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震得到消息后,立即带着几个人跟了上去。他们一路跟踪,来到了城市边缘的一家咖啡馆。李伟坐在靠窗的位置,神情紧张地等待着什么。不一会儿,一个戴着帽子和墨镜的男人走了进来,坐在了他的对面。
两人交谈了几句后,男人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推到了李伟面前。就在这时,张逸震带着人走了进去。“李伟,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张逸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李伟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慌乱地想要拿起信封,却被旁边的人一把按住。张逸震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叠现金和一份文件,文件上详细记录着公司的核心技术和上市计划。
“我......我也是被逼无奈。”李伟瘫坐在椅子上,声音颤抖,“他们说如果我不配合,就曝光我挪用公款的事,我......我真的没有办法。”
张逸震看着眼前这个曾经的技术骨干,心中五味杂陈,“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会给公司带来多大的损失?”他挥了挥手,“带走吧,剩下的交给法务部处理。”
解决了内鬼的问题,张逸震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回到公司后,他立即召开了董事会,将华信资本的阴谋和内鬼的事情公之于众。
会议室内一片哗然,大家都没有想到,在公司上市的关键时期,竟然会遭遇这样的危机。
“各位,虽然我们遇到了一些挫折,但这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张逸震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神坚定,“接下来,我们要重新调整战略,继续推进上市计划。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会议结束后,张逸震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街道。阳光重新洒在他的身上,仿佛预示着新的开始。
这场惊心动魄的内鬼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但他知道,在资本市场的道路上,还有更多的挑战和危机等待着他和他的公司。而他,己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每一个未知的明天。
随着公司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知识产权保护成为重要课题。张逸震发现市场上出现多款仿冒公司设计的产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知识产权是我们的核心资产,必须坚决维护!”
法务团队迅速行动,收集侵权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公司加大专利申请力度,三个月内申请发明专利20项、外观专利50项。
面对侵权企业的拖延战术,张逸震态度强硬:“就算耗时耗力,也要打这场保卫战,这关乎企业的创新尊严。”经过半年诉讼,公司最终胜诉,获得高额赔偿,也对潜在侵权者形成强大震撼。
筹备上市过程中,张逸震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主导发起企业文化重塑计划,组织员工开展“企业价值观大讨论”。
在讨论会上,员工们各抒己见。新入职的95后员工李婷说:“我觉得企业文化应该更年轻、更开放,多给年轻人展示的机会。”张逸震深受启发,决定建立“创新提案平台”,鼓励员工提出创意和建议。
经过三个月的讨论和提炼,公司将企业价值观升级为“创新驱动、客户至上、开放包容、责任担当”。张逸震通过全员大会、文化墙、内部刊物等多种形式宣传新价值观,还将价值观融入绩效考核体系。
当证券交易所的审核问询函摆在张逸震案头时,清晨的阳光正斜斜地切过“关于专利权属纠纷的专项问询”几个黑体字。
法务总监李薇的指甲几乎掐进了会议桌边缘:“张总,竞争对手突然在这个节骨眼上起诉我们专利侵权,摆明了是想拖延上市进程。”
会议室的空气瞬间凝固。周明远猛地站起,带翻了身后的椅子:“荒谬!这项纳米电镀技术是我们团队耗时三年研发的,所有实验记录都在公司服务器里!”
他调出技术文档,手指却在颤抖——核心专利证书的申请日期,竟比对方公示的专利早了三个月,但对方提供的实验日志截图显示,他们早在五年前就开展了相关研究。
“对方很聪明。”张逸震按住周明远的肩膀,目光扫过问询函里要求15个工作日内提交答辩材料的红章,“他们用钓鱼专利拖延审核,同时在媒体上散布负面消息。”
他点开手机,财经论坛上“鸿鹄高翔专利造假”的帖子己经冲上热榜,评论区充斥着投资者的质疑。
双线作战的号角就此吹响。张逸震迅速做出部署:周明远带队成立技术攻坚小组,从实验室的原始数据备份查起;李薇则带领法务团队,连夜飞往国家知识产权局调取尘封的存档文件。
而他自己,拨通了多年未联系的大学导师电话——那位在材料科学领域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或许能为技术真实性背书。
实验室里,周明远的白大褂三天没换过。他和团队成员反复比对双方技术参数,在第72个小时终于发现突破口:对方专利的关键参数在实际生产中根本无法达到。
“他们用理论模型伪造数据!”周明远将实验报告拍在桌上,眼中布满血丝,“只要能重现我们的技术流程,就能证明他们在撒谎。”
与此同时,法务团队在知识产权局的故纸堆里找到了转机。泛黄的存档文件显示,对方提交专利申请时,使用的实验设备采购发票存在明显篡改痕迹。更致命的是,一份未公开的审查意见通知书里,审查员明确指出该专利缺乏实用性。
舆论战场上,张逸震亲自录制视频回应质疑。镜头前,他展示着原始实验日志和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身后大屏幕实时播放着生产线运转画面:“我们欢迎任何形式的监督,但绝不会容忍恶意中伤。”视频发布后48小时,股价经历短暂震荡后开始回升。
当答辩材料按时提交时,张逸震收到了导师的加急邮件。随信附上的,是一篇即将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的论文,用严谨的实验数据佐证了鸿鹄高翔技术的原创性。而此时,竞争对手的撤诉申请也悄然送达交易所。
深夜的办公室,张逸震独自看着窗外的霓虹。手机突然震动,是证券交易所的新邮件:“经核查,相关专利纠纷不构成上市实质性障碍。请继续推进后续审核流程。”
他靠在椅背上,听着远处传来的车辆轰鸣,意识到这场双线战役的胜利,不过是上市路上的又一块试金石。而真正的考验,永远在下一个转角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