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张根生来找马向阳。
“向阳,昨天去村长那里的事,我想过了。”张根生说道,
“村长说得也有道理,乡里乡亲的,闹得太僵不好。”
“根生叔,您能这么想就好。”马向阳松了一口气。
“但是有一点我得说清楚。”张根生的语气变得严肃,
“我媳妇儿以后的安全,还得麻烦你多照看着。”
“这是应该的。”马向阳点头道。
“向阳,我知道你是好人,心眼实。”张根生拍拍马向阳的肩膀,
“但有时候对坏人就不能太善良。王麻子那几个畜生要是再敢欺负我媳妇儿,你别客气,该出手就出手。”
“我明白。”马向阳应道。
“还有,我媳妇儿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你要多去看看。”张根生继续说道,
“她人善良,容易被人欺负。”
听到这话,马向阳心中一阵刺痛。张根生对他这么信任,把最珍贵的媳妇儿托付给他保护,而他却……
“根生叔,您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婶子的。”马向阳强忍着内心的愧疚说道。
“好小子!”张根生用力拍了拍马向阳的肩膀,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张根生走后,马向阳坐在院子里,心情复杂得很。
一边是对张根生的愧疚,一边是对柳青的爱恋。这种矛盾让他痛苦不堪。
“不管怎样,我都要救青儿出去。”马向阳在心中暗暗发誓,
“哪怕背负一辈子的愧疚,我也要让她获得自由。”
下午,马向阳又上山踩点去了。这次他走得更仔细,把每一个转弯、每一块石头都记在心里。
这条路他必须走熟,因为这是柳青通向自由的唯一道路。
而在村里,柳青也在做着自己的准备。
她知道仅仅依靠马向阳的计划是不够的,风险太大,成功率太低。她需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保障。
……
第二天一早,村长王大山就急匆匆地来到张根生家。
“根生,根生媳妇!”王大山在院门外喊道,
“在家吗?”
张根生正在院子里劈柴,听到喊声连忙放下斧头:“村长,您来了。快进来坐。”
“不坐了,有急事。”王大山一脸焦急,
“你媳妇呢?”
“我在这儿。”柳青从屋里走出来,
“村长,什么事这么急?”
“是这样,”王大山擦了擦额头的汗,
“县里今天下午就要派人来检查咱们村的情况,说是要看账目什么的。可我那账本啊,乱得一塌糊涂,好多字我都不认识。”
“那怎么办?”张根生关心地问道。
“我听说根生媳妇读过书,有文化,”王大山看向柳青,
“能不能帮我看看那些账本?实在不行的话,帮我重新整理一下?”
柳青心中一动: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机会这不就来了?
“村长,我可以试试。”柳青谦逊地说道,
“不过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
“那太好了!”王大山如释重负,
“根生媳妇,你可是帮了大忙了。走,现在就跟我去看看。”
“媳妇儿,你去吧。”张根生很支持,
“能帮村长的忙是好事。”
“那我去看看。”柳青点点头。
跟着王大山来到村委会,柳青看到桌子上堆着一摞厚厚的账本。翻开一看,果然乱得不成样子。
“村长,这些账是什么时候开始记的?”柳青问道。
“从去年开始。”王大山苦着脸说道,
“我这个人没读过什么书,记账就是瞎记。有时候是我记,有时候是别人代笔,字迹都不一样。”
柳青仔细翻看了几页,心中己经有了底。这些账目确实很乱,但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主要问题是记账不规范,分类不清楚,还有不少错漏。
“村长,这些账主要记的是什么内容?”柳青问道。
“主要是村里的收支情况。”王大山解释道,
“比如卖粮食的钱,买种子化肥的钱,还有各家的工分结算等等。”
“我明白了。”柳青点点头,
“这样吧,我先把这些账目理一遍,看看能不能整理清楚。”
“那就麻烦你了。”王大山感激地说道。
柳青坐下来,开始仔细研究这些账本。凭借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以及曾经在学校附近的兼职帮忙记账的经验,她很快就找到了这些账目的问题所在。
首先是分类混乱。村里的各种收支都混在一起记,没有分门别类。其次是计算错误,好多地方加减法都算错了。最后是记录不规范,有的地方只记了数字,没写具体是什么事情。
“村长,您过来看看。”柳青招呼王大山过来,
“我大概看了一下,这些账目确实有些问题。”
“什么问题?”王大山紧张地问道。
“主要是三个方面。”柳青耐心地解释道,
“第一是分类不清楚,收入支出都混在一起;第二是计算有错误,好多地方算得不对;第三是记录不完整,有些地方看不出来到底是什么事情。”
“那怎么办?县里的人下午就要来了。”王大山更着急了。
“别急,还有办法。”柳青安慰道,
“我可以重新给您整理一遍。把这些账目按照收入、支出、工分结算分开记录,把算错的地方改正过来,把记录不清楚的地方补充完整。”
“你能做到?”王大山半信半疑。
“我试试看。”柳青说道,
“不过需要您配合,有些记录不清楚的地方需要您回忆一下具体情况。”
“好,好!”王大山连连点头,
“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柳青拿出一张白纸,开始重新设计账目格式。她按照标准的记账方式,设计了收入、支出、结余三大类,每一类下面又细分了若干小项。
“村长,您看这样记账是不是清楚一些?”柳青把设计好的格式给王大山看。
王大山虽然不太懂,但一眼就看出这样记录比原来清楚多了:“这样好,这样好!一目了然。”
接下来,柳青开始了繁重的整理工作。她把原来混乱的账目逐一核对,分门别类地重新记录。遇到计算错误的地方,她重新算了一遍;遇到记录不清的地方,她请王大山回忆具体情况。
王大山在一旁看着柳青工作,心中越来越佩服。他发现柳青不仅字写得好,算账也算得快,而且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根生媳妇,你这文化人就是不一样。”王大山忍不住夸奖道。
“村长过奖了。”柳青谦虚地说道,
“我就是学过一点算账的方法。”
“这可不是一点点。”王大山摇头道,
“我看你这水平,比县里的会计都不差。”
柳青继续埋头工作,心中却在盘算着。这次帮村长整理账目,是她在村中展现价值的第一步。只要她能漂亮地完成这件事,就能在村民心中树立起“有用的人”的形象。
而这个形象,将是她获得更多话语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