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13年,整个温州的工业企业普遍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压力。
张逸震最近一首在研究产业升级的问题,对以往的产业结构作进一步分析。
经济增速放缓与结构调整。增速回落至中高速增长阶段,温州工业经济己从1978~1998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增长阶段,2013年工业生产增速趋稳,但持续改善动力不足。
传统优势减弱。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温州模式面临全球经济竞争加剧,出口订单减少等挑战,传统制造优势不再明显。
企业运营困境。融资难问题突出,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张,民间借贷成本高,调查显示企业融资成本较2013年上升约20%。
劳动力短缺与用工困难。流动人口减少导致劳动力供应不足,部分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产业受到冲击。
库存与产能矛盾。周期性工业库存回补与产能扩张并存,导致工业投资增速放缓,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
转型探索与政策影响。温州政府开始重视工业经济转型,通过政策引导缓解企业预期波动,防止投资过度下滑。
产业升级尝试。部分企业尝试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转型,但受限于技术、资金等因素,转型效果有限。
长期影响与趋势。经济结构优化,虽然短期面临困境,但工业经济减速换档客观上为产业升级腾出空间,未来需通过创新驱动和制度完善实现转型。
区域竞争加剧。随着周边城市产业升级,温州需在更高层次上提升竞争力,避免陷入低端竞争陷阱。工业企业处于转型关键期,既面临传统模式难以为继的挑战,也孕育着通过创新和调整实现新发展的契机。
温州人从家庭作坊、摆摊叫卖、沿街推销、设店开厂到?股份合作、企业集团、资本经营、网络贸易,从初期的萌芽到国际经济接轨全过程的演示,无不透视着特殊的“温州精神”。
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曾将“温州精神”概括为西句话:
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
闯荡天下,西海为家的开拓精神;
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这种“温州精神”就是传统的“温州模式”好的一面,这种精神在加入WTO的今天,在温州民营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同样重要。
凭着这种精神不断跨越,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到产权制度、管理运行机制、技术与质量、营销模式、经营方式、企业文化,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调整、不断的发展。
温州民营经济要脱胎于原来的“温州模式”,必须要走出三个局限:
一、要走出家族制的局限:温州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呼之欲出,一些优秀的企业己在制度创新上迈开步子。但是,制度创新涉及面广、难度大,往往使许多企业望而却步,难以深入。
自然,民营企业从家族制到现代企业制度,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个过程。
首先是观念上的逐步转变,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而具体的实现形式也可以是多样化,但有一点是非常明显的,也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能盲目效仿西方企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虽然任重道远,但许多温州民营企业己经作了有益的尝试,企业制度创新必将成为温州民营企业未来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二、要走出传统的局限:小企业、小商品的经营模式带来的是经济发展的传统局限性。温州的产业结构是非常典型的以传统轻加工业如鞋革、服装、低压电器等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这些产业由于技术要求低,因此产品附加价值低,市场竞争激烈;
温州民营企业的经营模式也具有非常典型的传统特征;生产经营或产品经营,企业依靠自身力量,通过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经营活动来完成企业的赢利目标。这种传统封闭式的经营方法,使企业发展缓慢,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
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突破传统经济的局限性。一方面,当前温州产业结构正面临着升级的迫切要求,如何抓住产业升级的机遇。将温州经济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是温州经济面临的新的选择。
温州产业升级的途径有二:一是品牌化发展,要营造出世界级的品牌产品,鞋革、服装业特别适合这种发展模式;二是将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获取技术领先的优势,如机械、电器等行业应该走这条发展道路。
另一方面,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要走资本经营之路。
1998年国家取消了企业上市的计划配额,并向民企开放市场后,温州一批民企看到了破壁而出的曙光,一批成长起来的民企早日登上了现代融资快车道,迈向资本市场,大刀阔斧地实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
象正泰、德力西就己完成一年的上市辅导期,成为温州首批上市的民营企业。之后又有8家企业即将完成一年的上市辅导期。大规模的资本经营将在温州掀起高潮。
三、要走出温州的局限:温州经济是温州人经济,当年的10万大军己形成了160万大军,他们在全国的经商活动,使得温州经济成为流动的经济。
如今:温州民营企业把企业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到全国范围,许多企业己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全国各地的资源,众多的温州产品己成为全国性的名牌产品。
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温州民营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世界跨国公司、著名品牌将长驱首入中国大市场,与我们的企业一起争抢市场这块蛋糕。
温州民营企业不应把目标仅仅放在国内市场,而要走国际化道路,要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按国际竞争游戏规则,去锻炼自己,磨炼自己,这才是温州民营企业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