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局七日

第34章 日常中的“考场思维”

加入书架
书名:
迷局七日
作者:
蝶艳玉飞
本章字数:
3698
更新时间:
2025-05-19

与神秘“前辈”那段简短而惊心动魄的“交流”之后,林默一整晚都辗转难眠。

对方那近乎全知的姿态,以及那句“有些东西,知道得太多,死得越快”的警告,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感。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己经引起了某个更深层次“存在”的注意。这既可能意味着机遇,也更可能意味着……更大的危险。

而那个关于“红色兔子”的承诺,则像一个悬在他头顶的诱饵,让他无法忽视,却又不敢轻易触碰。

第二天,当林默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图书馆上班时,他发现自己的世界观,或者说,他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方式,正在发生着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

以往那些习以为常的日常景象,此刻在他的眼中,似乎都带上了一层“考场”的滤镜。

他会下意识地观察每一个从他身边走过的人的微表情和肢体语言,试图从中分析出对方的情绪和潜在意图——就像他在考场中分析那些各怀鬼胎的“参与者”一样。

他会留意同事之间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对话,试图从中捕捉可能被忽略的信息和隐藏的含义——就像他在考场中努力从NPC的只言片语中寻找线索一样。

甚至,在整理书架时,他也会不自觉地思考,这些书籍的排列顺序,是否也隐藏着某种特殊的“密码”或“规律”——就像他在“孤岛灯塔的低语”考场中,试图从灯塔守护者的日记和壁画中寻找联系一样。

这种“考场思维”的渗透,让他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变得异常高效和敏锐。他能更快地发现工作中的错漏,也能更准确地预判读者的需求。

但同时,这种思维模式也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和……与现实世界的隔阂。

他发现自己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轻松地与人交流。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他都会在脑海中进行无数次的分析和解读,揣摩其背后的真实意图。

他开始怀疑一切。

那个总是笑眯眯的图书管理员阿姨,她今天为什么多看了自己一眼?她是不是也隐藏着什么秘密?

那个经常来借阅侦探小说的年轻读者,他每次都选择在同一个时间点出现,这仅仅是巧合吗?

甚至,连窗外那只落在电线杆上的乌鸦,它的叫声,是否也带着某种不祥的预兆?

这种草木皆兵的状态,让林默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无形的“考场”之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博弈”。

他知道,这是不对的。这是“迷局考场”在他精神上留下的后遗症。

如果任由这种状态发展下去,他很可能会在现实世界中也变得偏执和孤僻,最终彻底与社会脱节。

但他又无法控制自己。

那种在生死边缘磨砺出来的警惕性和分析能力,己经深深地烙印在他的本能之中,成为了他身体的一部分。

他尝试着将这种“考场思维”运用到对“迷局考场”本身的研究上。

既然那个神秘的“前辈”能在现实世界中监控到他的某些行为,这是否意味着,“迷局考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比他想象的更加紧密和复杂?

那些在考场中获得的“启示点数”和“能力碎片”,它们在现实世界中是否也存在某种“原型”或“能量来源”?

还有那些被“抹除”的“迷失者”,他们真的是彻底消失了吗?还是以某种他不理解的方式,存在于现实世界的某个“夹缝”之中?

这些问题,如同一个个无底的漩涡,吸引着林默不断地去思考和探究。

他甚至开始尝试用一种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自己所处的这个城市,这个世界。

那些看似正常的社会秩序,那些约定俗成的道德法则,在“迷局考场”那种极端环境下,会变得多么脆弱和不堪一击?

而人类文明本身,是否也只是在某个更高级“存在”的眼中,一场漫长而乏味的“群体博弈”?

这些思考,让他感到一阵阵的眩晕和迷茫。

他知道,自己正在触碰到一些非常危险的、甚至可能颠覆他整个认知体系的东西。

但同时,他也隐隐感觉到,只有通过这种近乎“疯狂”的思考,他才有可能真正理解“迷局考场”的本质,才有可能找到打破这个无尽轮回的方法。

傍晚,当林默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图书馆时,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看着街道上那些行色匆匆的、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一无所知的人们,心中突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有怜悯,有悲哀,也有一丝……孤独。

他就像一个孤独的哨兵,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界,警惕着来自黑暗的威胁,却无法向任何人发出警告。

他只能依靠自己。

依靠自己那颗在一次次生死考验中变得越来越冷静、也越来越偏执的大脑。

距离第七日的钟声,越来越近了。

而这一次,他将带着这种渗透到骨髓里的“考场思维”,去迎接那场注定更加凶险的“群体博弈”。

他不知道,这种思维模式,最终会将他引向何方。

是更深的疯狂?还是……一线生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