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糊千金闯祸记
在白家大宅门的深院里,白雅萍就像一朵养在温室里的娇弱小花,天真烂漫得仿佛不谙世事。她眨巴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嘴里时不时蹦出些让人忍俊不禁的话语,却总是在不经意间捅出大篓子,真真是“懵懂误事惹人愁”。老话说“无心之失最要命”,放在她身上,简首再合适不过,她的故事,活脱脱一部令人捧腹又叹息的“闯祸实录”。
白雅萍打小就透着股“迷糊劲儿”。六岁那年,白家办赏花宴,小姑娘看着满园春色心痒痒,非要摘朵最漂亮的牡丹送给奶奶。她踮着脚尖,伸手去够高处的花枝,结果“扑通”一声掉进了池塘。丫鬟们吓得尖叫,七手八脚把她捞上来时,她却还攥着半朵蔫巴巴的花,咧着嘴笑:“奶奶,花、花摘到啦……”浑身湿漉漉的模样,活像只落汤鸡,逗得众人又急又笑。老爷子白萌堂吹胡子瞪眼:“你这丫头,做事怎么毛毛躁躁的!”她却歪着脑袋:“可是花儿真的好看嘛……”
待字闺中的白雅萍,更是把“天真无邪”发挥到极致。到了议亲的年纪,家里给她相看了不少人家。有次,一位门第显赫的公子来拜访,白雅萍躲在屏风后偷看。丫鬟问她意见,她托着腮帮子认真道:“他说话摇头晃脑的样子,好像私塾里背书的先生哦!”丫鬟憋笑:“小姐,人家那是有学问。”她却皱着鼻子:“可我觉得他像只摇头的老母鸡,不好看!”这话传到老太太耳朵里,差点没把老太太气晕过去。
成婚后,白雅萍的迷糊属性依旧没改。有一回,丈夫让她去绸缎庄选料子做新衣。她在店里转了一圈,被一匹绣着小兔子的布料吸引,眼睛都亮了:“这个小兔子好可爱!我要给儿子也做一件!”完全忘了是来给自己挑衣服的。等抱着布料回家,丈夫看着这孩子气十足的料子,哭笑不得:“夫人,这是给小孩子穿的……”她却眨着眼睛:“可小兔子真的很乖呀!”
真正让白雅萍闯下大祸的,还是那次失手摔了儿子。那天,白家上下都在忙大爷的事,人心惶惶。白雅萍抱着儿子在院子里晃悠,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子。突然,一只花猫“嗖”地窜过去,她吓得手一抖,怀里的孩子就掉了下去。这一幕正巧被路过的詹王府小姐看到,詹家本就和白家有过节,这下更是抓住把柄不放手。白雅萍跪在地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可事情己经无法挽回,这件事不仅让白家陷入危机,也成了她心里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经历了这场变故,白雅萍整个人变得更加恍恍惚惚。她常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对着空荡荡的摇篮发呆,嘴里喃喃自语:“都怪我,是我不好……”家里人看着她这副模样,既心疼又无奈。二奶奶经常来陪她说话,安慰道:“妹妹,别再自责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日子还得往前过。”她却只是木木地点头,眼神里满是迷茫。
白雅萍偶尔也会“迷糊”出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有次,二奶奶让她帮忙照看药行账本。她坐在柜台前,盯着密密麻麻的数字犯了愁。这时,一个伙计来报账,她听得云里雾里,最后大笔一挥:“行了行了,知道啦!”等二奶奶来查账,差点没昏过去——白雅萍竟然把药材价格全记成了自己喜欢的点心价格。“桂花糕五两银子一斤?”二奶奶哭笑不得,“雅萍,这是药价!”她涨红了脸:“我、我刚才想着点心,就……”
后来,白家遭遇危机,众人忙着西处奔走。白雅萍也想帮忙,却总是帮倒忙。她自告奋勇去给客人奉茶,结果慌慌张张的,把滚烫的茶水洒在了客人身上。客人跳起来大叫,她吓得脸色苍白,连连道歉:“对、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有意的……”二奶奶赶紧过来打圆场,等客人走后,无奈地说:“妹妹,你还是去后院歇着吧,这里有我呢。”她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我就是想帮忙……”
白雅萍的一生,都在迷糊与闯祸中跌跌撞撞地前行。她就像一只迷了路的小羊,在命运的风雨里茫然失措。那句“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若是用在她和这些祸事上,倒也有几分贴切。她的故事让人忍不住发笑,笑过之后却又满是叹息。在大宅门的风云变幻中,她的柔弱与天真,既是她的可爱之处,也是她的悲剧根源,就像一首带着淡淡忧伤的歌,在岁月里缓缓吟唱,诉说着那个时代深闺女子的无奈与彷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