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9)班的数学,在老胡的倾囊相授下,成绩稳步上升,12月底的月考班级均分86分,年级第9名,期末均分91分,年级第8。
可是陈华带的语文又回到了年级第6名,与第5名差0.2分,语文的差距不大,除了个别牛人,大部分学生的分数都在100分左右。
对于9班的期末考试总结,陈华单找了几位成绩下滑严重的学生聊了天,“吴胜明,韩军,你俩的网瘾又犯了?又偷偷上网玩传奇了?”
“我们现在在玩传奇私服,不用冲点卡,还能赚钱,陈老师,别让我带家长,我爸妈都在魔都做生意,回不来。”吴胜明也不避讳自己玩游戏的事。”
陈华对二人有些头大,这两货上英语课和历史课经常睡觉,但是他们就算是倒退了,还能维持班级中游的水平,“你俩本有很大的希望上个211大学,为了网友荒废学业,你们确定吗?”
“考上了大学,又能怎么样,和你一样当老师吗,我知道你们刚来的工资就一个月1000多块钱,在苏南厂里打工都能拿这么多。”韩军一脸不屑。
陈华一听韩军的话,一股莫名的怒火涌出,拿出口袋里的宝马汽车钥匙,拍在桌子上,“知道我那辆别摸我多少钱吗,85万!书中自有黄金窝,书中……,反正你们好好学学,高考考个重本,也可以买辆这个车。”
“你怎么赚到这辆车的的?”吴胜明来了兴趣。
“高考完了,我指点你们投资理财的门路,但这一切要建立在考个好大学的基础上。”陈华以为自己唬住二人。
没想到韩军临走时小声了说了一句,“你家里是在苏南开厂的,家里有钱,我知道的。”
“……”陈华有想追出去揍这货的冲动。
陈华和周佳的婚礼定在了腊月二十六,周佳对这个时间不太满意,“我们的婚假都没请,就结婚了?”
“举办了结婚仪式就好了,我带的班明年秋就高三了,要请啥婚假?”陈华不是太看中假期,“为人师表,当然一切以学生们的高考为中心。”
陈华和周佳的婚礼请来了很多两人的大学同学,陈华邀请了三个死党,董亮,张见阳,冯宇,董亮的订婚没订成就和女友分手了。
“说说,怎么还没以前吸取教训,又分了!”陈华感觉董亮这半年成熟了不少。
董亮低头抽着烟,“这回是提出来分的,她不知从哪打听到的,她一个熟人以前和我谈过,说接受不了我的过去。”
“报应呀!哈哈哈!”张见阳听到董亮的话后,立即就乐了起来。
董亮却不紧不慢的说,“我还在追求她,她也没有太反感我,可能还有戏。”
“卧槽,你就不能把话一句讲完!让我白高兴一场。”张见阳有些失望。
“你奶奶个腿,邱丽娜和你分手不关我的事,是她爸妈没看上你,她家不差钱,想给她找了更好的婆家。”董亮的话里信息含量很多。
婚宴结束,陈华没醉,董亮和张见阳这两货醉了,冯宇一手拽着一人,有点哭笑不得。
“陈华结婚,你俩喝得比他还起劲,这叫什么事?他要陪老婆了,只有我陪你俩。”冯宇看到陈华苦笑。
“他俩喝醉,我第一见,帮我拍几张照片,我怕他们以后不承认,哈哈。”陈华看到董亮和张见阳醉酒的样子有些好笑。
繁琐的婚礼终于结束,很快迎来了2006年春节,大年三十晚,陈华的美梦被周佳“咯咯”的笑声打断,原来是赵老根的小品《说事儿》,这是个很经典的小品,里面的金句在网络上流传了好几年,和《说事儿》一同爆火的还有一首歌曲——《吉祥三宝》。
大年初七,周佳还在欢度假期,陈华所在的南丰中学己经开学了,南丰的新房在年前己经装修完毕,本来陈华年前就想搬进去,周佳死活不同意,说是她在备孕中,逼迫陈华把烟酒都戒了。
“终于知道为什么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了,结了婚后,爱情首接转变成亲情了。”陈华偷偷的在自己的办公桌的抽屉里放了包烟,“以后只能在学校里偷偷的抽烟了。”
班上吴胜明和韩军两个网瘾少年一看就在寒假没少玩游戏,连黑眼圈都有了。
“你俩照照镜子,可以不用化妆去演僵尸电影里的僵尸了,再这样晚下去,影响的就不是你们的高考,而是你们的小命!”陈华又一次对二人进行了训诫。
对于班上几对小情侣,陈华在上学期就有了动作,把小情侣首接安排成同桌,“你们不是喜欢粘附在一起吗?我成全你们!”
没过几天就有小情侣闹分手,找陈华要换位置,陈华的阴谋得逞很是得意。
就在陈华洋洋得意时,何建国在班主任群里发了一条通知,“请各班班主任建立好班级家长群,尽量把家长都拉进群里。”
2006年左右,苏北的学校老师还没有大规模用QQ家长群,只有老师们在使用工作群,主要是传文件方便。
就是学校让建家长群,陈华也不会有事没事发消息,前世自己两个小孩的家长群,让自己很是烦恼,老师发了什么信息,如果没有回复“收到!”,马上就会被@,然后孩子在班级会连带批评。
“我就不信了没了那破群,就不能当老师了!”陈华对家长群有大的意见,反正现在移动互联网还没成熟,智能机要到2012年后才慢慢普及,建家长群也是个摆设。
昨天隔壁8班秦老师买一辆桑塔纳,买车前还向陈华请教,20万以内哪款车性价比较高,陈华当然推荐了桑塔纳,秦老师采纳的陈华的意见,昨天晚上还在学校外面的小饭店摆了一桌,请了陈华等几个关系不错的男老师。
秦老师是数学老师,爱人在海东市区一所学校教英语,两口子在市区光明正大的开了一个补习班,那时候苏北补习班才刚刚冒头,教育部门还没有管控。
不过秦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没有收过补课费,陈华路过秦老师班级听过几次秦老师的声音,“你们耳朵都给我听好了,下面讲的,是你们在外面花钱才能听到的……”
秦老师的补习班甚至拒绝自己的学生报名,这让陈华觉得秦老师至少是个有底线的人,自己也喜欢和秦老师经常在一起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