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每一步都像在雷区里跳舞,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根据尘封阁老板周默然和AFPI研究所的线索,我制定了三重渗透计划,每个环节都交织着风险与转机。
在安全屋,我用离线设备调出近15年的卫星地图时序图层,死死盯着屏幕上的科技园区。对比后发现,2014年,也就是周默然“死亡”的第二年,这片区域突然开始大规模地下施工。
地表建筑原封不动,却莫名加装了电磁屏蔽层。市政公示说是改建数据中心,但图纸里那些夸张的防震缓冲层和独立通风系统,分明是高密级实验室的配置。
我决定伪装成消防检查员,利用老旧建筑消防备案的漏洞混进园区,重点探查3号楼地下室——图纸上标注的“备用发电机房”,80cm厚的墙体连通风管道都没有,怎么看都像个隐藏入口。我特意带上改装过的电磁脉冲检测仪,它能捕捉到怀表28.5Hz的异常共鸣频率。
我在深网论坛里用“克罗诺斯计划”这个代号疯狂搜索,终于挖到2012年的匿名帖,里面提到“相位校准器在动物实验中导致时间感知错乱”。
联想到周默然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的论文,那些被刻意涂抹的关键参数,让我后背发凉。我盯上了前研发助理李锐,他现在是废弃医院的守夜人。调查发现他儿子得了罕见病,天价靶向药一个疗程就要120万。
我把仿制药和威胁信塞进他信箱:“AFPI的债该还了。明晚墓地见面,否则药变毒剂。”还在会面地点埋好电磁干扰器,一旦触发,怀表就能进入15分钟的“伪休眠”状态。
市政档案库的防护堪称铜墙铁壁,双门禁虹膜认证加上纸质档案RFID追踪。但我发现每天18点,保洁人员会通过气动垃圾管道首通库房后巷。
我咬咬牙,把自己塞进内衬铅皮的垃圾箱——这样能避开热成像探测,跟着垃圾滑进禁区内仓。核心区恒温恒湿系统每天凌晨2点排放冷凝水,湿度监测会有7分钟的空白期。
这7分钟就是我的机会:用液氮速冻防盗传感器线路,用激光显微镜头读取档案微刻水印,再替换掉提前伪造的档案袋——里面的石墨烯薄膜能完美模拟原文件的重量和质感。
为了以防万一,我给自己上了双重保险。潜入前,我故意回忆林薇濒死的画面,向怀表释放强烈的恐惧脉冲。
实验数据显示,它“消化”这些情绪需要12分钟,足够我完成关键操作。我还在牙槽里植入了氰化物胶囊,一旦怀表检测不到生命体征,就会进入72小时休眠,这是我最后的底牌。
当我在凌晨2点07分,用激光对准AFPI-073号档案时,水印里的文字让我瞳孔骤缩:“时空锚点校准记录-受试者CMR(周默然),相位偏移误差:+3.2秒/24h(不可逆累积),解决方案:寄生体能量反哺(详见‘时蚀器’协议)”。
怀表突然剧烈震动,猩红的倒计时在表盘亮起——01:59:59。应急照明瞬间熄灭,气密门液压锁死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黑暗中,我的呼吸凝成白雾,手背上青筋暴起。怀表在掌心跳动得像颗心脏,倒计时的红光照亮档案末尾的警告:“所有寄生体将在能量枯竭后回溯至锚点诞生处——2013.4.1 AFPI地下实验室。”
紧接着,通风管道里传来金属刮擦的声响……
我终于明白,周默然从来都不是研究者,而是第一个实验品。
那个猩红的倒计时,指向的是所有时蚀器携带者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