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吐血
第一百六十四章 吐血
就在他准备翻窗而入时,埋伏多时的年轻人一拥而上。
那人疯狂挣扎中,口罩脱落。
竟是轻工局档案室的赵干事。
在他身上,搜出了一包准备替换的毒药和一张江月清亲笔写的字条:“务必让样品检测出问题”。
“你们赶紧放开我!知不知道我是谁?”赵干事拼命的挣扎着。
而年轻人们压根就不松手。
沈承志对着他们说:“先把他带到那边的柴房里面,不要让他跑了,知道吗?”
年轻人们立马点头,带着人离开了这里。
宋婉真看着手里面的东西,有些奇怪的对着沈承志说道:“你说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不清楚,不过还是先把这个东西交给他们化验吧,看看有什么样的问题。”沈承志提议说。
闻此宋婉真点头答应下来,“行,没问题。”
随后两个人就把东西交给了就技术员。
化验室的电话在傍晚时分响起。
宋婉真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刘技术员轻松的声音:“宋厂长,化验结果出来了,就是普通面粉掺了点泻药,连老鼠都药不死。”
宋婉真握着话筒的手指微微收紧,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她立刻明白了江月清的用意,这根本不是真要下毒,而是要制造恐慌。
好工坊停产接受调查,耽误外贸订单的交货期。
一旦延误交货,不仅会损失巨额违约金,更会损害刚刚建立的国际信誉。
“既然她想玩。”那我就陪你玩。
宋婉真嘴角微扬,立即摇响了工坊的紧急集合铃。
不到十分钟,二十多位老师傅就聚集在了会议室。
煤油灯下,宋婉真将化验结果娓娓道来。张老汉气得胡子直翘:“这下毒的人也太阴毒了!”
“大家别急,我倒是觉得这或许是个机会,我们应该这样应对。”宋婉真安抚道,随后他拿出笔记本快速的写下自己的想法。
那些人看到之后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宋婉真看着他们垂下眼眸,这次不能再一忍再忍下去了,要不然对方肯定会越来越过分。
《红旗周报》的报道像一颗炸弹,在县城掀起轩然大。波。
清晨的县委大院门口,几个老干部围在一起,对着报纸指指点点。
头发花白的老支书气得直跺拐杖:“太下作了!堂堂文工团军人,有什么意见不能光明正大提?背后使这种阴招,丢尽了军人的脸!”
供销社门口,排队买菜的妇女们更是议论纷纷:“听说那江月清仗着是文工团的干部,平日里眼睛都长在头顶上。”
“可不是嘛,上次还嫌弃我们供销社的菜不新鲜,非要特供的,不就是老爹是参谋长吗?”
与此同时,县卫生局的调查报告在各单位传阅,最后竟成了最好的广告。
报告末尾那行“红旗渠藤编用料安全,工艺卫生,完全符合出口标准”的字样,被人用红笔圈出来,在各个工厂的宣传栏里反复张贴。
让宋婉真没想到的是,这场风波真的给工坊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当天下午,地区报社的记者专程赶来采访,省广播电台甚至要做专题报道。
“我们红旗渠藤编采用传统工艺,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控质量。”宋婉真对着话筒侃侃而谈,身后是忙碌而有序的生产场景。
“这次事件更证明我们的产品经得起任何检验。”
就在这个时候小王走了过来,对着宋婉真说道:“姐,是外贸局来电话了。”
闻此宋婉真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于是将这些人送走之后就回到了工坊接通电话。
“宋厂长,听说你们工坊被人盯上了?”王处长的声音透着关切。
宋婉真回答说:“没有太严重的事情,劳烦您费心了。”
闻此对方继续说道:“别担心,我们派两个同。志去帮着值班!这可是重点出口项目,绝不能出岔子。”
宋婉真还没来得及道谢,又一个电话接了进来,一听竟然是江文。
这不禁让宋婉真有些不解。
“您好,江首长,您有什么事情吗?”
“小宋啊,那些事情我都已经知道了,你放心吧,我肯定会好好管教月清的,真是对不住了。”说着对方重重的叹了口气。
闻此宋婉真心里面五味杂陈,最后回答说道:“您别这么说,反正也没有造成什么太严重的伤害,况且我相信她下次肯定不敢了。”
江文感激的声音立马想起:“谢谢你啊,你放心吧,有我在她肯定不会再做出这种事情来了。”
说完之后他就挂断了电话。
宋婉真松了口气,她明白这些话都是客套话而已,江文会管,但是江月清会听吗。
显而易见是不会的,所以她能做的就是给江月清一点教训,让他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
随后宋婉真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嘴角不自觉上扬。
江月清处心积虑设下的陷阱,如今反倒成了工坊的“护身符”。
与此同时文工团的排练厅里,江月清正指导队员们排练新节目。
她穿着笔挺的军装,肩章上的星徽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却照不亮她阴沉的脸色。
因为她知道赵干事没成功,所以很担心他会不会把自己拱出去。
“月清姐,您看看这个。”一个年轻姑娘战战兢兢地递过来那篇的《红旗周报》。
江月清扫了一眼标题,瞳孔骤然收缩。
她猛地将报纸拍在钢琴上,震得琴键发出一声刺耳的嗡鸣。
排练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屏息看着她颤抖的手指。
“继续排练!”她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转身冲进办公室,重重摔上门。
“砰!”精致的茶杯被她摔得粉碎,茶叶溅在军装上,留下难看的污渍。
江月清盯着报纸上那张鞋印照片,胸口剧烈起伏。
这双皮鞋是她托人从外地买的,用来收买赵干事的,全县独一份,现在却成了指认她的铁证!
“宋婉真。”她咬牙切齿地撕碎报纸,却在碎纸片中看到一则更让她吐血的消息。
红旗渠藤编被列入省重点出口项目,将由外贸局直接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