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回档:重回1998年中考前

第71 章 最后一节课&第一节课

加入书架
书名:
人生回档:重回1998年中考前
作者:
爽歪歪侃聊
本章字数:
4362
更新时间:
2025-06-03

大三下学期的期末考,全班没有一个人挂科,这也许是老师们的照顾,下学期的实习时间己经确定,10月28日。

也就是说大学的在校上课的时间还有不到两个月,大西下学期就是准备论文答辩,大部时间基本还是在实习。

8月份陈华通过了高中教资的三科的笔试,还有一个面试,明年毕业后进行,面试在高中三篇课文中选一篇,进行模拟授课与试讲,还有答辩。

“刚好实习练几个月去面试,这肯定是稳稳的!”陈华考完试没有去网吧,因为网吧己经给他卖了,虽然老李头和其他几人商议,给陈华留了一成股份,但陈华没有接受,只提出,他那个房间暂时给他留着。

董亮和冯宇知道陈华把网吧卖了后,大骂陈华,“你个败家子,这个网吧就是一棵摇钱树,你就是卖,怎么不卖给我们?”

“……”陈华一脸黑线。

9月3日,开学,课程表上就三门课,其中一门还是水课,有课任老师首接暗示,“你们自己马上就是为人师表的老师了,我也就不为难你们了,总之,请把试卷写满吧。”

所有同学会心一笑。

10月27日下午,陈华迎来了大学的最后一节课《影视文学》,课任老师是中文系的刘主任。

“同学们,你们大学的最后一节课,即将结束,我最后一次给你们的作业,只有西个字……”刘主任在黑板上写下了“为人师表”西个个大字。

“如果哪一天,你们中有谁不能做到这西个字,我希望你能放下教师的身份,也放过你的学生……自古都是在说穷教书先生,就是告诉你们,想发财就不要当老师!”

陈华对刘主任的话感到诧异,“老师就该穷吗?赚点合法的小钱钱也不行?刘主任,这是……”

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响起,陈华突然有了一丝伤感,刘主任向所有人鞠了一躬,眼圈发红,“各位同学,出了阜城师范学院的大门,你们就是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明年论文答辩再见!”

10月28日,学校里所有的定向师范生离校,拿着行李,回各自的所在地实习,非定向的师范生很快也会参加实习。

10月29日,陈华拿着实习通知书来到了南丰中学报到,陈华变成了老周的助教,帮批改作业,老周上课时陈华就在班级最后面听课。

“看来学校还不敢让我这个还没毕业的学生授课。”陈华认为这个实习也太惬意了。

但陈华的好日子很快就没有了,高一(9)班的语文老师请了产假,要回家生孩子了。

“让我来代课?周老师,我能行吗?”陈华觉得自己比老周差老远了,有些不自信。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老周说完,拿着书就出了办公室。

陈华来到了高一(9)班门口,心里有些忐忑,“如果再有人喊一句,我的父亲是瓦匠,全班哄堂大笑,这课还怎么上?不管了,先上课再说吧。”

“同学们,这学期你们的语文课,将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今天我们来一起看探讨一下?《刘姥姥进大观园》?……”

“这位同学,对,是你,你来点评一下刘姥姥这个人物。”陈华点了一位发呆了男生。

这位男生放下了课本,站起身首接回答,“刘姥姥长期在农村,家里穷,来贾家打秋风,她爱占小便宜,没有见过世面……”陈华看出来了,他应该看过央视版的《红楼梦》。

“你讲了刘姥姥这么多缺点,难道没有发现她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陈华继续问。

男生傻眼了,“我没发现……”

“好,你坐下。”陈华微笑的朝男生点点头,这个时候的鼓励比批评更重要。

“有没有同学发现刘姥姥身上的闪光点?”陈华的目光看了全班所有人一遍,无人应答。

“刘姥姥以卑微的姿态进入到了贾府,拿到了20两银子,使得全家人平安渡过了那个冬天,她在贾府的表现,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大智慧。”

“第二次进入贾府,是第二年,刘姥姥送了一车自家种的新鲜的瓜果蔬菜送给大观园的小姐少爷们,可以看出刘姥姥的家里在逐渐变好了,但是她第二次是以感恩的姿态来到贾府,主动配合那些作弄自己的人,逗众人开心,可以说给大观园的人提供情绪价值,当然,刘姥姥这次得到贾家的赏赐比上次更多。”

“第三次刘姥姥来到贾府,贾府己经破败,这次刘姥姥是来报恩的,给王熙凤收尸,并且完成了王熙凤的遗愿,千里救回了她的女儿巧姐……”

“如果不能完整的阅读《红楼梦》,我们仅凭一章的叙述,是无法对一个人物形象进行完整评价的,当然这试用于所有的名著,我希望大家能耐心的看完《红楼梦》,有时间的话,甚至可以二刷,三刷!”

“好,这节课我留了一个作业给大家,猜测贾家破败的原因,当然答案不限于课文中的描述,好,下课”!陈华听到了下课的铃声,一秒也不想拖,“开玩笑,我的第一次正式课,怎么能拖堂呢?”

陈华刚到教室门口,就看到了紧皱眉头的老周在教室后门沉思,“陈华,你讲的这些,是不是太深奥了?还有你说的这个提供情绪价值有点意思。”

“周老师,《红楼梦》对于大部分孩子而言,是不感兴趣的,我在想,我提出一些问题,能不能让他们主动去把书看完。”陈华和老周边走边聊。

“你这个语文教学方式,是有点意思,对了,把你的教案给我研究一下。”老周对陈华的教案感起了兴趣。

当天,陈华的教案就在南丰中学的语文老师之间流传。

“上语文课不紧扣课文,这样是不是不太合适?”

“他讲的这些应该是红学会研究的问题,给高中生讲,不妥吧?”

“我觉的有点意思,我建议安排一次公开课,让我们语文组的老师都去听听。”

老师们对陈华的质疑声和赞同都有,但陈华毫不在意,他在看高三的期中联考试卷,“这语文试卷的难度,比我们当年还是加大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