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轩与南宫璃从密道脱身后,一路星夜兼程赶回京城。二人虽在途中遭遇数次截杀,但皆被一一化解。待他们踏入城门时,己是晨光熹微,街道上人影稀疏,唯余几声鸡鸣划破寂静。
皇宫门前,金甲侍卫如雕像般肃立,见得赫连轩身披战袍、满身风尘而来,知是大事临头,不敢怠慢,立刻通传入内。
御书房中,皇帝正批阅奏章,眉头紧锁。听闻赫连轩与南宫璃求见,并称有“颠覆朝纲”之要事禀报,当即放下朱笔,命人速速带入。
殿内檀香袅袅,龙案后,皇帝端坐如山,目光沉静却锐利如刀。他扫过二人,缓缓开口:“赫连世子,你深夜闯宫,所为何事?”
赫连轩上前一步,拱手而拜:“启禀陛下,臣与南宫小姐己查明神秘组织与朝中奸臣勾结之实证,其阴谋昭然若揭,请陛下明察!”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几名大臣面露惊疑,有人冷笑,有人沉默,更有人悄悄交换眼神。
南宫璃不卑不亢,取出幻影时空镜,轻轻一转,镜面泛起淡淡光芒,一封封密信浮现而出,皆为赫连风与户部尚书、兵部侍郎等人往来的证据。她将这些书信呈上,语气坚定:“这些字迹、印章皆可验真,且每一封信都记录了他们如何策划政变、煽动民乱、扰乱边疆的罪行。”
皇帝接过密信,仔细翻阅,脸色愈来愈冷。他的手指轻抚腰间玉佩,似有所思。
赫连轩继续道:“陛下,这些人非但不是朝廷栋梁,反而是潜藏于庙堂的毒蛇。若再迟疑,只怕盛元江山危矣。”
皇帝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震人心魄:“你们所言属实?”
“句句属实!”南宫璃应声答道,“若有半句虚言,愿受军法处置!”
殿内气氛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片刻后,皇帝猛地拍案而起,怒喝一声:“来人!即刻查封所有涉案府邸,封锁朝堂,彻查此案!”
圣旨一下,整个京城顿时风云骤变。
赫连轩调遣赫家军队配合禁军,分头包围各大奸臣府邸;南宫璃则暗中派遣“暗影阁”高手监视各处动向,防止有人通风报信或趁机逃窜。
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在皇城之上时,一场雷霆风暴己然席卷而来。
户部尚书府中,兵士破门而入,只见那尚书正欲换装潜逃,却被当场擒获。他在阶下跪倒,面色惨白,口中喃喃:“不可能……怎么可能……”
兵部侍郎更是嚣张,竟敢持剑拒捕,结果被赫连轩亲自出手制服,一枪点地,吓得他魂飞魄散。
至于赫连风,这个一首躲在家族旁支阴影中的野心家,此刻也终于暴露在阳光之下。当他被押入刑部大牢时,眼中仍带着不甘与怨恨,嘴里不停念叨着:“我不服……我本该是赫家的主人……”
“你配吗?”赫连轩冷冷地看着他,眼神中没有一丝怜悯。
这一日,京中震动,百姓议论纷纷。街头巷尾,皆传“赫家世子与南宫小姐联手揭露朝中奸党”,更有甚者称其为“双璧除奸”。
而在皇宫深处,皇帝独自坐在御书房中,手中握着一枚未署名的信件,久久不语。那信上的字迹工整有力,却又透着一股熟悉的气息。
他轻叹一声,低声自语:“原来,还有人在幕后……”
与此同时,在一处偏僻的小院中,一名身穿黑袍的男子静静站立,望着远方的皇宫方向,嘴角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
赫连轩与南宫璃并肩走出皇宫时,阳光正好,春风拂面。
她侧头看他一眼,笑盈盈地道:“这回可是扬眉吐气了。”
他点头,却不语。
“怎么,胜仗之后反倒闷闷不乐?”她打趣道。
赫连轩望向远处,目光深远:“今日之事,不过是掀开了帷幕的一角。真正的对手,或许才刚刚现身。”
南宫璃闻言,笑意收敛,也望向远方。
两人沉默片刻,忽然,南宫璃轻声道:“对了,你在密室里听到的那句话——‘你以为,这只是阴谋的终点吗?’”
赫连轩眼神一凛。
“你觉得,是谁说的?”她问。
“不知道。”他摇头,“但我一定会找出答案。”
南宫璃轻笑:“那我就陪你一起找。”
风吹起她的发丝,也吹动了两人心中的战意。
江湖未平,朝堂未定,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