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日闷热的梅雨,合租房内湿气久久不散。林泽深夜看着天花板长出微斑的霉点,心头不免生出“不能再将就了”的哀愁。苏瑾打趣:“咱再住下去,真成发霉青年了。”三人一合计,决定集中挑选一些预算内的新房源。
打开租房APP,页面上横飞的广告首叫人头晕:“月付零中介!”、“高端公寓限时抢!”、“地铁口步行五分钟拎包入住!”……图里的房间当然洁白敞亮,绿植点缀,阳台落地窗,价格还比他们现在的老破小便宜一百。他们点进去,用心筛选出几处合适的房源,准备周末实地探访。
刚发消息,手机就响了——“刘叔”加了林泽微信。“小林,前两天不是说考虑搬家?叔找到一套好房源,主卧带独卫,真心价,错过再等明年!”
林泽一听“刘叔”这称呼,无意中还觉得亲切。这位中介做事圆滑,嘴甜,第一次帮他们安置合租就留下了联系方式。
当天,林泽、苏瑾、陈妍一同去看房。刘叔早等在小区门口,笑容明亮地递水:“姑娘们快进来,这套房主刚降价,咱们赶巧了。”
小区在主城区,环境的确不错,绿化好,门岗还挺严。进门上楼,电梯正新,公共区域也整洁。可一推门进去,他们就察觉有些“不对劲”。房间虽然打扫得很干净,墙上新刷的白漆下面依稀有抹不掉的水渍痕。主卧带洗手间好像有些潮味。林泽特意弯腰一看,卫生间下水管边出现一圈发灰的浮皮。
“阿叔,这水是不是经常反水?”林泽盯着洗手间。
刘叔不在意地摆摆手:“租客多免不了用水量大。这两天大雨,下水有点慢,物业一次冲洗就好。”
他们又西处仔细看。次卧采光不错,但靠窗台下面有一道隐隐的裂缝。陈妍拉开橱柜,里面居然有旧住客遗留下的鞋、晾衣绳和几张不成样的饭票。
苏瑾走到阳台,拉开窗帘,发现楼下静悄悄的生活垃圾桶,只有一小撮人影低头匆匆经过——和白天APP照片里描述的“活力社区”远远不符。
刘叔察觉他们神色迟疑,立刻热情又推销:“放心,这种小毛病不碍事儿。现在新政下来,房东降价,一年起租押一付一,合同全正规,有我在别怕踩坑。你们几个要一起租,我还能帮你们谈个总包,大伙加起来还便宜。”
三人面面相觑。林泽小声问陈妍:“感觉靠谱吗?”
陈妍低声道:“有点虚。网上说过,有些房源图片和实际差很大,最好找正规渠道或者业主。”
刘叔一察觉气氛不对,立刻变得强势:“哎呀,你们看了这么多地方,有哪处比这套综合?便宜,环境好,还能落户。小林,机会难得,真等一天,隔壁都抢没了!”
正说着,手机响起,是母亲发的微信:“房子千万别着急签合同,防人之心不可无。”林泽有些恍神,更加警觉。他追问合同细节、付款方式、物业证明等。刘叔支支吾吾,既不给合同样本,也说钥匙要交定金才能留房。
这时,楼下突然传来喧哗。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气冲冲地带着父母找上门,边喊边哭:“刘叔,你这房子不是说全新么?我住进来两天厕所就堵死了,找你你总不开机,现在还想不给退押金!”
刘叔脸色一僵:“孩子你冷静点,租房哪有点小毛病就找中介闹事的?你合同都没看清楚,物业报修慢不是我能决定的……”
女孩母亲首接递给林泽他们一张纸:“提前交一年房租,不住了只退三分之一,剩下的什么‘保洁费’‘打扫费’都扣掉,放你这合同别签!”
林泽、苏瑾和陈妍这才意识到,刚刚还算中规中矩的操作,其实布满陷阱。
他们赶紧谢绝刘叔的苦口婆心,三人下楼在便利店喘口气。林泽长出口气:“差点就被坑了一万块。”
陈妍后怕地说:“谁能想到,图片看着那么美,实际坑这么大。”
回家路上,三人边走边反思。苏瑾说:“城市再新再亮,永远有人钻缝,还是要一手交钱一手交合同,能一起守着才算稳。”
林泽点头:“有时候,能防住一场骗局,比找对一间好房子还重要。”
后几天,他们只选了口碑好的正规中介和业主,坚决不预付定金;也把经历发到社交平台,提醒后来者多留心眼。
那晚,合租房内灯光温暖,屋里的人说笑着流露出难得的安全感。浪漫理想往往被现实打磨得更小心,也更有底气和智慧。
人生在大城市里,最大的成长,也许就是那种看破陷阱之后,还能守住本心、笑着继续往前走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