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重生

第九百六十章 驻京办主任帮大忙!

加入书架
书名:
最好的重生
作者:
羁中马
本章字数:
10230
更新时间:
2025-07-03

见到玉素甫李龙很高兴,看到玉素甫的儿子李龙也很开心。

有儿子的人见到别人的儿子通常会比较一下,不过眼下明明昊昊和玉素甫的儿子年龄差距有点大,这个巴郎子有点腼腆,看到李龙还有些不好意思。

李龙和玉素甫聊了几句,买了些特产,想着头一次见面,得给这小家伙送点见面礼,他现在包里能拿出来的就是刚从刘工那里买来的籽料玉器。

不过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这巴郎子不要,倒是对李龙顺手掏出来的打火机很感兴趣,李龙便把这铁皮打火机送给了他,巴郎子非常开心,有点爱不释手的样子。

李龙心说可能他家里玉多吧,但亏了啊。毕竟这玉放几年价值能翻好多倍,那打火机放几年,一次性打火机出来,这种煤油打火机就停产了。

想着这趟去燕京公干,可能会认识一些人,李龙便四下转转,看到这一条巷子最里面还有一个木头架子,上面摆着几十把做工非常漂亮的短刀,还有皮质刀鞘。

李龙看了挺高兴,这玩意儿当个工艺品送人不错,他走过去挑了起来。

老板不怎么说话,也不怎么招揽客人,就任凭李龙自己去挑,挑完之后李龙才问价。

这时候这些人没那么臭毛病,你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问价后如果价格不合适可以讲,讲不通不买就是了。

后来曾经有一段时间被惯的不像话了,只要拿起来,那就是说你要买——扯蛋。

当然,四十年后,好了。

一把刀十块钱,李龙知道县里卖的通价是八块,他便说道:

“阿达西,我买的多,五把,三十五块钱怎么样?”

“不行不行,三十五块钱太便宜的很了。”老板是个有些黑瘦的小伙子,一听李龙说的价格,急忙摆手,“最低四十块钱……”

“行。”李龙爽快的应了一声,开始挑刀鞘。这时候刀子和刀鞘不是摆在一起的,刀子摆在架子上竖起来,用一根绳子挡着,牛皮刀鞘则在架子下面的横板上摆了一堆,自己去挑哪个合适就行了。

短刀的刀把上镶嵌着彩色的玻璃或塑料,铜把手,修饰的很漂亮。

以前很早的时候镶嵌的是宝石,后来塑料出来了,就换了材料,这样便宜。

这里卖的刀子都比较直,只有在刀尖的部位会弯一些,有两种,一种就是普通的短刀,一种是夹把刀子,可以把刀刃折回到刀把那种。

李龙付了钱,把刀子放进背包里——如果算工艺品的话,带去燕京应该没问题吧。

买了之后李龙才想起来运输的问题,不过他也没想着退货,带着东西和玉素甫告别——走的时候看到玉素甫的儿子还在那里把玩着打火机,看来是真的喜欢。

回到招待所,没一会儿工作人员就过来带他去晚饭,怎么说呢,接待是很热情。

第二天准备出发的时候李龙见到了陈向东,第一时间给他说了自己的问题。

“你是说打算把这几把刀子带到燕京去送给那边的朋友?”陈向东问道,“就这几把是吧?”

“对,就这几把。”

“那不会再带回来了吧?”

“当然不会,过去就要送人的。”

“那没问题,上火车的时候我们走特殊通道,到时安检的时候我会给工作人员说明的。不过你得保证这些刀子不会用于其他用途……”

“不会不会,这些刀子都没开刃。”李龙笑笑说道,“就是送人的,毕竟看着挺漂亮的对吧?”

“嗯。”陈向东没怎么看出来这刀子有多漂亮,当然主要是这边民委给人送礼物,送的那是真的镶嵌宝石的各地名刀,不止英吉沙,还有其他几个地方的。

李龙这种一看就是制造工艺比较粗糙的,还真不入他的眼。

领导在外面为他们两个送行,然后有专车把他们送到火车站。果然如陈向东所说,他掏出工作证以及文件,带着李龙先行上了车。

嘿,虽然每个人都在抨击特权,但享受特权的感觉真好。

俩人都是下铺,把行李放好,休息。

一路上李龙想着自己好歹是先进个人,所以就一直帮着乘务员,有乘客有困难他也帮。

结果后来陈向东小声告诉他,让他还是安稳一些。

“咱们这趟有重要任务,你安全到达燕京是最重要的,别中间搞出什么事情来,耽误了就麻烦了,你参会代表的是咱们自治区啊。”

好吧,工作人员都比较谨慎,这一点李龙能理解。

所以接下来他就低调一些,一直到了燕京。

陈向东熟门熟路的带着李龙去了民委报道,然后又带着他来到了办事处的招待所。

知道李龙是今年受表彰的人,招待所的人非常热情,热情的让李龙感觉到有些不适。

因为第三天就要开会,原本李龙打算休息一下,然后明天去看看自己的院子,看看顾晓雨的。只是这边陈向东告诉他,明天的主要任务是熟悉颁奖的流程,这是全国性的颁奖,每个环节都要彩排,不能出一点问题。

李龙只好先放下个人的事情,专心参加这次表彰大会的彩排活动。

好在作为年轻人,他反应快,各项流程很快就记了下来,还能帮着两边其他领奖的老人家记下流程,提醒一下。

果然如他想的那样,领奖的时候是没有做报告的,每个人只需要简单的说两句,代表他们这些先进个人发言的是来自雪区的一位老教师,他坚持几十年在牧民教着各民族的学生,就恢复高考这几年,已经送出好几个考上大学的各民族学生了。

来参加会议的每个先进个人都有不同的先进事迹,都是经得起考验,哪怕只是看一看官面上的材料,就能让人感动的那种。

李龙在听了别人的事迹之后,觉得自己真的做的还很不够,想着回去要尽快想办法路修通,让牧民们早日能够方便转场。

然后就有其他人也过来和他握手,说他做的这些事情非常伟大,另人赞叹。

李龙能看出来这些人是真心的,总的来说,氛围很好。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中午的饭都是由会务组人员提供的,在李龙看来反倒没有昨天办事处提供的餐品丰盛,但能吃饱。

第三天正式开会的时候,李龙见到了国家民委的领导,上千人的会场坐的很满,李龙猜测着这些人的来历。

会议进行的很顺利,因为每一个人的事迹都经得起考验。也就是这时李龙才知道,自治区那边送来的候选人可不止一个,其他人的事迹也很伟大,只不过最终确定的是他。

正如主持人所说,他们几个是全国千千万万民族团结的典范,是代表,是其中一员。表彰他们,也是在彰显民族团结工作的进步,是他们代表着其他那些先进人物进行了领奖。

奖的不光有奖牌、证书,还有奖金——奖金不算多,对李龙来说不算多,但意义重大。

会议开的很圆满,开完会后组织获奖人员和工作人员吃饭。人大和民委的领导逐个过来和获奖的人人员碰杯,到李龙这里的时候还专门停了下,把李龙好好的表扬了一下,说他这种先富起来且不忘记带动民族同志奔向现代化的事迹,值得大力推广和学习。

这位领导李龙知道,曾经在自治区那边当过领导,后来调到了中央进了人大。以前是在收音机里经常听他的名字,现在看到真人,李龙也非常的激动,表示自己一定会继续努力,做好这件事情。

领导走后,陈向东看李龙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这位有后台还是被领导给青睐了?这位领导到了这边之后,在北疆那边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啊。

但在李龙看来,可能就是因为自己是北疆过来受表彰的,所以领导才会多说几句,这很正常的。

吃过饭,李龙和陈向东一起商量接下来的行程。

按陈向东的意思,参加完会议,给李龙一天半的时间在燕京逛逛,处理一下自己的事情,然后就回了。

但李龙告诉陈向东,他在燕京城需要多呆几天,如果陈向东有事的话,可以先回。当然如果他留着等他,也可以向自治区那边汇报,自己这边有私事要处理。

陈向东想了想,决定留下来,自己也可以逛一逛燕京城,处理一下自己的私事,反正一切都是公费报销的。

李龙没想到报销的事情,他主要是想着要把院子的事情解决好。现在还有这个名头好解决,明年肯定是不可能再拿到这个表彰了,到时就借不到这个名头了。而且把名头搞好了,还要找装修队伍,把这三个院子好好给装修一下。

所以吃过中午饭之后,他和陈向东说了一下这件事情。李龙的意思是,如果能行的话,就做个牌子订到院子门口,如果不行的话他就给钱主任打电话看能不能借一下州供销社的名头,最后实在不行再用县里供销社的名,这个有点小,但总比私人的强些。

“这个事情啊……你是说你在燕京买了三个院子,你不经常过来,所以需要有个名头,能让那些人不要随便打你院子的主意是吧?”陈向东问道,“是这个问题吧?”

“是的。”李龙说道,“主要还是我一年能过来一两次最多两三次。虽然这边也有人定期打扫院子,但如果只是私人的名头,容易被人给占了。而且房子买来的时候有些破旧,需要装修一下。”

“有人打扫看护吗??”

“有啊,我这边有亲戚。”李龙解释着说道,“一个星期或者十来天会过去打扫一下这个院子。”

“那我得请示一下领导。”陈向东说道,“呆会儿咱们回到驻京办,我打个电话问一问,领导那边要同意的话,就可以,如果不行的话那也没办法。”

这一趟总的来说比较顺利,各项行程李龙比较配合,开完会接受记者的采访李龙也是按陈向东所说的和记者说的,所以陈向东对李龙印象挺好。而且在吃饭的时候,自治区的原领导又对李龙很是赞赏,这就让他不得不重视了。

回到驻京办,陈向东找这边的主任,说自己要打电话时,这个戴主任笑着说道:

“陈干事,这事根本不需要请示领导,你要觉得可行的话,我这边就办了。好歹我们这是驻京办啊,这点小事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我们库房里还有一些牌子呢,挂上去就行了。至于装修的事情,我们更熟悉了,有领导在这边也有房子,原来的一些领导退休在住,那屋子需要装修也是我们干的,容易的很。”

陈向东有些疑惑的问道:

“能挂吗?装修也没问题?”

“那有啥不能挂的?”戴主任笑着说道,“临时挂靠呗,又不是正式编制单位,只是个牌子而已。当然这个要看你,你要觉得这个李龙同志没问题,那咱就给他挂上,我和他是不熟,完全看你的面子……”

陈向东明白了,他想了想说道:“那就挂吧,这个李龙同志实在的是给咱们自治区这边争了光。而且那位领导——”陈向东把今天中午吃饭时候的事情说了一下,然后给戴主任说道:“所以我觉得还是办了吧。”

“那办,必须得办!”戴主任对这事比较敏感,一听之后,心底里也有些意外,还有些惊喜,他立刻说道:“这位李龙同志……嗯,是个好同志,这件事情就交给我们了。”

陈向东去给正准备出门的李龙说了这件事情,李龙非常开心,甚至于有些难以置信。

正说着,戴主任就已经过来,带着一个工作人员,手里拿着铁皮牌子,看到李龙后笑着说道:

“正好陈干事也在这里,李龙同志,这事刚才陈干事给我们说了。我给你说啊,我们驻京办就是为大家解决困难的,这事交给我们了。你把地址给小王说一下,今天就让小王把牌子给你订上怎么样?

至于装修的事情,需要我们联系装修的单位,看李龙同志你打算装修成什么样子。不过前提得说好,这装修的费用,那就得你私人来掏了。”

“那太感谢了……”李龙有点遭不住,这有点太热情了啊,“主任你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嘿,都是自己人,客气啥?”戴主任笑着说道,“李龙同志你给咱们自治区增了光添了彩,咱们驻京办这也是略表心意。”

看人家这话说的多有水平!

李龙这么一感觉,自己还是需要学习啊。

他从背包里掏出档案袋,把那三个院子的产权证拿出来,让小王把地址给抄了下来,戴主任吩咐小王先去挂牌,然后联系装修的单位,明天过来谈。

“小李同志还是厉害啊,”那个戴主任一看李龙拿出来是三套房子,感叹着说道,“我们在燕京工作这么些年,也还住着单位的房子……”

“还是咱们的政策好啊。”李龙笑着说,“借着改革的春风,我搞了个收购站,把咱们北疆的一些特产收购站来,加工后卖到口里去,赚了一些钱,不然也没那本事去给山里的牧民兄弟修路嘛。”

“对对对,就算要做好事,也得有资金才行。小李同志,看了你的事迹我们也是很佩服的。患难时候的朋友,在发达了之后,还能保持初心,不忘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真让人感动啊!”

聊了一会儿,有电话找戴主任,他就告辞离开,陈向东对李龙说:

“你要办的事情这就办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时间你可以自由活动,咱们后天走?”

“再往后推一天吧。”李龙想了想说,“既然来了一趟,怎么说也得买点特产寄回去,下趟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也对。”陈向东如果不是跟着李龙,也不太可能到燕京来,他便也想着买点特产回去。

李龙又借着驻京办的电话打到了顾晓雨那里,问了她下班的时间,约好了在大哥李建国那个院子附近会合。

等李龙走到那里的时候,主路上已经流动起了下班的大军,这时候说自行车王国真不是盖的,一些厂子门口,就跟三四十年后进行自行车比赛一样,一下子能涌出来几百辆自行车,而且还不会出什么事情。

大部分都是二八大杠,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自行车后面会坐着人。

附近的人习以为常,李龙却是当风景在看。

李建国的院子,原来姓邵的那个交接完之后再没见过。李龙到院子门口的时候,惊讶的发现这里的牌子已经订上了。

“北疆自治区民委驻京办三股。”

李龙大概明白是啥意思,反正就算是自治区民委驻京办下属单位,有这么个牌子,至少能把一些人给震住吧?

好歹是个公家单位呢。

当然也就是个牌子,毕竟产权证在自己手里呢。

打开门进院子,发现院子打扫的很干净。这个院子里面原来就已经买了一些家具安置好了,眼下树也发了芽长了叶子,整体上看着还不错。

他又去打开房门,屋子是通过风的,里面只有一点点淡淡的灰尘味儿。

总的来说不错,明天把装修的人找来,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