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殿。
文武百官,济济一堂。
跟往常一样,底下嗡嗡嗡的,跟进了几百只苍蝇似的。
还有几个言官,唾沫星子横飞,逮着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引经据典,上纲上线。
龙椅上的刘宏,听得是哈欠连天,眼皮子都快打架了。
“行了行了!”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不耐烦地吼道。
“吵吵吵!一天到晚就知道吵!”
“国家大事,没见你们哪个拿出个正经章程来!”
“就知道争权夺利,推诿扯皮!朕养着你们,是让你们来比谁嗓门大的吗?!”
底下顿时鸦雀无声。
针落可闻。
张让一看,嘿,火候到了!
他“噗通”一声,又跪下了,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陛下息怒!”
“奴婢有天大的喜事要奏报!”
他这一嗓子,尖细却洪亮,一下子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刘宏也来了精神:“哦?张常侍,快说!是什么喜事?”
张让抬起头,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光辉,声音都透着激动:
“启禀陛下!边关大捷!”
“渔阳大捷!”
“平阳侯刘峰,率我大汉五千铁骑,于渔阳城外,大破鲜卑、乌桓联军十数万!”
“斩获无算!扬我大汉天威!”
轰!
所有人都懵了。
五千?破十数万?
这……这他娘的是在说书吗?!
刘宏噌地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龙袍都差点被他自己给绊倒。
“张让!你说什么?!”
“渔阳大捷?!平阳侯…刘峰…他…他真的打赢了?!”
皇帝的声音充满了难以置信和狂喜。
“千真万确啊,陛下!”张让激动得老脸通红。
“平阳侯深感国难当头,主动请缨,孤军北上渔阳!”
“陛下您想啊,当时渔阳什么情况?危如累卵啊!”
“是平阳侯,是他力挽狂狂澜,以区区五千疲敝之师,对抗十数万如狼似虎的草原蛮子!”
“此等功绩,旷古烁今啊陛下!”
张让说得是口沫横飞,就差把自己也说成是上阵杀敌的猛将了。
底下的大臣们,有的目瞪口呆,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则是一脸的怀疑。
“肃静!”一名位列三公的老臣出班。“张公公,军国大事,可开不得玩笑!”
“五千骑兵,对阵十数万草原精锐?”
“恕老臣首言,这…这简首是天方夜谭!”
立刻就有几个世家出身的官员附和:
“没错!草原骑兵来去如风,骁勇善战,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五千对十数万,这战损比,闻所未闻!”
“若是谎报军情,按律当斩!张公公,你可要想清楚了!”
这些人,要么是跟宦官不对付,要么就是跟新兴的军功贵族有矛盾。
总之,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张让心里冷笑,一群老顽固,头发长见识短!
他面不改色:“诸位大人此言差矣!”
“咱家所言,句句属实!”
“平阳侯的报捷文书,以及幽州刺史刘焉大人的奏本,此刻就在宫门外候着呢!”
刘宏此刻己经激动得不行了,哪里还听得进那些质疑。
“快!快传!”
“立刻传平阳侯的使者上殿!”
很快,殿外传来通报声:“宣——平阳侯帐下校尉韩忠,携幽州刺史刘焉奏本,觐见——!”
韩忠、甄福以及几名亲卫,手中捧着一个盖着红绸的托盘。
一行人,昂首挺胸,踏入了这大汉朝的权力中枢——崇德殿。
“末将韩忠,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刘宏迫不及待地说道,“韩校尉,渔阳战事,速速与朕详说!”
“是!陛下!”
韩忠起身,从甄福手中接过托盘,高高举起。
“此乃幽州刺史刘焉大人,呈送陛下的奏疏,详录了渔阳大捷之前因后果!”
“另有平阳侯嘱托末将,将此战之详细经过,禀明圣听!”
听闻此言,刘宏连忙接过奏折看了起来,在发现事实确实如同众人所说后立刻大喜,并当场宣布大赦天下,同时封刘峰为镇国大将,永生永世都享受荣华富贵!
而刘峰在得知这一切后,脸上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此过上了锦衣玉食的快乐生活。
(本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