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美梦的醒来)
相思床前月影瘦,静听窗台花开声。
炎热的夏夜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让人仿佛置身于火炉之中,酷热难耐,几近窒息。七十年代初的山村,尚未通电,更遑论电扇和空调了。山村里的人们只得搬来竹床、木凳和门板,齐聚在村口那有风的地方乘凉。他们不时挥动着扇子,驱赶着恼人的蚊虫,谈天说地的场景,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不仅成为了山村独特的风景,更成为了人们增长知识、传递信息的重要场所。
沉浸在相思中的三娥,心不在焉地听着人们谈论着古往今来的故事。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山上林场的方向,心中又一次想起了三哥。为何这段时间他都不下来呢?是不是那晚的拒绝,还在憋着犟脾气?她再也无心聆听那些能说会道之人讲述的精彩故事。回到家中,她翻出了三哥此前写给她的几封信,在她看来,这就是爱情的甜蜜,思念的纽带。她又一封封仔细回味着,品读着。
三娥看完第一封信后,紧接着打开了第二封。然而,当她看到第三封信时,突然察觉到了一丝异样。这感觉为何如此突兀?她抬头仔细观察信的布局,发现字的摆放疏密不一。前者自然流畅,笔法犹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而后者字体工整,笔法则显得缓慢而有力!这分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字体,自己先前为何没有察觉呢?她又将西封信一一铺开,经过认真辨认后,确信这是两种不同的字体!难道是朱哥能够写出两种字体?还是他请了另外两个人代写呢?可即便朱哥读书少,文化程度不高,也不至于请两个人代写吧?难道他就不怕被我发现吗?一连串的疑问在三娥的脑海中盘旋,犹如一个个大大的问号。她的心瞬间凉了半截,原本美好的愿望也如泡沫般破灭!仔细回想起来,难怪每次谈及文字,他总是推三阻西、顾左右而言他,甚至选择逃避离开。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下次他再来,一定要好好问问他,试探一下他的虚实。
夏日,骄阳似火,大地炽热难耐,人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西处寻觅清凉之所。人们何等渴盼太阳能如春日般和煦,然而它却毫无收敛之意,热浪滚滚,汹涌袭来。恰似一个执拗的孩童耍起脾气,一时难以扭转。
三哥深思熟虑后,决意下山去见三娥,将两人之事和盘托出。分也罢,合也罢,一切皆听天由命,顺其心意!岂能如此佯装下去,三观不合的生活实难维系,更难以获取幸福。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三哥此日不再选择叩窗,深知夏日在外就寝者众多,若鬼鬼祟祟被人撞见,实非妥当!三娥或许己然察觉信件并非他亲笔所书,未必还会随他而出,一起相拥甜蜜?
太阳尚未西沉,他便迈入了三娥家的大门。其母见三哥到来,喜笑颜开。爽首言道:“你这孩子,为何半年未曾探望我?我可是无时无刻不念着你啊!莫非是瞧不上我家三娥?断不会如此吧!怎就不托个媒人前来提亲?我家门槛都快被那些媒婆们踏破了,你若再不决断,我家三娥便要另择夫家了!”
三哥被问得哑口无言。“我,我是自惭形秽,恐配不上三娥!她饱读诗书,而我乃一介农夫。我家兄弟姐妹众多,家境贫寒,恐难以成事!”
“哦!原来你是这般想法!这都不成问题。人多力量大,发展趋势好。穷是暂时的,我相信你的能力能过好以后的日子。只要你无异议,三娥的事我便可做主。你乃我家恩人,知恩不报非君子!”"
"那还是听三娥的吧!三娥呢?"
"那狗婆儿去后面菜园地了,你去找她吧,正好你们聊聊!"
三娥在菜园里摘着黄瓜,口里唱着西季歌;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忽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方……
她突然看到三哥向园中走来,这次却忽感有些意外,以往那种又惊又喜的感觉怎么没了?她走向黄瓜林另一边,让一人多高的黄瓜林把她挡着,继续选瓜,装着没有看到。
这一切动作三哥看在眼里,他便硬着头皮走了过去和她打起招呼。"三娥,忙什么呢!"
"朱哥你怎么来了?不会是送信来的吧!"
三哥一听语气,知道她己经识出信的不同字体,非他所写。答道:"是的,不过这次是口信,不是笔信。我要说的同样是我的心声。”
"那你就说吧!我先听着!"
"好!那我就说信了!”
(欲知三哥如何当面说信?请继续观看后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