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进炼丹坊,狄青云正蹲在炉前检查昨夜的残渣,眉头皱得能夹苍蝇。
“这火候还是不对。”他嘀咕着,“明明昨天示范过‘清心散’的炼法,怎么这群家伙一上手就翻车?”
王小满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进来,边吃边含糊不清地说:“哥,你不能指望他们第一天就炼出神丹吧?”
“我不是指望他们炼神丹,”狄青云抬头瞪他一眼,“我是指望他们别把我的炼丹坊炸了。”
话音刚落,后院传来一声闷响,接着是孙二虎的大喊:“我错了!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狄青云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又炸了。”
这一天的教学果然如他所料,问题层出不穷。最严重的是药材浪费——系统给的玄霜果数量有限,可这些学员动不动就炼废一炉,连个像样的药丸都没成型。
“你们这是炼丹还是炼饭?”狄青云站在台上,手里拎着一颗焦黑的玄霜果,“这玩意儿比金子还贵,你们当它不心疼是不是?”
学员们低头不语,赵阿七小声嘀咕:“我们也想省点用啊,可就是控制不好火候嘛。”
“那就练!”狄青云敲了敲台子,“今天开始,每人每天只准炼一炉,炼废了自己去山里挖替代品。”
“这也太狠了吧?”陈大牛抬起头,脸上还沾着灰。
“狠?等你们真炼出丹来,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狠。”狄青云嘴角一扬,“不过嘛……谁要是能提出改进方法,我奖励一瓶‘回春丹’。”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精神一震。毕竟回春丹可是疗伤圣品,市面上卖到天价不说,关键是系统出品,品质有保障!
就在大家还在窃窃私语时,一个身影从角落里站了出来。
是那个奇人,张三。
他穿着一身朴素的粗布衣裳,长相普通,但眼神格外明亮。只见他走到台前,拱手道:“老师,我想试试一个新方法。”
“哦?”狄青云挑眉,“说来听听。”
张三走上前来,指着台上的丹炉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将药材分层提取精华,先取其轻灵之气,再提其厚重之质,这样不仅利用率更高,还能减少损耗。”
“分层提取?”狄青云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你是从哪学来的?”
“是我小时候跟师父学的。”张三语气平静,“他说炼丹讲究循序渐进,不能贪多求快。”
狄青云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那你来演示一下。”
张三毫不怯场,熟练地取出药材,按照自己的方法开始操作。只见他先是将黄芪与茯苓放在炉底,文火慢煨,待香气西溢时才加入玄霜果,随后调整火候,让温度缓缓上升。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仿佛每一步都经过精密计算。
最终出炉的丹药色泽温润,香气浓郁,甚至比之前狄青云亲自炼制的还要稳定。
“厉害!”王小满忍不住鼓掌,“这小子有点东西啊!”
狄青云拿起丹药仔细观察,心中暗自惊叹:这手法虽然看似简单,却暗合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失传己久的“叠焰炼法”,据说只有极少数宗门才会使用。
“很好。”他点头赞许,“从今天起,你就负责指导其他学员学习这个方法。”
张三微微一笑:“谢谢老师。”
接下来几天,张三成了最受欢迎的人。他不仅耐心讲解,还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帮助理解,比如:
“炼丹就像炖汤,火太大肉会老,火太小味又出不来,得慢慢熬。”
“药材就像人,各有各的性格,有的烈,有的柔,得顺着它们的性子来。”
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效率也大幅提升。
就连之前总犯错的圆脸姑娘也开始进步飞快,甚至还主动加练。
“以前我总觉得炼丹是个技术活,现在才知道,原来也是门艺术。”她一边记录心得,一边感慨。
狄青云看着这一切,心里终于松了口气。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顺利下去。
某天夜里,他在整理资料时,偶然翻到了一本旧书,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纸片,上面写着一段晦涩难懂的炼丹残篇。
他越看越觉得熟悉,尤其是其中一句:“火中有形,无形中生,虚实相济,方可通灵。”
这不正是张三使用的炼法精髓吗?
狄青云心中一震,立刻去找张三。
“你师父是谁?”他开门见山地问。
张三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老师,有些事,现在还不方便说。”
“你知道这段文字意味着什么吗?”狄青云压低声音,“这可能是失传己久的‘九转叠焰术’,传说掌握者可以炼制出拥有灵性的丹药。”
张三神色不变,只是轻轻摇头:“我只是按师父教的来做而己。”
狄青云盯着他看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好吧,我不逼你。但你要记住,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对得起你的天赋。”
张三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夜晚的风拂过炼丹坊,带着淡淡的药香。
而屋檐下,一只乌鸦再次静静趴着,盯着院子里忙碌的身影。
突然,它展翅飞起,朝着远方掠去。
狄青云抬头望着那只乌鸦消失的方向,眼神深邃如海。
“看来,有些秘密,迟早会被揭开。”
他转身走进屋里,继续批改学员的心得。
而在另一边,张三独自坐在后院的石凳上,手中握着一枚奇异的符印,低声呢喃:
“师父,您说的那个人……真的值得托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