递刀子。他擅长调配关系,制造壁垒,藏在合同后、章程里、时间节点之间。
夏婉,表面是冷静干练的技术中层,实则在七年前的项目签署中,动用了“代签”权限,篡改了苒苒应有的署名权与专利归属。她拿了代言奖金、申报了项目奖项,还在内部公开场合里,声称“苒苒只是辅助美工”。
她不是不懂光影原理,她只是不愿承认,一个艺术生可以超越她一个技术官员。
他们以为,苒苒不会回来。
更以为,她若回来,也不过是个死人证词。
而现在,那张她留下的草图,那个“Prototype_A”的签名,己经成了压在他们头顶的审判锤。
她不急。
她只是,放他们自己去踩。
?
此时,路彦正坐在母亲病床前,手中是一张折痕密布的旧照片。
照片背面写着:
“初始节点,记录编号 001——授权者不详。”
他靠在病房门后,久久未语。
他己经确认,“镜像序列”最初的那份系统授权审批,是在某个“灰色权限”下通过的。
而签字人,并非父亲路清远本人。
——而是,路清远代替某位“董事会影子席位”签的名。
他盯着父亲留下的私人文件夹,指尖掀开时,终于看见一封被夹在中间的纸条。
“有些人要死,是为了守住体面。”
他望着那句话,忽然觉得讽刺至极。
那么,宋苒苒当年的“必须死”,是不是也是某种“守住体面”?
?
就在中层连环塌方的同时,一段“镜像序列原型装置”的实拍演示视频被上传至视频平台。
视频画质模糊,但可清晰看出装置设计与LUX当前展示版高度重合。
视频下方配文简短有力:
“原创不该被抹去。”
评论区瞬间沸腾,有人开始人肉当年的实验主理人。
“宋苒苒”这个名字,再次被顶上热搜。
而LUX公关部却在第一时间选择了“沉默”处理。
因为他们知道——删不完。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宋苒苒早己启动的“镜像归权计划”。
她不再需要与任何人正面对抗。
她只需要拨开那些被掩盖的底层逻辑,让真相自动浮出水面。
?
在自家阁楼暗室内,苒苒再次打开了那本黑皮笔记本。
E发来的新指令己出现:
“节点048:路清远账户转账记录 · 储存在大都会银行东澜支行服务器 · 编码:M13-V42。”
她盯着这串编码,轻轻点头。
下一个回合,她要让所有人看到——
当年那场“设计她死亡”的局,不仅是个人抛弃,更是体系的合谋。
而她,将用自己的方式,将所有人一一撕裂。
她笑了笑。
“游戏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