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时辰差不多了,他们的馒头也快卖完了,周小宝和周大山都收拾东西了,等把蒸笼里这几个馒头卖完就准备离开。
这时小摊前突然来了一个白白胖胖的中年男子,男子一身锦缎,头上带着帽子,一看就是有钱人,周云礼看了这人一眼,这年头能把自己吃这么胖,看来这家里是真不缺粮。
这人便是昨天要买馒头方子的杨明。
三人都以为他是来买馒头的,没想到这人在他们三人中打量了一圈,最后把目光定在了周小宝身上。
只听他开口说道:“这位小哥,我是县城天韵酒楼的老板,不知你们这馒头的方子卖不卖?”
三人都没想到这人上来便要买方子,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便齐齐看向了周云礼。
周云礼想了想,这馒头卖的便宜,本就是薄利多销,眼下他们也是想多挣点钱,多买点粮食。
书中写过,再过一个月不下雨,县城的粮食就会涨价,而那个时候旱灾也就开始了。
县城粮食最贵的时候可是卖到了糙米都二十五文一斤的价格,而平时糙米才五文钱一斤,再说他们是在酒楼里卖,也不影响他们在码头这边卖。
再说他可没打算让家里一首卖这个馒头,配方卖给他们也不是不行。
只是这发面的酵母都是他在系统商城里买来的,如果方子卖给他们,肯定还得提供酵母,毕竟这里也没有酵母,他又不会制作酵母。
老面倒是也能发酵,可是他总是吃不惯那老面做出来的馒头,感觉有股子酸味,感觉麦香味儿都会淡很多,这也是他一首没用老面蒸馒头的原因。
见几人不说话,杨明也没有催促,这种事人家肯定要考虑一下的,他理解。
周云礼是真的在考虑,而周小宝和周大山则是有些不知所措,他们也没想到,这才卖两天就有人来买方子。
他们内心其实是不想卖的,这毕竟是个长期挣钱的买卖,一下子卖了,他们不是没啥卖了吗?
这时周云礼看着杨明拱手说道:“不知这位老板如何称呼?”
杨明着实是没想到,这三人竟然会是一个孩子出来回话,旁边两个大人还没有要阻拦的意思,还真是有趣。
他在商场浸淫多年,圆滑的很,只是微微错愕后,便恢复了笑脸,笑呵呵的拱手说道:“鄙人姓杨。”
周云礼开口说道:“杨老板,不知这馒头方子你想出多少钱买?”
这个杨明早就想好了,所以他首接说道:“十两银子。”
周大山和周小宝一听十两银子都瞪大了双眼,没想到能卖这么多?他们长这么大别说十两银子,一两他们都没见过,就是铜板,都是这两天才见到这么多。
十两银子,价格倒是还可以,应该能买不少粮食了,于是周云礼点点头说道:“价格倒是还行,不过我要和王老板说明一点,我这馒头做法其实挺简单的,您也看到了,没什么复杂的步骤。
不过这里边有一样我们老周家的祖传秘方,也就是让这馒头蓬松暄软的关键,这个我不能教您,您只能在我们这里买,不过价格也不会高,这个杨老板大可放心。
如果我这样说,您还是想买方子,那我同意卖。”
“这……”
杨明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本来他以为无非就是卖或者不卖,可现在却轮到他做选择了。
这买了方子,还得在他们家买材料,这怎么算都感觉不合适呢?
看出杨老板的纠结,三人也没说话,就让他站在小摊旁边想。
这期间又来了两个人,把剩下的馒头都买走了,还不停的夸着馒头好吃。
其实周云礼真不知道王老板在纠结什么,你买来方子,就要买原材料,而这个原材料在他这里买,和在别人家买又有什么区别?
想了半天,杨老板终于也想通了这个道理,这么简单的道理,他倒是有些钻牛角尖了。
于是开口说道:“不知那原材料你家卖多少钱?”
周云礼在系统商城里买酵母是一块钱一袋,一袋是五百克,也就是一斤装的。
而一斤面只要放五克酵母就行,一斤就能发一百斤的面。
可他卖给别人肯定不能只收成本价,于是他开口说道:“杨老板,我用来发面的东西叫发面宝,卖十文钱一斤,一斤发面宝能发一百斤面,大盖能蒸一千个馒头。”
杨明立刻在心里算了起来,一千个馒头,也就是两千文,去掉一百斤面粉一千文,再加十文发面宝,再加上杂七杂八的钱算个二十文,一千个馒头最后他能赚七百文左右,说实话,和他酒楼其他的东西相比,这个挣得真不多。
一看他思索的样子,周云礼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于是开口说道:“杨老板,在你酒楼卖的馒头,你可以多做点花样,肯定不止卖两文一个。”
“这馒头还能做花样?”杨明惊喜的问道。
“那是当然,我们这是卖给平头百姓,自然是怎么省事怎么来,可你们那样的大酒楼就不一样了,你们可以把卖相做的好一点,这价格自然也就提上去了,这个我倒是可以一起教给你们大厨。”
“那好,这馒头方子,我买了,不过……”杨明有些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杨老板尽管说,怎么说,我们现在也是合作关系了。”周云礼说道。
“这方子你们能不能不要卖给其他人?”杨明有些不自然的说道,这话他说的有些脸热。
听了这话,周云礼想了一下,这个还真不行,馒头本来就是他心疼爷奶一把年纪还要啃硬饼子才做出来的,而世间还有许许多多的老人在啃硬饼子,他想让他们都吃到软软的馒头,即使是粗粮馒头,那也比干巴巴的饼子强。
作为主食,以后肯定是要推广出去的,不然他也不会一开始就卖的这样便宜,若是此时答应了,有违他的初衷。
于是周云礼摇摇头说道:“不瞒杨老板,这馒头以后我是打算推广出去的,天下百姓辛苦,每天只能啃硬邦邦的饼子,以后有了馒头,他们也能好过些,不过我可以答应杨老板,今年不会在卖这个方子,从明年开始,我手里的发面宝就会对外出售。”
反正今年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他本也是想暂时多挣点钱,好囤粮,其他的等过了这灾年再说。
“没想到小兄弟竟有如此的心胸,好,这馒头方子我买了,你看什么时候去我的酒楼叫做馒头?”杨老板询问道。
周云礼看了看天色,说道:“那就明日吧,明日一早,我去酒楼找您,顺便给你带发面宝,今日我们身上也没带。”
“好,那就一言为定,明日我在酒楼等你,城中的天韵酒楼。”杨明说道。
“好的,我记下了。”
“那再下便告辞了。”杨明拱手道。
“杨老板慢走。”
送走了杨老板,周小宝和周大山明显是有话要说,可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两人显然也知道,所以什么都没问。
三人推着板车又去买了点面粉,这次还买了玉米面,家里的玉米面也快没有了。
周云礼仔细看了看店里的东西,这家店铺不光是卖各种粮食,还卖调料和油。
周云礼来到调料区,上面卖的油只有两种,菜籽油还有香油,再就是冰糖,不过是黄色的冰糖,还有红糖,干辣椒,芝麻。
这里没有盐,据他所知,盐,是由朝廷指定的商户才能售卖,而且价格是全国统一的二十文一斤,不得随意更改价格,平常人如果卖盐,都属于私售,被官府发现,是要砍头的。
这里没有酱油,没有醋,也没有料酒,蚝油鸡精十三香啥的就更没有了,没想到这里的调料竟然如此单一。
他就说老周家灶台上的调料怎么除了盐就没别的东西了,就连红糖都是他来了以后才买的,这还是因为蒸馒头要用。
三人买好东西后,推着板车回了大柳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