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回档:重回1998年中考前

第8 章 中考(二)

加入书架
书名:
人生回档:重回1998年中考前
作者:
爽歪歪侃聊
本章字数:
4280
更新时间:
2025-05-06

中考第二日,上午数学,选择和填空最后一题没算出来,先蒙了再说,大题写的总体比较顺,知道最后一题,二次函数与几何的融合题,第一问,稍微思考写了出了。第二问,一点都没头绪。

转战选择题最后一题,“这题有坑!”陈华算出来一个数值,和C一样,但是看了一下D和B有两个数值。

又推倒重来,确实有两个答案,选D。

填空题最后一题就有点难了,感觉这题可以拿来做大题,还好花了10多分钟算了出来,根号2,好熟悉的答案!

“距离考试结束还有10分钟!”监考老师看着手表提醒。

陈华也懒得复查了,最后10分钟,拼一下最后一大题,总分12分,第一问有3分就不错,第二问9分,就是不会也要想办法骗点过程分。

冥思苦想了5分钟,陈华想起了前世网红张学风的一句词,“英语作文不会可以去抄阅读理解,数学不会,特么的只能写个解!”

“不管了,也不看问的是啥,我就根据己知条件瞎写写!阅卷老师能给多少是多是!”最后5分钟,陈华奋笔疾书,把空档写的满满当当的。

“考试结束!”陈华放下了笔,“这题我好像有思绪了!我靠!早知道不攻选择和填空那两题了!”

陈华有点遗憾的出了考场,也没有同学对答案,吃了饭,就眯了一会,也没有看化学,理科全靠临场发挥,看了也没用。

下午的化学和数学一样,陈华前面答的还行,最后两题卡壳了,看看时间,还有40分钟,前后两个监考老师眼睛盯的像铜铃,算了,别想看人家的,时间还多,自己想办法吧。

还好最后第二题死磕了出来,最后一题胡乱写了一些出来,就看能不能给点辛苦分。

晚上,付主任让1班的学霸把化学试卷默了出来,陈华也没去看热闹,明天的英语和政治,要背诵的很多,都考完了,想啥也没用,陈华一首背诵到12点,付主任敲门提醒,要休息了。

“门都关紧了,他怎么知道我没睡?”陈华有点疑惑,转头看到窗户,明白了,理科老师的总会有办法。

最后一天上午,英语考试,陈华答得差点要笑起来,比预选考试要简单,130分,看来大有可能。

下午政治,看起来简单,想拿高分不容易,最后一题陈华看了想哭,原以为应该不会考,没想到真的考到了。

别人穿越把考过的题记得清清楚楚,我特么的全忘光了!用自己的语言来答吧。

政治是陈华的强项,这题不说拿全分吧,大部分还是要拿的,最后一题8分,陈华思考了片刻,在草稿纸上规划了西点,一个点应该是2分。

陈华知道自己的字写的丑,一笔一划写,总可以吧。因为这道题紧扣时政,正常套路是用政治书上的话来答这题,但陈华没背诵这个知识点,只大概看了一下。

陈华不知道的是,在一周后的政治阅卷点,两位阅卷老师因为陈华的这道题写的答案吵了起来。

“这个学生写了答案几乎没有运用书上所学的知识来答,我的建议是给2分!”

“我反对,你看他答的这西个点,紧扣主题,反而是标准答案,我倒是认为没有他叙述的好。”

中考的主观题至少有两名老师阅卷,一个老师给了2分,一个给了8分,相差太大,一般会商量,然后告知阅卷组组长。

阅卷组组长拿起了陈华的试卷,看了两遍,又看了下标准答案,“给他7分!不好好背书,扣他1分不冤枉他。”

当然陈华对这些一无所知,考完最后一科政治,就和大家坐着小巴车回学校,一路上欢声笑语,陈华默不作声,感觉自己的脑袋像是给抽空了一样。

“陈华!都考完了,就别想了,拿着吃!”赵灵其实是个不错的女生,其实和她做个普通朋友挺好的,聪明加漂亮,是个男生会有好感。

陈华接过了赵灵1块巧克力,放进了嘴里,“你还知道我喜欢吃巧克力!”

周围有几个女生笑了起来,赵灵闹了个大红脸,转头就没在理他。

车子进了学校,一下车就回各家,陈华在路上骑着二八杠,脑子里却在飞快的运算,“语文120,数学差不多110,英语,125,物理100,化学,70应该有吧,政治,85。”

“610分,石湖高中自费生应该问题不大吧?”

回到家,爸妈询问了陈华考的咋样。

“可能上石湖高中要花点钱,六中免费生是稳的。”陈华弱弱的说道,知道自费生在农村,都说是花钱买了上学。

“六中算了,能上石中,就上石中,重点中学好。” 如果老爸知道石湖高中以后会逐渐拉胯,会怎么想。

中考结束,陈华也没有闲着,但学网文小说的里的主角去做生意,炒股那是不可能的,自己找了村里一个己经上大学的人,借了高一的一些书,反正重点高中要提前开学。

提前学下高中数学,把书上的基础题练练就行,至于物理、化学、生物,虽说自己打算学文科,但是高二的小高考这关还要过,别说拿个D,拿个C就有多大学报不了。

6月30日,中考出成绩,打了电话到学校。

胡校长接的电话,“陈华,你考的不错,海东中学差了点,南丰中学正取生,总分636,语文,125,数学,115,英语,128,物理,102,化学,75,政治91,你的政治老师木老师今天一首在夸你,全镇唯一的90分以上的,全市也没有几个……”

陈华感谢了胡校长后挂了电话,还是叹了口气,印象中当年的海东中学自费生分数线是640多,自己怎么努力,还是和市里的第一学府无缘。

“636,应该南丰中学正取生。”陈华告诉了父亲。

“没事,南中就是花点钱都可以,除了海东高中,就是南中最好了。”父亲知道了结果很是高兴,也没指望陈华能考上海东中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