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林深一切准备就绪,第一关却碰了壁。
原来中学生参加初赛需班级老师推荐,否则考场根本容纳不下蜂拥而至的参赛者。陈老师根据平时表现,推荐了肖雅晴、张政、胡欣、谢春燕、苏芷惜等五人。
林深没想到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精心准备的作文完全派不上用场,只好找到陈老师。
陈老师首言:“林深,就你那作文水平,参加比赛不是浪费名额吗?没推荐你也是为你好。”
林深忙道:“我这次有极大的信心,准备了很好的题材。”
陈老师挑眉:“哦?那你说说看。”
林深无奈,便将自己之前和诗梦讨论的题材和想法和盘托出。陈老师听完眼前一亮:“题材确实不错,但这么好的内容,你驾驭不了啊!文笔不够只会写烂,不如把题材告诉苏芷惜同学,她更能撑得起。”
林深急了:“陈老师,能不能加个名额让我试试?”
陈老师叹息道:“你确实有想法,之前念检讨时的话和今天的题材都看得出。但作文大赛看重文笔,你去了也是白费力气。何况学校规定每班最多5个名额,现在名额己定……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你能证明自己比这五个人中任何一个写得好,我才能替换名额,也得让其他同学心服口服才行。”
林深暗自叹气,心道:现场和他们比拼写作肯定比不过,自己诀窍是靠预先押题……
本遇参赛难题的林深正琢磨是否与推荐名单中的同学PK赢得名额,苏芷惜却看穿他心思,说道:“老公,你该不会想让诗梦帮你作弊吧?这么想参加比赛?”
林深疯狂点头:“这是最好押题的机会,押中满分,押不中大不了零分,概率50%!奥数、物理这些竞赛,就算押中一两题也影响不大啊。”
苏芷惜想了想:“要不我把名额让给你?我安心准备期中考试,让萧雅晴分心,也好趁机超过她。”
林深一愣:“惜惜,你不想和萧雅晴比作文吗?”
苏芷惜摇头:“写作文我未必赢过她,而且全国高手如云,分区赢了也没意义,不如备战期中考试务实点。”
林深心头一暖,抱着苏芷惜亲了亲,立刻拉着她去找陈老师。
陈老师听闻苏芷惜要让名额,先遗憾地看了眼苏芷惜,转而严肃提醒林深:“若想靠别人代写闯过初赛,终究行不通。复赛、决赛都是现场出题,写作还是要靠真本事。”显然,陈老师误以为林深想让苏芷惜代笔。
林深忙解释道:“我有很多想法却写不出华丽的词藻,我想趁这段时间补文学知识。”
陈老师闻言面露喜色——他向来喜欢上进的学生,当即取出一本文学选集:“这里面是优秀青年作者的文章,可拿去看。必要时可临摹,但记住是‘临摹’不是‘抄袭’,抄袭是重罪。你们现在虽是高中时,早点接触青年作者的笔法,也对你们有很大帮助。”
......
当陈老师在班上念出此次参加作文大赛初赛的名单时,众人哗然——林深凭什么入选?
有人议论:“他踢球出风头就算了,这可是作文大赛!他之前长期倒数第二,现在成绩刚到中等,何况作文经常得0分,连题目都读不懂就乱写,怎么能让他去?”
尤其是未入选的周义和班长张政尤为不服。张政作为班上第三名、肖雅晴的倾慕者,满脸不屑:“这种西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凭什么参加作文大赛?”他总觉得林深与肖雅晴走得近,对其处处看不顺眼。
班上第一名胡欣推了推高度近视的眼镜,想起那日林深对自己的“亲吻”,脸色不由得一红,心道:“林深要参加作文大赛?要不要帮他提供些思路?”
肖雅晴则皱起眉头:“没想到你还真能说服苏芷惜和陈老师帮你。你平时是有些想法,但想法不等于能写出好文章啊,你拿什么证明自己?”
唯有团支书谢春燕反应淡然,在她看来,全国作文大赛人才济济,很多人包括她自己,不过是“打酱油”的事,谁去都无所谓。
林深的同桌大飞凑过来:“深哥,你咋说服陈老师让你参加作文大赛的?平时没见你文笔多好啊?”
林深还没开口,后排的仰慕者袁一鸿立刻怼道:“大飞你懂什么?深哥这是不鸣则己一鸣惊人!之前踢球谁知道他这么厉害?听说都可能入选国字号了!深哥全能型选手,现在不装了,作文大赛说不定就是下一个惊喜!”
大飞若有所思地点头:“有道理!深哥威武,我们给你打气!”
一旁的周义却冷笑一声:“呵,踢球靠练还行,写作没几年文学功底能行吗?短时间能提上来?我看你就是去打酱油的,别考个0分为我们学校丢人。”
张政私下怂恿多名同学向陈老师提出质疑,认为自己实力在林深之上,要求通过PK争取作文大赛名额。
陈老师则拿出苏芷惜的月考作文回应道:“这个名额是苏芷惜主动让出来的,你们可以看看她写的文章,若觉得能超过她,再来找我谈。”
众人传阅苏芷惜的作文后纷纷打退堂鼓,被陈老师怼回来了。
但他们中很多人仍认为林深不过是靠苏芷惜让出名额才获得参赛资格,根本没真正的写作水平。
后来大家见作文大赛名额己定,无法更改,便不再纠结于临时争夺名额之事,但内心的不服却未消散。
尤其林深近来变化太大:从前家境贫寒、默默无闻,如今突然变得有钱了;过去是无人问津的“单身狗”,现在却有校花苏芷惜、萧雅晴相伴;曾经踢球笨拙,如今在球场上大放异彩,甚至传闻可能入选国字号球队;就连成绩也从长期倒数提升至中等水平,如今还要参加作文大赛——这一连串的“逆袭”让不少人既羡慕又嫉妒。
在同学们看来,一个人短期内不可能在财富、感情、体育、学业等方面全面爆发,这种“全能型”转变打破了大家以往的认知。
尤其是张政、周义等人,过去因林深成绩差而产生的优越感被彻底动摇,他们认为林深的“全面开花”如同“贴脸开大”,首接挑战了大家的心理底线。
至于其他同学,虽未必有强烈的敌对情绪,但也难以坦然接受身边突然出现一个“神坛级”人物,于是都跟着一起起哄。
在林深看来,大家对他的传统认识都是要被打破的,就是要在你们每一个人最擅长的领域里以决定性的优势碾压,以后大家就只有仰望和崇拜,毕竟没有人会嫉妒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