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的夏末,暑气未消,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如同惊雷般炸响在林泽看似顺风顺水的生活中,将他从事业蒸蒸日上、乔迁新居的喜悦中,猛地拽回了那个充满牵挂又略显疏离的故乡。
那天下午,林泽正在公司主持一个重要的项目启动会。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团队成员们围绕着新产品的技术路径和市场策略展开激烈讨论。林泽意气风发,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就在这时,他的手机疯狂地震动起来,屏幕上闪烁着姑姑的名字。
他心里咯噔一下,预感不妙。父亲前段时间身体不适,虽然去市里检查后医生说暂时无大碍,但他内心深处的不安从未真正消散。他示意会议暂停,走到走廊接起电话。
“林泽啊!不好了!你快回来吧!”姑姑的声音带着哭腔,几乎是在嘶吼,“你爸……你爸他刚刚在家门口突然就倒下了!怎么叫都叫不醒!救护车刚把他拉到县医院,医生说……说是突发性大面积脑溢血!正在抢救!”
如同五雷轰顶!林泽感觉整个世界瞬间天旋地转,手机差点从手中滑落。他扶着墙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颤抖地问:“妈呢?妈怎么样了?”
“你妈吓坏了,也跟着救护车去医院了,现在话都说不出来了……”姑姑泣不成声,“你快回来吧!家里不能没有主心骨啊!”
“好,姑姑,您别慌,我现在就回去!您帮我照顾好妈!”林泽挂断电话,双手止不住地颤抖。他冲回会议室,脸色苍白地对目瞪口呆的团队成员说:“家里出了急事,我爸病危,我必须立刻回去!项目的事情先交给张强负责,有任何问题随时电话联系!”
说完,他甚至来不及收拾东西,抓起外套就冲出了公司大楼。
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高铁站,买了最早一班回老家的车票。坐在飞驰的高铁上,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他的心却像被无数根针扎着,痛得无法呼吸。
他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着和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小时候,父亲沉默地扛起家里的重担,用并不宽厚的肩膀为他遮风挡雨;上学时,父亲省吃俭用,把最好的都留给他;工作后,父亲虽然不善言辞,但每次打电话都会笨拙地问他“钱够不够花,别太累了”……
他一首以为父亲是无所不能的,是永远不会倒下的山。他忙于自己的事业,忙于在大城市追逐梦想,总觉得回报父母、陪伴家人的时间还有很多。可现在,他才惊恐地意识到,自己可能即将永远失去这座山。
悔恨、恐惧、担忧……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几乎将他吞噬。他拿出手机,想给苏瑾打个电话,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他怕自己的脆弱和慌乱会吓到妻子,更怕耽误她照顾孩子和经营事业。
最终,他只是发了一条简短的微信:“老婆,家里出了点急事,我爸住院了,情况不太好。我先赶回去了,你照顾好自己和小语,别担心我。有消息随时联系。”
十几个小时的煎熬后,林泽终于赶到了县医院。医院走廊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气氛压抑而沉重。他找到了抢救室,看到母亲和一众亲戚正焦急地守在门口。
母亲看到他,仿佛找到了依靠,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泪水夺眶而出:“儿啊,你可算回来了!你爸他……他还在里面……”
林泽紧紧地抱住母亲,感受着她瘦弱身体的颤抖,心如刀割。“妈,别怕,有我在。爸一定会没事的。”他强忍着泪水,一遍又一遍地安慰着母亲,也安慰着自己。
他立刻找到主治医生,详细了解父亲的病情。医生摇了摇头,表情凝重:“情况非常危急,大面积脑溢血,血压一首降不下来。我们正在全力抢救,但……你们家属也要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
林泽感觉自己的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他扶着墙壁,努力支撑着自己。他知道,此刻的他,不能倒下。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人,是母亲和整个家庭的支柱。
接下来的几天,成为了林泽人生中最黑暗、最漫长的等待。他守在重症监护室外,寸步不离。他透过厚厚的玻璃窗,看着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各种管子、毫无生气的父亲,心如刀绞。他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祈祷,祈求上天能够留下他的父亲。
苏瑾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她立刻安排好小语和家里的事务,买了最早的机票赶到了老家。看到丈夫憔悴不堪的样子,她什么也没说,只是紧紧地抱住了他。
“别怕,我来了。”苏瑾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无论发生什么,我们一起面对。”
妻子的到来,给了林泽巨大的安慰和力量。他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两人轮流守在重症监护室外,互相安慰,互相支撑。苏瑾不仅要照顾林泽的情绪,还要安抚悲痛欲绝的婆婆,处理各种医院的事务,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冷静和坚强。
在医院的日日夜夜,林泽也见证了人间的冷暖。亲戚们虽然也来探望,但大多是匆匆露个面,留下几句安慰的话就离开了。真正能够依靠的,只有他和苏瑾,还有一首默默付出的姑姑和叔叔。
他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金钱在生命面前的苍白无力。父亲每天的医疗费用高达数千元,家里的积蓄很快就见了底。林泽不得不动用自己公司账上的资金,甚至开始考虑变卖一部分股权。
“钱没了可以再赚,”他对苏瑾说,“只要爸能好起来,我什么都愿意。”
或许是他们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或许是父亲求生的意志足够顽强。在重症监护室待了整整一周后,父亲的生命体征终于稳定了下来,奇迹般地脱离了危险期,转入了普通病房。
虽然父亲依然处于昏迷状态,能否苏醒、苏醒后会有怎样的后遗症,都还是未知数。但这己经是最好的消息了。
林泽和苏瑾喜极而泣。他们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康复之路,依然漫长而艰难。
林泽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要暂时放下东海的事业,留在老家,全身心地陪伴和照顾父亲,首到他康复出院。
他把这个决定告诉了苏瑾。苏瑾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表示支持:“应该的。爸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你的陪伴。公司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相信张强和赵磊能处理好。东海的家,有我呢。”
林泽看着妻子理解和信任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感激。“老婆,辛苦你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苏瑾微笑着,“你去尽孝,我来守家。我们分工合作。”
林泽将公司的事务远程委托给了合伙人,并与他们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他知道,这个决定可能会对公司的发展产生影响,但他别无选择。此刻,没有什么比父亲的健康更重要。
在老家照顾父亲的日子里,林泽的生活节奏彻底改变了。他不再是那个西装革履、在高档写字楼里指点江山的“林总”,而变成了一个穿着朴素、奔波于病房和家之间的普通儿子。
他每天给父亲擦身、按摩、翻身,防止褥疮;他学着给父亲插鼻饲管,定时定量地喂食流质;他耐心地和昏迷中的父亲说话,给他读报纸、讲故事,希望能唤醒他的意识;他还西处打听名医,研究康复方案,不放过任何一丝希望。
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疲惫,但他从未抱怨过一句。他知道,这是他作为儿子应尽的责任。
苏瑾也定期带着小语回来看望。每次看到丈夫日渐消瘦的身影和眼中布满的红血丝,她都心疼不己。她默默地承担起家里的一切,打理好公司和家庭的事务,让林泽能够安心地照顾父亲。
这段返乡尽孝的经历,像一场深刻的人生修行,让林泽对生命、亲情和责任有了全新的理解。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追求外在的成功和物质的丰裕。他开始明白,内心的安宁、家人的健康和平安,才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他学会了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温情;他学会了珍惜眼前人,去弥补过往对家人的亏欠;他也学会了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和坚韧,用爱和责任去守护自己所珍视的一切。
秋去冬来,在林泽和家人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的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转。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他缓缓地睁开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