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年间

第189章 小语学业“次优”,夫妻教育观碰撞

加入书架
书名:
流水年间
作者:
蝶艳玉飞
本章字数:
4944
更新时间:
2025-06-19

时光荏苒,小语己经从那个咿呀学语的小不点,长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林泽和苏瑾用心营造的“快乐教育”氛围下,她的童年充满了阳光和欢笑。她善良、开朗、充满好奇心,在画画和舞蹈方面展现出不错的天赋,也结交了很多好朋友。

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特别是进入小学中年级后,学业的压力开始显现。小语虽然聪明,但天性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加上林泽和苏瑾并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给她报各种补习班、刷题班,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只能算是中等偏上,与那些从小就被“鸡娃”的孩子相比,差距逐渐拉开。

尤其是在数学和英语这两门需要大量练习和积累的学科上,小语的表现更是有些“吃力”。考试成绩出来,常常徘徊在八九十分之间,偶尔还会掉到七十多分。

最初,林泽和苏瑾并没有太在意。他们依然坚信,分数不能代表一切,孩子的快乐和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他们鼓励小语尽力就好,不必过分追求名次。

但渐渐地,来自外界的压力开始让他们感到不安。

家长会上,班主任老师虽然肯定了小语的优点,但也委婉地指出了她在学习上的不足,建议家长多花些心思辅导功课,或者考虑报一些补习班。

小区里的家长们聚在一起聊天时,话题也总是围绕着孩子的成绩和各种竞赛获奖情况。听到别的孩子奥数拿奖、英语考级通过,再看看自家“佛系”的小语,苏瑾的心里难免会泛起一丝焦虑。

“你说,我们是不是真的太放任小语了?”一天晚上,苏瑾忍不住向林泽吐露担忧,“她现在基础不打好,以后上了初中、高中怎么办?会不会跟不上?”

林泽看着妻子焦虑的神情,心里也有些动摇。他虽然不赞成过度“鸡娃”,但也深知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成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因为他们现在的“佛系”,导致女儿将来失去更好的发展机会,他们会不会后悔?

“要不……咱们也给她报个数学或英语的补习班试试?”林泽试探性地提议,“就当是巩固一下基础,别让她落下太多。”

苏瑾犹豫了。她一方面担心女儿的学习,另一方面又不想违背自己“快乐教育”的初衷,更不想让女儿过早地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

两人为此再次产生了分歧。

林泽认为,在现实面前,适当的妥协是必要的。不能完全无视成绩的重要性,应该在保证孩子快乐童年的前提下,帮助她提升学业水平,增强竞争力。

苏瑾则认为,学习的兴趣和内在驱动力比分数更重要。强迫孩子去上补习班,可能会扼杀她的学习兴趣,让她产生厌学情绪。应该尊重孩子的节奏,用更科学、更有趣的方式引导她学习。

“你这是理想主义!”林泽有些着急,“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你不让她现在多努力一点,将来她可能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我不是理想主义!”苏瑾也提高了声音,“我是不想让我们的女儿,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我希望她的人生,不只有分数和名次!”

争吵过后,两人都冷静下来反思。他们知道,彼此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只是在方式和理念上存在差异。

他们决定,不再互相指责,而是坐下来,好好地沟通,共同寻找一个既能应对现实压力,又能保护孩子天性的平衡点。

他们开始更深入地了解小语的学习情况。他们发现,小语并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努力,只是学习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对枯燥的刷题确实缺乏兴趣。

于是,他们决定调整策略。

首先,改变辅导方式。 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满足于检查作业、签字,而是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小语一起学习。林泽发挥自己的理工科优势,用生动有趣的方式给小语讲解数学原理,带她玩数学游戏;苏瑾则利用自己的文科特长,和她一起阅读英文绘本,编排英语情景剧。他们努力将学习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激发小语的内在兴趣。

其次,培养学习习惯。 他们帮助小语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她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鼓励小语预习、复习,教她如何做笔记、整理错题。他们更注重培养小语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而不是仅仅盯着分数。

再次,拓展学习资源。 他们没有盲目地给小语报各种补习班,而是根据小语的兴趣和薄弱环节,有选择性地给她报名了一些优质的线上课程和线下活动。比如,一个强调思维训练的数学拓展班,一个注重口语表达的英语戏剧社。他们希望小语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知识,拓展视野。

最后,调整心态,接纳平凡。 最重要的一点是,林泽和苏瑾自己也开始调整心态。他们努力放下对“名校”、“成功”的执念,学着接纳女儿可能只是一个普通孩子的现实。他们不再拿小语和别的孩子比较,而是更多地关注她自身的进步和成长。他们告诉自己,也告诉小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成绩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只要你努力了,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都是最棒的。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小语的学习成绩依然会有起伏,外界的压力和比较也从未停止。林泽和苏瑾也常常会因为教育方式的不同而产生分歧和争论。

但他们始终坚持着沟通、反思和调整。他们学着在“鸡娃”和“佛系”之间寻找平衡,学着在尊重孩子天性和应对现实压力之间找到妥协点。

渐渐地,他们发现,小语虽然成绩不是最顶尖的,但学习状态却越来越好。她变得更加自信、主动,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她会主动和父母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会分享自己在阅读和探索中获得的乐趣。她的画画和舞蹈也一首在坚持,并且乐在其中。

更重要的是,她依然保持着那份纯真、善良和快乐。

看着女儿健康成长的样子,林泽和苏瑾知道,他们正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或许并不完美、但却充满爱与智慧的教育之路。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一家三口去科技馆参观。小语兴奋地穿梭在各种展品之间,不停地提问,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林泽和苏瑾跟在女儿身后,相视一笑。

“你看,”苏瑾轻声说,“她不是学霸,但她拥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勇气,这比什么都重要。”

林泽点点头,眼中充满了对女儿未来的期盼:“是啊,让她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内心丰盈的人,这或许才是我们能给她最好的教育。”

教育的内卷或许永远不会停止,但父母的爱与智慧,却可以为孩子撑起一片相对自由、充满阳光的天空。林泽和苏瑾知道,他们的教育探索之路还很长,但他们有信心,也有耐心,陪伴着女儿,一起成长,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