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悲喜变形记
当代大学生赵小满第N次在凌晨三点刷到朋友圈时,差点把手机砸了。前桌的学霸晒出了牛津大学的offer,隔壁系的校花发了和新男友的甜蜜合照,就连同寝最咸鱼的老张都开始在健身房秀肌肉。她盯着自己没写完的论文和日渐稀疏的发际线,突然想起《围城》里那句扎心的话:"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可现在,怎么感觉连生活本身都是座巨型围城?
开学第一天,小满对着新生手册上五花八门的社团两眼放光。"辩论社能锻炼口才!""汉服社拍照超好看!""滑板社简首酷毙了!"她像只采蜜的小蜜蜂,一口气报了五个社团。结果第一周就被现实毒打:辩论社要熬夜准备辩题,汉服社活动要早起梳妆,滑板社训练摔得她屁股开花。同寝的李薇看着她青一块紫一块的膝盖,笑道:"小满,你这是把自己困在'社团围城'里了?"
更绝的是选课环节。小满盯着系统里的"热门选修课"名单,心里盘算着:"选《恋爱心理学》说不定能脱单!《美食鉴赏》还能免费蹭吃!"好不容易抢到课,却发现恋爱课老师天天讲分手案例,美食课变成了营养学考试。她趴在桌子上哀嚎:"钱钟书先生诚不欺我!选课时想冲进去,上课后只想挤出来!"
恋爱这座围城更是让小满体验了把过山车。当她看到隔壁班的学长在图书馆认真看书的侧颜时,瞬间脑补出偶像剧般的恋爱剧本。"他看书的样子好帅!""他喝奶茶都这么优雅!" 费尽心思要到联系方式后,才发现学长现实里是个游戏狂魔,聊天三句不离"开黑"。约会时学长盯着手机屏幕喊"团战别送",她只能尴尬地啃着薯条,想起《围城》里方鸿渐和苏文纨的相亲局——果然古今中外,恋爱的"社死现场"都是相通的。
实习时,小满又掉进了职场围城。面试前,她幻想着自己能像电视剧里的精英一样,穿着高跟鞋叱咤风云。结果第一天就被派去打印文件、订咖啡,还因为用错领导的敬称闹了笑话。加班到深夜时,她看着电脑屏幕里密密麻麻的报表,突然理解了书里那句"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原来职场的苦,都是相通的!
在无数次"冲进去又想挤出来"的折腾后,小满决定搞点事情。她拉着李薇成立了"反围城联盟",专门帮同学们吐槽生活里的各种围城困境。有人哭诉社团活动太卷,她们就策划"躺平一日体验营";有人抱怨恋爱太难,她们举办"单身快乐派对"。最绝的是,她们把《围城》里的经典台词改编成脱口秀段子:"婚姻是围城?不,考试周才是真围城!考前觉得'考不过就完了',考完发现'过了又能怎样'!"
慢慢地,小满发现其实围城并不可怕。就像苏轼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换个角度看,社团活动虽然累,但她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实习虽然辛苦,却学会了职场生存技能;就算恋爱无疾而终,也收获了一段难忘的回忆。所谓围城,或许不是困住我们的牢笼,而是成长的试炼场。
毕业那天,小满站在校园里,看着来来往往的新生和老生,突然释怀了。生活本就是由无数个围城组成的旅程,重要的不是拼命冲进去或挤出来,而是在围城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就像杨绛先生说的:"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而她,己经准备好带着这份感悟,勇敢地冲进下一座"围城",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毕竟,谁知道下一座围城里,藏着怎样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